宋朝人玩「相撲」也穿「丁字褲」嗎?

宋朝人玩“相撲”也穿“丁字褲”嗎? | 古人玩體育8

這兩個相撲選手是不是從姿勢到“內褲”都很有“日本範兒”?人家可是如假包換的中國人!

這件綠釉相撲俑收藏於河南博物院,是地地道道的宋朝物件。千萬不要覺得奇怪,因為相撲本來就是從中國傳到日本的,只不過這種運動最初的名字不是相撲,而是“角抵”。

據說角(音腳)抵的淵源可以追溯到黃帝時代。蚩尤部落與炎黃二帝打仗時,能夠用頭上的角抵人,相當厲害,所以角抵也叫“蚩尤戲”。說白了,這是一種徒手搏鬥運動,講求力量,所以玩角抵的大多是壯漢,比如這樣的:

宋朝人玩“相撲”也穿“丁字褲”嗎? | 古人玩體育8

角抵磚雕,宋代,四川成都體育學院博物館藏

到了宋代,人們稱這種運動為“相撲”,這一名稱就傳到日本,一直沿用至今。

今天介紹的另一種古代體育運動就更讓人摸不著頭腦了。先來看看它的道具:

宋朝人玩“相撲”也穿“丁字褲”嗎? | 古人玩體育8

銅投壺,明至近代,南京博物院、四川博物院和河南博物院藏

這種道具名叫”投壺“,事實上這種運動本身也叫投壺。究竟應該怎麼玩呢?還是請皇上做個示範吧:

宋朝人玩“相撲”也穿“丁字褲”嗎? | 古人玩體育8

商喜《明宣宗行樂圖

》(局部),明代,北京故宮博物院

為您做示範的是明宣宗朱瞻基,也就是著名的宣德皇帝。他的動作真是標準啊!而且很明顯,皇上也有沒投中的時候,做人真是謙虛。

投壺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喝酒吃飯都要舉辦射箭大會,也就是所謂的“射禮”。但總有客人不會射箭,那多沒面子,於是改成對著酒壺投箭,久而久之就出現了投壺。這項運動在士大夫中間一直很流行,直到宋代以後才逐漸衰落。

雖然投壺遊戲不玩了,但這種壺的樣式卻長盛不衰,演變成了家中的擺設,更名為“貫耳瓶”:

宋朝人玩“相撲”也穿“丁字褲”嗎? | 古人玩體育8

哥窯青釉貫耳瓶,宋代,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短短八期文章之後,“古人玩體育”系列也進入了尾聲。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體育大國、娛樂大國。從帝王將相到黎民百姓,入室可以下棋對弈,出室能夠揮汗如雨。要想繼承這份傳統,光靠看手機是不夠滴。還是趕快丟下手機,鍛鍊去吧!【古人玩體育篇完】

宋朝人玩“相撲”也穿“丁字褲”嗎? | 古人玩體育8

文/博小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