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公關回應張一鳴「抄襲」說,抖音與微視口水仗繼續

騰訊公關回應張一鳴“抄襲”說,抖音與微視口水仗繼續

騰訊和今日頭條因旗下短視頻產品的交火仍在延續。

今日,針對近期流傳出的張一鳴與馬化騰朋友圈對話,騰訊公關負責人李航證實截圖的真實性,並稱微視歡迎理性意見,但“不接受不負責任的誹謗”。

微視復活

微視是騰訊復活的短視頻項目,最早於2013年開始運營,初始版本為8秒短視頻,初期曾投入明星等資源運營,但2015年3月,騰訊戰略放棄微視。微視相繼經歷產品總經理離職,運營總監轉崗,微視開放平臺(BD)負責人離職創業,項目進入實質性停擺。

“冬眠”兩年,2017年8月,微視項目組進入重組整合狀態,並由騰訊核心的SNG事業部接手進行運營。今年4月,騰訊重啟微視,並在安卓4.0版本推出視頻跟拍、歌詞字幕、一鍵美顏三大功能,並打通QQ音樂正版音樂曲庫。

爭議也隨之而來,外界普遍感受認為,微視不論從酷炫潮流的產品調性、主打功能,目標用戶等, “對標”抖音的痕跡明顯。

有趣的是,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在抖音和微視之前,一款由國內團隊推出,主攻北美市場的Musical.ly被譽為出海最成功的音樂短視頻應用。

Musical.ly上線於2014年4月,用戶可以通過將自己拍攝的視頻,配上樂庫的音樂,從而快速地創建時長15秒的MV,或選擇自己喜歡的熱門打榜歌曲,通過對口型以及肢體動作來製作音樂視頻。在巔峰時期,Musical.ly全球日活躍用戶數超過2000萬,其中北美活躍用戶超過600萬。

抖音短視頻由今日頭條內部孵化,並於2016年9月上線,由於同樣是15秒視頻,同樣的音樂視頻製作功能以及瞄準年輕用戶,抖音亦被質疑抄襲Musical.ly。或是因後期Musical.ly更名為Muse企圖收復國內市場,但因用戶習慣、產品運營等原因,加上抖音等產品的後來居上,Muse在國內發展不盡如人意。

2017年11月,今日頭條宣佈斥資10億美元收購Musical.ly,與抖音合併,完成了自成立以來最大資金規模的收購,而二者關於抄襲的口水戰也隨之沒入塵埃。

短視頻的中場戰事

如果說此前短視頻選手們一路捨命狂奔,大有成為國民應用之勢,隨之而來的監管風暴讓抖音和快手們措手不及。

在過去的4月份,快手和包括火山小視頻等今日頭條等短視頻應用接連遭遇整改。在廣電總局的約談後,快手以“落實整改,砥礪前行”宣佈進入整改期,其應用的安卓版本下架一週。

因為平臺出現的未成年懷孕視頻,快手被推上風口浪尖,其CEO宿華甚至專門道歉,稱平臺應將“正確的價值觀貫穿到算法中”。

此後抖音也加入整改隊伍,宣佈暫停直播和評論等功能,並開始平臺自查,此前疑因牽涉社區規則,兒童動畫IP小豬佩奇在抖音遭遇全平臺下架,但抖音否認了這一說法。

微視此時入場,成為了那個小心翼翼前行的後來者。

4月18日,在發佈新版本不久之後,微視宣佈共青團中央入駐;5月,微視聯合人民網等推出“愛國手勢舞”,根據其官方公佈的數字,相關視頻播放量超過5億,最高短視頻播放超過6700萬次。

而在整治風暴過後,快手和抖音短暫喘息的時刻,微視能有多少時間追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