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檢察官》雜誌專訪廈門思明區院檢察長李永軍

三十年滄海桑田,昔日消失在城市變遷中的“篔簹漁火”,幻化成今日更加璀璨耀眼的廈門新景——“篔簹夜色”。習近平同志在廈門工作時身體力行的“為民務實,勇於擔當,依法履職,廉潔自律”作風,深深影響著廈門幹部群眾,並落實到經濟特區的發展實踐中,為廈門城市發展提供了源源不絕的精神動力。如今廈門思明區作為廈門的中心城區,在承辦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後備受世界矚目,為此,《中國檢察官》雜誌專訪了廈門思明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李永軍,向大家展示思明檢察機關在城市發展中的風貌。

《中國檢察官》雜誌專訪廈門思明區院檢察長李永軍

廈門市思明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李永軍接受《中國檢察官》專訪

突出檢察特色,

為廈門金磚會議提供司法保障

《中國檢察官》:請您介紹一下廈門市思明區以及思明區人民檢察院的情況。

李永軍:廈門是全國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1980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經濟特區。思明區是廈門市的中心城區,位於廈門東南端,包括廈門本島南部及鼓浪嶼,面積76平方公里,人口約130萬人,綜合實力保持省內各縣(區)領先和全國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中心城區上游位次。

思明區人民檢察院坐落於美麗的環島路畔,中央政法編制99個,現有在編幹警98人。近年來,我院堅持立檢為公、執法為民,各項檢察工作取得了新進展,獲得了全國先進基層檢察院、全國檢察機關文明接待示範窗口、全國科技強檢示範院、全國檢察機關文化建設示範院、首屆“群眾滿意的基層檢察院”提名單位、全國青年文明號、全省政法系統十佳基層單位、集體二等功等50項國家、省級榮譽稱號。

《中國檢察官》: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在廈門舉行,思明區檢察院如何發揮檢察職能護航金磚會晤?

李永軍:思明區檢察院地處廈門會晤主會場中心地帶,在會晤期間緊密圍繞區委和上級院的決策部署,緊扣“三線四片”重點區域的整治提升,將廈門會晤安保維穩工作與檢察職能、專項工作相結合,突出檢察特色,嚴密風險防控,為廈門會晤安保維穩工作提供司法保障,獲上級黨組織和廈門日報、廈門交通廣播等媒體好評,被廈門市委、市政府授予“廈門會晤籌備及服務保障工作先進集體”、被團中央評為“2017年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志願服務先進集體”。

一方面,立足檢察職能,主動作為,為廈門會晤安保維穩提供司法保障。突出打擊鋒芒,積極參與“打黑惡·緝槍爆”等專項活動,加強偵捕訴銜接,快捕快訴,創造了“當天收案、當天提審、當天起訴”的最快結案速度。重視風險防控,對重大敏感案件快速反應、提前介入,加強與公安機關協作配合,做到檢警協同、形成合力,確保案件及時穩妥處置;完善風險評估機制,嚴格執行報告報備要求,對重要敏感案件和涉穩事件快速反應、快速上報並及時報告動態信息。

另一方面,強化精準對接,服務整治提升。對接基礎設施整治提升,圍繞廈門會晤活動場館改造、園林景觀美化、基礎設施建設、立面整治及夜景提升等工程建設工作,充分應用司法辦案、檢察建議、犯罪預防專題講座等方式,保障重點工程和環境整治在守住質量、安全、廉潔底線基礎上優質、高效推進;對接社會治安整治提升,發揮巡迴檢察作用,主動服務保障軌道交通、黃厝會議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深入濱海、廈港等沿海一線重點區域開展法律服務,深入會展片區開展巡查360人次,發現、上報、處理各類隱患、糾紛30餘次

《中國檢察官》雜誌專訪廈門思明區院檢察長李永軍

李永軍檢察長介紹思明區檢察院突出檢察特色、護航金磚會晤

打造具有思檢特色的民生檢察產品

《中國檢察官》:檢察工作要顧大局,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思明檢察不少工作在全國都有示範意義,能否介紹一下近年來思明打造了哪些具有特色的民生檢察產品?

李永軍:思明檢察院始終將檢察工作置於中心大局工作,將執法為民工作理念貫穿始終,近年來呈現出一批具有思檢特色的檢察工作。

二是檢察服務注重司法便民。在全省率先建成檢務綜合接待大廳,將案件受理、律師及當事人接待等檢察機關所有12項對外服務職能集中在檢務大廳統一行使,實現“一站式”窗口服務,形成可辦結事項一次辦結機制,年均受理案件約3000件、接待當事人約7000人次、受理行賄檔案查詢約7000件,連續兩屆被最高檢授予“全國檢察機關文明接待示範窗口”;在思檢官網設立遠程幫教系統、律師在線預約、人大代表和政協監督等14個服務和辦事平臺,提供網上辦事、網上預約、網上查詢等服務,實現與檢務綜合大廳的線上線下對接,更加便捷高效。

思檢官網總訪問量逾300萬人次,日均訪問量在全國近300家檢察網站中位居前列,獲評“全國百佳檢察門戶網站”。

三是打造民行檢察工作亮點。思明區檢察院立足法律監督職能,積極將民行檢察工作打造成法律監督工作新的增長點,充分發揮檢察機關打擊虛假訴訟上的制度優勢,前移監督關口,在全市率先開展虛假訴訟監督;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司法訴求,重點關注養老、教育、公共安全等民生領域,推進支持起訴工作常態化

四是打造未檢工作品牌。完善未成年人犯罪檢察工作機制,聘請社區工作者、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共12人組建“合適成年人”隊伍;與廈門曙光社工等專業司法社工組織合作,在辦理未成年檢察案件中引入司法社工幫教;建立遠程幫教系統,確立了案外社會調查、專業心理諮詢、“六個一”幫教等工作模式。在轄區設立7個校園維權點,創辦“青春法苑”報刊、設計製作以漫畫為主要形式的《未成年人普法宣傳及自護手冊》,主動深入轄區中小學開展法律服務,先後被授予“全國青年文明號”、省級“青少年維權崗”。針對廈門為人口流入城市,外來人口較多的城市特點,為了更好的關愛外來務工子女小孩,

思明區人民檢察院創建青年幹警志願者組織“陽光小隊”,20年來堅持利用週末時間為孩子們上課、組織開展活動,採用模擬法庭、法制講座、帶法回家、走進檢察院等形式多樣的法制教育,培養孩子們良好的道德和法律觀念。

《中國檢察官》:謀發展是新時代檢察工作的關鍵,創新是發展的動力。思明檢察院在深化改革創新工作中有哪些新的探索?

二是探索捕訴合一的內設機構改革。2016年1月為適應司法體制改革的檢察官辦案模式要求,通過整合偵監、公訴部門,成立了刑事檢察部,實行案件誰捕誰訴機制;2017年4月,在捕訴合一基礎上,將偵查監督、公訴人員重新整合為速裁快審、未檢及知識產權等4個辦案組,建立了主任檢察官和獨任檢察官辦案組織,部門負責人進入辦案組辦案;同時配套出臺了檢察官權力清單、辦案機制、績效評價等制度規定,詳細規定了檢察官和檢察官助理的權力責任、組織機構、運行機制、監督體系、績效評價等內容,合理分配工作量,體現檢察官“大放權、大監督、大追責”的司改精神。

這裡我想多說一點捕訴合一的工作機制取得的成效:首先,提高了辦案質量,案件承辦人既捕又訴,契合“誰辦案誰負責”的司改精神,將一些證據問題解決在偵查階段,使案件質量有了保證;其次,提高了辦案效率,速裁案件平均審查起訴時限從原來的28天降至5.3天,其他刑事案件審查起訴期限從原來的5個月下降至2個月左右,退補率下降30%,捕後輕刑率同比下降22.6%;再次,增強監督效果,提高偵查監督效果。

三是探索構建檢察官辦案監督機制建設,在檢察長的統一領導下,通過辦案流程管理、業務監管、案件質量評查、司法規範化檢查等方式,對檢察官辦理案件實行全面、實時、動態監督管理。明確監督內容,堅持內部和外部監督相結合,實體和程序監督相結合,事前、事中、事後監督相結合,全程和重點監督相結合,同步和層級監督相結合,效率和效果監督相集合,人工管理與智能輔助相結合。

四是重視科技強檢。在首批獲評“全國檢察機關科技強檢示範院”的基礎上,積極探索運用智能化辦案輔助系統,在全市率先啟用電子卷宗系統、率先實現電子換押無紙化

;我院應用原自偵部門的辦案工作區,在保障刑檢部門辦案基礎上,積極將工作區升級改造為遠程提審室、遠程庭審室及遠程視頻指揮室,實現案件辦理“足不出戶”,不僅大大降低訴訟成本,且實現全程同步錄音錄像,推動辦案規範化;針對部分幫教對象身處異地的現實狀況,我院依託在線官方微博,於2012年啟用網絡遠程幫教系統,通過音頻、圖片等多媒體通訊互動形式,實現檢察官與幫教對象一對一即時互動,我院擴大對外來人員適用附條件不起訴和幫教,實現平等保護本地和外地涉罪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探索上線智能規範系統,上線法律文書糾錯系統和贓款物處理提醒系統。

堅持以建設一支信念堅定、執法為民、

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

檢察隊伍為目標

《中國檢察官》:監察體制改革後,檢察機關在把握新時代新要求,堅持憲法定位,聚焦主責主業,實現法律監督職能方面,請談一下您的理解。

李永軍: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檢察機關應當要牢固樹立符合新時代內涵和法律精神的新理念,要把握強化監督與監督效果的關係,實現監督雙贏多贏共贏。在工作理念上,要樹立和強化全局、平等、理性、兼容四種觀念:一是要樹立一盤棋觀念,堅持黨的統一領導和人大框架下的合力形成,在全局中看待局部工作;二是要樹立監督與被監督者地位平等的觀念,克服孰強孰弱、誰輸誰贏的片面認識;三是要樹立理性監督的觀念,不以權壓人,做好平和監督,加強協商溝通銜接;四是要樹立兼容並容觀念,允許不同視角、多元並存,在不同立場下相互理解、換位思考,求得最大公約數。

要把握四個方面的關係:一是全局與局部的關係,配合互補,實現共同目標;二是依法與方法的關係,既堅持原則、依法依規進行監督,又講究方式方法,找準不同立場和格局衝突的結合點;三是業績與效果的關係,既要做出監督實績,又要注重綜合效果,實現與政治效果、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四是協作與“競爭”的關係,不是誰聽誰的,誰勝誰負,而是各盡其職、相互配合、形成最大合力,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發展和中心大局工作實現共同目標。

要切實把握監督與辦案的關係,推進檢察監督工作辦案化。實現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職能,必須要堅持以辦案為中心,將工作重心聚焦案件辦理主責主業,要在辦案的每一個環節體現法律監督。要實現以辦案為中心的轉型目標,就要克服以往檢察工作職能劃分不科學、碎片化的現象,對審查逮捕、審查起訴以外的其他檢察監督職能應當調整定位,明確其辦案屬性,才能解決辦案和履職的不平衡問題,推動全部辦案領域的專業化建設,推動檢察監督職能全面發展。

《中國檢察官》雜誌專訪廈門思明區院檢察長李永軍

李永軍檢察長介紹思明區檢察院全局、平等、理性、兼容工作理念

《中國檢察官》:在隊伍建設方面,張軍檢察長強調要重自強。能否給大家分享一下在隊伍建設方面有哪些可推廣的經驗?

李永軍:思明區院堅持以建設一支信念堅定、執法為民、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檢察隊伍為目標,堅持“四個做到”:在班子建設方面,要做到講政治、講正氣、講團結、講表率;在中層履職方面,要做到強管理、建機制、帶隊伍、抓養成;在執法理念方面,要做到重大局、重服務、重為民、重和諧;在紀律作風方面,要做到嚴紀律、明底線、守清廉、促公信。

確立用制度管人管事的觀念。一是考評體系,通過基層院建設量化考評、崗位目標責任制、績效考核等“三個考核”體系,分別考評全院工作、部門工作和幹警工作,定崗定責,量化指標,增強幹警的質量、規範和效率意識;二是建立執法辦案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辦案質量風險防控、辦案安全風險防控、廉政風險防控四項機制,強化幹警辦案底線思維;三是工作季度通報制度,對基層院建設、黨組決議執行情況、人大代表聯絡、信息等綜合工作、財務、固定資產等八項工作實行季度上會通報,同時對業務工作的季度通報模板化,通過書面形式進行季度通報,強化了對檢察工作的動態性、時效性管理。

緊抓中層隊伍建設,層層傳導主體責任意識,每年分管領導與中層幹部簽訂隊伍建設責任狀,並對履職及廉政建設情況進行述責述廉。對中層履職提出四點要求:一要以身作則、二要敢抓敢管、三要狠抓落實、四要守土盡責。

重視專業化建設。開設“思檢學堂”,堅持每年舉辦“鼓浪杯”檢察應用理論研究徵文活動,完善調研培育、孵化、投送、獎懲機制,三年來共收集徵文192篇,發表國家刊物14.5篇次,省級、市級刊物106篇;建成廣受幹警喜愛的圖書館,設置了法律圖書專區、電子閱覽區、沙龍討論區等,實現我院圖書館與廈門市圖書館、思明區圖書館的圖書和電子資源共享,為提升幹警學習調研提供更寬更廣平臺;設立檢委會兼職秘書,選任21名來自不同科室的優秀青年幹警擔任檢委會兼職秘書,參與審查檢委會研究決定的案件,並列席檢委會討論,為年輕幹警快速成長搭建平臺,擴寬院人才培養和儲備渠道,先後湧現出個人一等功、“全國未檢業務競賽能手”“全國優秀公訴人”等一批業務能手,所辦案件入選“首屆百篇法律適用指引案例精品”“全國羈押必要性審查精品案件”等。

思明區檢察院工作組圖

《中國檢察官》雜誌專訪廈門思明區院檢察長李永軍

《中國檢察官》雜誌專訪廈門思明區院檢察長李永軍

《中國檢察官》雜誌專訪廈門思明區院檢察長李永軍

《中國檢察官》雜誌專訪廈門思明區院檢察長李永軍

新時代履行法律監督職能的檢察官應該具備怎樣的時代品格?

李永軍:新時代的檢察官應是理性、創新、包容、擔當的檢察官。

理性:智慧嚴謹 文明親和

創新:革故鼎新 與時俱進

包容:上善若水 兼收幷包

擔當:迎難而上 拼搏進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