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文!中美貿易戰開打!中國的農產品價格會面臨劇烈動盪嗎?看完

開篇導讀:由於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試圖對中國下重手,宣佈對中國進口產品加徵關稅,涉及500億元的貿易量,可能造成中方利益的極大損失。3月23日,商務部迅速作出回應,擬對美國部分產品加徵關稅,其中,農產品在這份“報復清單”中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長文!中美貿易戰開打!中國的農產品價格會面臨劇烈動盪嗎?看完

長文!中美貿易戰開打!中國的農產品價格會面臨劇烈動盪嗎?看完

從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的領域(看下圖)可以看出:中國對美國擬中止減稅的領域在水果、豬肉這樣的農產品及初級產品,而美國對中國加徵稅的領域不是中國更具比較優勢的中低端製造,而是《中國製造2025》中計劃主要發展的高科技產業,包括航空、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這就不僅是貿易戰了,而是對中國復興的圍追堵截,霸權國家意在阻止新興大國崛起。

長文!中美貿易戰開打!中國的農產品價格會面臨劇烈動盪嗎?看完

長文!中美貿易戰開打!中國的農產品價格會面臨劇烈動盪嗎?看完

以豬肉和黃豆為例!

眾所周知,我們中國人口眾多,對於豬肉的需求非常大,同時飼養的生豬數量也不可小覷。在2017年到2018年初,豬肉價格走勢十分慘淡,相關養殖戶虧損嚴重!但是中國養殖的價格虧損線仍然比美國的豬肉出口價格高出不少。這是為什麼呢?進口便宜的美國豬肉對於國內生豬的價格會有什麼影響?影響又有多大呢?

《一》美國豬肉價格遠低於國內的原因

⑴養殖技術先進

美國基本上現在已經實現了現代化管理下的專業化養殖,從母豬的配種開始,採用怎樣的標準的公豬進行配種,以及後期的母豬保健,仔豬養殖技術甚至是快要出欄的生豬的飼料都是有一系列的系統標準下進行的。

⑵食品安全性高

在專業環境下的美國豬,具有相當的食用安全性,在國內食安形勢嚴峻的情況下,美國豬進入中國市場,有很大市場前景。

2.價格優勢是怎樣形成的?

⑴母豬病害少

美國的母豬相對於國內母豬來說,由於養殖的專業化程度較高,養殖環境相對好,這就造成了美國母豬的病害較少,比如豬瘟,口蹄疫等。在母豬的病害防疫方面就可以省下一筆。

⑵母豬產仔率高

美國母豬的產仔率上也是相對於國內母豬也高出不少,國內母豬則為13.7頭,遠低於歐盟發達國家約20頭至25頭的水平。在保有母豬數量相等的情況下,美國豬就已經佔有了優勢,這就又是節省成本的一個方面。

⑶仔豬斷奶早

和母豬一樣,仔豬由於養殖環境較好,病害方面同樣是佔有優勢地位的,加上他們的管理水平比較高,美國的小豬在出生後21天就可以斷奶,一方面斷奶之後將使用飼料,將會提前進入仔豬的快速成長期。

⑷母豬繁育期長

母豬繁育期相對來說也在延長,平均一頭美國母豬每年可以繁育2.2-2.3代仔豬,而對於國內母豬隻有2.1-2.3代的產仔水平就又拿到了優勢。

⑸豬飼料便宜

美國豬在飼料方面也具有絕對的優勢,豬飼料都是轉基因農作物加工而成,人是不吃的。美國的大機械農業造就了美國玉米等飼料作物的絕對優勢。

⑹飼料轉化率高

美國育肥豬飼料轉化率早在2004年就已達到1.91:1,而我國飼料轉化率目前仍高達3:1。這就是美國豬肉有出口優勢的原因了!

綜合來看,據測算,中國生豬養殖成本約為每斤6元,而美國養殖成本則為每斤4元至4.5元。此外,採用美國豬肉製作火腿腸,不僅進貨價便宜,而且標準化包裝,省去部分整理環節,最後生產成本可減少5%至20%。

長文!中美貿易戰開打!中國的農產品價格會面臨劇烈動盪嗎?看完

(1)畢竟國際市場上沒有那麼多的美國豬來壓垮中國豬肉,日韓等穩定的國際豬肉佔據了相當大的份額。

(2)加上漂洋過海,進口來的冷凍豬肉口感相對是差點的。

(3)進口來的美國豬肉相當大的部分進入了肉類加工廠,而不是國內居民的餐桌

長文!中美貿易戰開打!中國的農產品價格會面臨劇烈動盪嗎?看完

但更值得深思是:中國對與包括生豬在內養殖產業升級改革尚未完成,且一直在路上。因為散戶養殖經營確實很難提高我國豬肉跟美國豬肉的價格優勢和競爭能力,改革是必須的,但是陣痛也會是有的:這一點從國家最初制定的儲備肉政策到現在的市場狀態上就可以看出端倪,因為

此前很長一段時間內,儲備肉對豬市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收儲往往是在豬價最低谷的時候進行,對養殖戶雖有一種心理安慰作用,對於提高養殖積極性有著重要的作用。放儲往往是在豬價高峰時進行,對於消費端起著平抑物價的作用。但目前國內生豬養殖戶正在經受著虧損!數據和經驗都證明,儲備肉的作用越來越小,更多的是表明國家的一種態度。政府已經下定決心,將豬市放手給市場進行調節。

市場經濟,你們懂得。想要跟國際接軌,這是必走的路!

《二》關於大豆

我們做同樣的分析:

長文!中美貿易戰開打!中國的農產品價格會面臨劇烈動盪嗎?看完

中國種植大豆歷史悠久,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產國和出口國,一度處於世界壟斷地位, 1995年之前一直為大豆產品淨出口國。1996年之後,轉基因大豆在美國、巴西、阿根廷等國家的迅速推廣,我國非轉基因大豆面臨著 國外質優價廉的轉基因大豆衝擊,加之96年我國取消進口配額,放開大豆市場,我國由大豆淨 出口國變為淨進口國。在2017年進口大豆9554萬噸,進口量全球第一,佔國際大豆貿易總量的70%左右。發展到現在我國的大豆產業結構以及相關政策導向決定了我國本身的大豆產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老百姓日益擴大的產品需求了!轉基因也好,非轉基因也罷,我們在這裡暫且不提了,改天討論!

長文!中美貿易戰開打!中國的農產品價格會面臨劇烈動盪嗎?看完

然而,由於美國在2012年以前一直是國際大豆貿易的最大出口國,所以不僅美國政府在大豆領域很霸道,國內反轉聲音也將轉基因大豆進口與美豆畫上等號進行系列陰謀論。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自2012 年起,巴西出口量已上升到 4190 萬噸,首次超過美國大豆出口量,而且這個記錄從此一直保持。事實上自2012 年後,巴西和阿根廷大豆的出口總量已經到 2844 萬噸,首次超過美國出口量 2842 萬噸。所以,論單個國家算,美國在2012年已經不是大豆出口的龍頭老大了;從美豆和非美豆的角度來說,美豆從2012就不是國際大豆貿易的主體。附圖.。所以中國也就敢於在這次的貿易戰中打出提高進口美國大豆關稅的這張牌了。

長文!中美貿易戰開打!中國的農產品價格會面臨劇烈動盪嗎?看完

但仍值得深思的是:我國糧食種植總成本明顯高於美國,主要也是體現在,人工成本、土地成本大幅高於美國的。我們中國為什麼在這個農產品上這麼依賴與進口國外呢? 原因是我國大豆受到國外大豆排擠的主要原因是仍然缺乏成本優勢。我國大豆產業以農戶小規模種植為主,種植區域較為分散,大豆的品種混雜,質量參差不齊; 此外,造成我國大豆成本居高不下的最為關鍵的原因為,目前我國禁止轉基因大豆的種植,非 轉基因大豆的單位種植成本和單位產量不具備競爭優勢。在成本的支撐下,我國大豆價格高於國外大豆進口價格,價差近年來擴大至800元/噸以上。大豆與玉米、水稻等作物相比,種植效益較低,農民種植大豆的積極性被嚴重挫傷,導致我國大豆種植面積逐漸減少。

長文!中美貿易戰開打!中國的農產品價格會面臨劇烈動盪嗎?看完

我國糧食進口多、本身的庫存消化卻很難,根源在於國際市場價格過低,國際糧食進口成本低於我國市場價格水平。目前,我國一些農產品取消了配額限制,大豆、棉花價格開始與國際接軌,但是,生產成本並沒有接軌,這將成為今後我國放開農產品市場的最主要掣肘另外我國一些地方農民觀念更新太慢,只接受價格上漲,總想著國家補貼、託底,這些老觀念應通過加大宣傳和灌輸予以解決,否則,國家財政負擔太重,將影響到農產品價格改革的成敗。

長文!中美貿易戰開打!中國的農產品價格會面臨劇烈動盪嗎?看完

顯然我們的國家在各項改革的實施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這裡也希望我們的祖國越來越昌盛,老百姓也能充分享受到改革帶來的紅利,富足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