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的十大處世哲學,字字珠璣,值得收藏!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

1、驕則滿,滿則傾矣。

出自《曾國藩家書·治家篇》。【譯文】驕傲就會導致滿足。滿足就會導致傾倒。

2、天地間惟謙謹是載福之道。

出自《曾國藩家書·治家篇》。【譯文】天地之間,只有謙虛謹慎才是通向幸福的路。

3、窮經必專一經,不可泛鶩。

出自《曾國藩文集·書信》。【譯文】研究經典必須專心於一經,不可以廣泛涉獵。

曾國藩的十大處世哲學,字字珠璣,值得收藏!

4、凡事都見得人家有幾分是處。

出自《曾國藩文集·處世金針》。【譯文】凡事都要看得見人家有幾分正確的地方。

5、欲求一家之安靜,先求一身之清靜。

出自《曾國藩文集·筆記》。【譯文】想求得一家的安靜,就要先求得一身的清淨。

6、家勤則興,人勤剛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

出自《曾國藩文集·書信》。【譯文】家人勤懇就會興旺發達,人勤懇就會體質剛健。能夠勤懇能夠節儉,永遠不會貧賤。

曾國藩的十大處世哲學,字字珠璣,值得收藏!

7、大家之作,自有特色。必與古人不同,方可稱大家。

出自《曾國藩文集·書信》。【譯文】大家的作品,自然有自己的特色。一定是於古人不一樣,才可稱之為大家。

8、丈夫當死中圖生,禍中求福;古人有困而修德,窮而著書。

出自《曾國藩文集·聯語格言》。【譯文】大丈夫應當在絕境的時候圖生存,在禍患中求幸福;古人處於困境的時候就修養道德,不發達的時候就著述立說。

9、怨天本有所不敢,尤人則常不能免,亦皆隨時強制而克去之。

出自《曾國藩文集·處世金針》。【譯文】抱怨天本來就不敢,抱怨別人就常常不能避免,也都隨時隨地強制自己能夠去除。

曾國藩的十大處世哲學,字字珠璣,值得收藏!

10、欲去驕字,總以不輕非笑人為第一義,欲去惰字,總以不委起為第一義。

出自《曾國藩家書·治家篇》。【譯文】要想去掉驕字,以不輕易非難、譏笑別人為第一要義。要想去掉惰字,以起早為第一要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