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用過的電話卡價值上萬元,過去隨手扔棄,現在還能找到嗎?

電話卡記錄了一個時代的美好回憶,在那滿大街都是電話亭的歲月,誰還沒有幾張電話卡?還記得在大學校園為和女友泡電話粥排著長隊美好的等待嗎?還記得在宿舍裡與好友通過電話整宿的暢談人生嗎?還記得…………?電話卡在那短暫的十幾年,記錄了很多很多美好回憶,但又隨手被扔棄,逐漸減少,隨著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豐富多彩,電話卡也成為繼郵票,錢票之後收藏寵兒,據估計,收藏電話卡的人群高達上百萬人,在這股熱潮中,電話卡越來越顯示出收藏價值,特別是一些早期卡,試用卡,開通卡由於發行量少,時間短,十幾年來逐漸消耗損失,己不多見,價值也逐年增高,具有很好的升值空間。

一张用过的电话卡价值上万元,过去随手扔弃,现在还能找到吗?早期中國郵電電信總局發行的IC卡。
一张用过的电话卡价值上万元,过去随手扔弃,现在还能找到吗?中國郵電電信總局香港電訊有限公司發行香港迴歸紀念卡。

一张用过的电话卡价值上万元,过去随手扔弃,现在还能找到吗?中國衛通發行的閩通卡,僅
​在福建省使用,限量發行200套。 在電話卡家族中,有一些卡由於是早期的試用卡,開通卡,數量少,價值非常高,貴的高達十來萬,下面三種卡就是其中精品中的精品。 一、深圳“綠箭卡”。 發行於1985年5月,是中國內地的第一套電話卡,故有中華第一卡之稱。該卡總髮行量5000套,總面值為87元,全套3枚(面值分別為12元、25元和50元),瑞士亞斯康卡種。由於該卡發行時間早,使用時間長,消耗量大,因此存世量很小。其舊卡的市價也曾超過萬元. 二、廣州開通卡。 發行於1987年8月,是中國最早的田村制式磁卡。廣州開通卡共4套16枚,各套的面值均為180元,每套的4枚卡同圖案。最明顯的特點是卡背面為銀白色。我國早期的田村制式磁卡均為銀色背面。即使是早期的集卡愛好者也極少有人能將這16枚舊卡收集齊全,新卡的收藏難度更大。另外,廣州全部銀背磁卡共65枚,其市場價格達數十萬元之高。至今未見有全大套新卡露面。 三、上海“紅聽筒”試用卡。 這是英國GPT公司贈送給上海電信部門的試作卡,卡面圖案是一隻紅色聽筒,故名“紅聽筒”卡。GPT公司贈送的紅聽筒卡除上海市外,在其他國家也有,但卡面插卡指示箭頭顏色不同,卡背編號也不同。紅聽筒卡也是由於發行早,消耗量大,目前存世稀少。上海市曾有一套舊佳品卡交易成功,價格達18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