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明節,人們不僅掃墓、拜山、祭奠先人,同樣也會有著形形色色的遊玩活動。如今,現代人們相約在這個日子郊遊踏青,相約出遊。那麼,你知道在古代,在西方,人們都會在這個時候做些什麼嗎?它們在藝術上又是以何種方式表現的?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一開始就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上河圖》張擇端 北宋
農曆三月正是草長鶯飛的明媚春日,清明節正處仲春與暮春之交,脫去冬日的寒意,正是賞花踏青的最佳時節。所以,從唐朝開始,清明節就成了法定節假日,甚至到了唐肅宗時代,皇帝決定把寒食節和清明節假期從4天延長到了7天,歷史上第一個“黃金週”就這樣誕生了。
▲中國古代風俗百圖·唐·內宴冷餐
那麼,歷史上的那些玩咖們,又是怎麼過的呢?也許最佳答案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孔子和弟子們探討人生的志向,眾弟子各有所答。曾皙的回答,讓人耳目一新:“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簡單來說,就是春遊踏青。
▲《遊春圖》展子虔 隋
▲《虢國夫人遊春圖》張萱 唐
▲《馭馬踏青圖》王振鵬 元
踏青還出現在人際交往這個重要話題中。清明節踏青的前身應該稱為野外的交往。春風吹拂著少男少女的心,男女青年春嬉歡會的日子最早在上巳節。因上巳節與清明節時間相近,兩個節日的活動並在了一起。清明這天祭玩祖掃完墓之後少女們在自己的右手中指上系一條紅線,意為“我在等待意中人”。有才的公子哥儘可以按照自己的才情作詩一首,把情詩繫到風箏上,落到哪家算哪家。撿到風箏的姑娘如果真的被才華傾倒,那就算成了一段姻緣。
▲《春遊晚歸圖》仇英 明
▲《春山伴侶圖》唐寅 明
▲《月曼清遊圖》陳枚 清
當然,除了到處吃吃玩玩,古人們同樣還要注意保持自己的身材,避免因為假期的放縱而“夏天徒傷悲”。就好像大家如今約起的羽毛球一樣,一些人會去踢球(蹴鞠),射柳,鬥雞,放風箏以及盪鞦韆等。相比之下,在如今網絡時代的人山人海中,人們的勁頭似乎遠遠沒有古時來的有趣。
▲男男女女大大小小都在積極備戰世界盃
▲百步穿楊,講究的就是穩準狠
▲怎麼大風越狠,我心越蕩~
▲齊白石-山水春瑦紙鳶圖
▲王大觀-舊京環顧圖之殘冬京華圖--放風箏(細部)
▲你有多久沒有放過風箏了?
▲我們不吃肯德基,只鬥雞
在如今這個全球化時代,清明節已然有了它自己的英文名字——Tomb-sweepingDay,或是更為直接的QingmingFestival,其所承擔的祭祀家中祖先的職能同樣在一些歐美國家有著類似的節日。
墨西哥掃墓節:每年11月2日為墨西哥的“掃墓節”,家家為死去的人掃墓。屆時,人們會準備特別的“亡人面包”、骷髏形糖塊和已故親人愛吃的食物及菸酒,作為祭祀供品。舉行儀式後,全家人在墓前鋪上布,席地而坐,點上蠟燭,邊吃喝,邊歌舞,作為守靈,通宵達旦。但各地區掃墓的時間不同,有的地區在白天,有的在晚上。
▲墨西哥人在墓前守靈
法國萬靈節:每年11月1日為法國“萬靈節”。這一天,人們趕往墓地,祭奠故人,獻上菊花,位於巴黎公墓不遠的巴黎公社紀念碑和十多個反法西斯紀念碑,憑弔者最多,獻上的鮮花也最多。
▲法國人用各式各樣的菊花祭奠故人
可以發現,上述的“兩款”西方清明節都發生在11月份,即是入冬之際,這也許是源自冬眠安息的思想脈絡。在中國,雖然也有“冬藏”的古話,但仍然選擇在這個萬物復甦生長的季節拜祭死者,也許也不乏有中國文化精神一直秉承的“生生不息”之念於其中。從這一層面來講,西方同樣位於四月份的復活節,也許也正是這麼個意味。那麼,西方人在四月份都會做些什麼呢?
▲復活節(Easter),是紀念耶穌基督復活的節日
答案無法免俗——踏青,野餐。沃爾特·利維(WalterLevy)曾在《ThePicnic:AHistory》一書裡面寫到,“野餐是伴隨著近代史而來的,從田園生活到城市生活的轉變,村莊沒落,城市興起。”每年的這個時候,如美國華盛頓一般的城市都會舉辦“櫻花節”,吸引了美國東部,甚至美國其它部分的遊客們前來參觀、遊玩。
▲華盛頓的櫻花
華盛頓的櫻花顏色是一色的,淡淡的粉紅,開起來是整棵樹怒放,不僅每朵每簇在春風的搖曳中,輕盈、柔和,而且一簇簇、一層層緋紅爭豔的花蕾在萬綠春色的相映下,多彩多姿、琳琅滿目。在兩週的櫻花節裡,除了賞花,人們還可以參加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信步櫻花樹下、在國家廣場放飛風箏、還是觀賞西南海濱煙火表演,亦或是加入櫻花節盛大遊行,或是尋一靜處野餐,都為華盛頓櫻花節平添了許多風情。
“當你去野餐的時候,你其實是想要擺脫平庸。事實上,人們一直幻想野餐能夠把自己帶離城市,迴歸到一個更簡單自然的生活狀態。而這種逃離在藝術作品中的表現似乎更明顯。”
那麼,在西方的歷史中,藝術家們又是如何描繪野餐的呢?
▲來自《TheHuntingBookofGastonPhebus》一書中的插畫,表現15世紀的法國,貴族們在戶外享受盛宴。
雖然人類自誕生以來就已在戶外覓食,但是直到中世界的狩獵聚會上,人們才開始特意隨身攜帶大量食物同行。我們現在所理解的野餐是:有目的的在戶外自然環境中組織聚餐。而這種行為大概出現在500年前左右。
隨後野餐變成一種流行的休閒行為,富人們可以藉此消遣時間,而藝術家們通過野餐盡情揮灑他們的對田園生活的臆想。
▲弗朗西斯科·德·戈雅(FranciscodeGoya)油畫作品《曼薩納雷斯河畔的野餐》,1776年
戈雅的《曼薩納雷斯河畔的野餐》算是最早用藝術形式表現野餐的作品之一,畫中一些馬德里中下層工人們在河邊狂歡,裡面的風景及食物擺設已經很讓現代人羨慕了。這幅畫是戈雅該系列畫作中的一副,目前被收藏在馬德里埃爾巴爾多王宮之中。《FoodandArt》作者肯尼思·本迪那(KennethBendiner)認為,早期的野餐繪畫藝術除了表現作者對簡單生活的幻想,同時也是人們對於皇家浪漫的自我陶醉。
▲托馬斯·科爾(ThomasCole)《一次野餐》,1846
美國風景畫家托馬斯·科爾在1846年創作了一副相似主題的畫作——《一次野餐》(APic-NicParty)。按照布魯克林博物館的表述“科爾選擇這個主題(野餐),是為了展示一種自然環境與城市文明共存的理想狀態。”
但是直到馬奈《草地上的午餐》的出現,野餐主題才真正進入藝術的大雅之堂。
▲馬奈(EdouardManet)《草地上的午餐》,1862
那時候藝術圈對於描繪女人裸體已經不覺得是一件稀奇的事情,但是讓她們置身於現代社會場景之中,還是激怒了不少人。根據耶魯現代實驗室(ModernismLab)的評價:“傳統的裸體形象常被用在神話人物身上,馬奈一反傳統創作了普通人,甚至於妓女,且不加掩飾,四目相對。籃子裡的食物倒在衣服堆旁邊,更讓人覺得畫中的人們不僅是在野餐那麼簡單。”
“這方面對藝術家們絕對是有吸引力的,似乎在野外用餐能提高你的性慾。像是一種從城市生活中的釋放。”——Levy
▲E·H·謝巴德(E.H.Shepard)《WindintheWillows》
不僅是成人喜歡野餐所帶來的感覺,兒童書也喜歡描繪野餐的場景,英國畫家E·H·謝巴德(E.H.Shepard)創作的《WindintheWillows》中老鼠與鼴鼠就很享受河邊的野餐,並在吃掉一籃子食物後伸展身體享受午後的陽光。
▲亨利·卡蒂埃-佈列松(HenriCartier-Bresson)《馬恩河畔的週日》,1938
到19世界30年代,一批著名攝影師開始在閒暇的時候去拍攝那些郊遊的人們,佈列松的《馬恩河畔的週日》就好像是把之前的油畫作品搬到了現實生活中。
到70年代的波普運動之中,食物不再是描繪理想生活的道具,而成為諷刺作品的素材來源。“它開始對抗整個歷史中食物在藝術作品中的意象,食物不再僅僅代表快樂與愉悅。”——Bender
▲班克西(Banksys)——《野餐》,2005
英國著名塗鴉藝術家班克西在現代壁畫《野餐》中,直接表現出一種自然社會與現代社會的剝離,而這兩者在之前的作品中一直試圖構建聯繫。畫中野餐的現代家庭被一個狩獵部落包圍,兩者之間似乎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
歲歲春草生,踏青二三月。無論是哪種度過清明節的方式,其背後都有著“生生不息”的思想脈絡。敬先人,強筋骨,在與大自然以及親朋好友緊密接觸的同時,無論古今中外,人們終於可以短暫地脫離現在,脫離此刻,進入到一個天人合一、舒緩身心的境地。
清明瞭,給大家講一個鬼故事:後天就要上班了。
閱讀更多 慧林歷史說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