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梅西輸給了歲月,阿根廷輸給了時代,那麼大家認爲國足輸給了誰?

非物質文化青年

偽球迷看到這種問題是先喝點水緩緩……

梅西和阿根廷就不提了,前者不是我偶像,後者不是我支持的球隊……都和我關係不大。

但是,提到我們的國足啊!唉!

我們還是先從客觀講講吧!首先,我們在身體素質方面並不佔優勢(我開始擺出來洗地的姿態),歐洲人高馬大,膀大腰圓我們不如人家。對了,要補充一句,幾百年前,歐洲白人的身高體重與東亞人相比沒有優勢,後來經濟的差距,一點一點拉開了身高體得的差距,應該再過一二百年,我們也可以達到現在歐洲白人的水平。到那時候,我們的國足就可以出線了。現在我們屬於身體劣勢,要理解國足。

第二,戰術上。我們是全面性的選手,每位球員都是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什麼?籃球隊那邊缺人頂一會兒?後衛去一趟吧!

這種戰術是錯誤的!

好的,我們馬上調整戰術。

這種戰術還是有缺陷的!

嗯嗯,馬上開會,抓緊時間研究一下。

大體就是這個樣子的!

第三,我踢球就是為了讓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更好一些。為了培養我,他們付出了很多。(此處要有眼淚)

所以……踢球不為家掙錢,不如回家賣紅薯。

第四,在某某指導下,在某某帶領下,在某某協調下,某某指揮下,最終某某教練和某某球隊取得了突破性的進球。

……

以上,大家填空就是答案。


小黑豆

本屆世界盃,31歲梅西33歲C羅,在淘汰賽第一天,所屬的阿根廷、葡萄牙雙雙被淘汰出局。梅西和C羅的世界盃巔峰對決,也成為泡影。悲哉!梅羅絕代雙驕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每一次看世界盃,狂歡後總有一種深深的隱痛,不為別的——只因我們的國家足球隊。

國足的實力和技戰術水平,確實無法和世界盃球隊比較。但我仍堅定地認為,國足輸給了自己。

我們的國家隊存在很多問題,都不能說是一支完整的國家隊,要麼沒有前鋒,要麼沒有後衛,要麼沒有中場,有的只是一種被無限放大的缺點和自卑。

曾幾何時,我們從身體方面碾壓日韓;曾幾何時,我們一腳觸球短傳滲透,能夠打穿世界強隊的防線;曾幾何時,我們的後衛都是肌肉男。

反觀現在,球員都是大腹便便,就算是跑到腿抽筋兒,技術動作變形,也無法突破技能的極限。於是就有了伍磊屢次單刀不進,於是就有了鄭智奧運會鏟翻對手申請紅牌,於是就有了對陣泰國青年軍1:5慘敗,於是就有了對陣歐洲猛男隊威爾士的0:6潰不成軍,於是就有了怨天怨地怨教練的心理,於是就有了愛之深罵之狠的球怨。

視線所及,是自身做得不夠好!看看足球人口到底有多少?我們一座1000萬的城市,有沒有100個足球場?13億人裡面有沒有13萬人踢球?有沒有500個教練員?有沒有500個國家級裁判?有沒有50個國際級裁判?有沒有5個能進歐洲5大聯賽的頂級球員?不光是球員差,我們從任何一個環節上全方位落後!!!

甚至於我們連球童,都少於1000人。

甚至於連數據統計人,都少於1000人。

都怪我們自己,沒有營造一個好的足球環境,我們想踢球,沒場地,即使有,都是很次的球場,有可能是垃圾場地,有可能是小場地,更不用說專業的裁判了。根本就是業餘加次品,培養不出頂級的球員。

那些本來該建設為球場的地方,已經成為房地產、高爾夫球場、菜市場、停車場、夜市。曾經我們大呼建足球牆的政策好,可是誰真正見過足球牆呢?我說我見過,那是在周星馳的電影《少林足球》裡面,現實中哪裡去找這種場地!

一個沒有希望的足球環境,不可能誕生出有希望的國家足球隊。當你想著花幾十、上百萬的資金給下一代學習足球,不久可以雙倍賺回投資,花同樣的資金可以到國外去踢球,但最終還得回中超掙錢。

我們這些中老年足球愛好者,就沒有那麼好的福氣,去享受一場正規的比賽。不光是沒有場地,還因為我們的身體素質和訓練水平比較差勁。

只有我們這些屢次被國足虐心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才會想到以上這些問題嗎?

不是。但為何我們無法從中汲取教訓?

每一次看世界盃,都是別國人的狂歡,即使也有自己喜歡的球隊和球星,但每次都會感到無比落寞,因為中國足球后繼無人。

沒有比後繼無人更加可怕的後果了。

你說,中國足球到底該何去何從?


奔向地球d賽恩思

國足輸給了精氣神。

日本隊剛在世界盃輸了一場16進8的關鍵比賽,中國球迷們沒有叫好,也不惋惜,而是被日本球隊的精神折服,要知道,這是在2球領先的情況下,沒有放棄進攻,是在進攻的最後一刻輸掉了比賽。

許多“智者”說,要中國隊遇到這種情況,一定會死守半場,也許就贏了。

輸贏是結果,不是過程。比賽中,運動員應該考慮的不是輸贏,而是發揮自己最大能力,應對球場上瞬息萬變情況,注重結果就分散了精力,精力不能集中到做動作上來,揹著想贏怕輸的負擔,放不開,輸得就難看。

從頭到尾一鼓作氣,足球場上很難做到,但誰做得更好誰就是強者。90分鐘奔跑,停、傳、帶、過、搶,阻、射等等,都是在高強度對抗中完成。唯有強度才是足球魅力。90分鐘遊蕩,鬆鬆垮垮,有氣無力,那不是踢⚽

神,可以理解為技術,出神入化的化不知道有幾個球員能理解,那是一種境界,別人只有效仿難以逾越。而要達到這個境界,是天賦與刻苦的結晶。少年天賦成年墮落成了國足運動員的通病,背後的原因,臺媒“白斬雞”也許說得有點道理。

絕大多數輸給精氣神的,其實都是輸給了錢。

沒錢辦不了事,但不是有錢一定就能辦好事。國足運動員高報酬社會頗有微詞,應不應該限薪?不能為國爭光卻拿著天價薪酬,叫那些為國添彩卻拿著微薄工資的女足運動員情何以堪。


布衣吳新建

中國足球是有錢人的運動,而巴西足球是隻有窮人才會踢的運動。中國足球市場很大,賺錢多,工資高。今年世界盃出線了很多以前聽都沒聽過的小國家,但是別人用實力去證明自己

韓國,日本,今年均表現不錯,為何同時東亞國家,我們為何如此“優秀”。也許,是我們國足看不世界盃,覺得沒意思才不去的吧,如果想去的話,除了實力之外,我相信也有其他渠道啊。因為也不是沒有過先例。

或許中國進去世界盃的唯一一個途徑,大概就是給增加一個女性世界盃吧,到時候中國女足或許有希望。男足,就別指望了,沒戲。




盛世打雜

國足一直在進步,看看國足歷史,曾經也不過是拳打東南,腳踢日韓,更沒出息地進了世界盃,現在我們不一樣了,什麼絕代雙驕,新亨利,什麼冰島毒販俄羅斯,都已經被遠遠甩開,我們離第一越來越近,倒數的也是第一


北斗73382074

國足輸給了自己。確切地說,輸給了中國畸形的“商業足球”。

商業足球本身並沒有什麼錯誤,在全世界,足球的平臺和載體大部分都是商業足球,這本無可厚非,但是,中國的商業足球卻是一個“奇葩”。

首先,在國際上三流水平的球員,卻拿著國際上一流水平的薪酬,使得我們的球員不思進取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尤其是在國際比賽層面,球員在國際比賽的表現和努力有的時候幾乎不及在俱樂部的一半,說明了高薪並沒有帶來正面的激勵。

第二,中國的商業足球不倫不類,既然是俱樂部制的商業足球,在引進外籍球員的問題上,又無法擺脫行政干預,限制外籍球員的人數以及上場人數,表面上看是保護了本土球員,但是實際上保護的是什麼?這種保護最終的結果就是中國的球員,要麼只能幹髒活累活,要麼就是離開外籍球員的的支持和配合就不會踢球,我們培養的就是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偽球員”。

既然是商業足球,為什麼不能開放市場?讓本土球員和外籍球員的公平競爭,形成“只有比外籍球員的踢的好才會有機會”的商業環境,因為所有的人才都是通過競爭才能脫穎而出的,依靠保護,是得不到人才的。

第三,在商業足球的氛圍內,國家隊的能力如何保障?為國爭光似乎不是進行思想教育和灌一些心靈雞湯就可以做到的,在俱樂部,一切的行為都是為了看得見的利益,而為國爭光似乎並沒有擺上俱樂部的會議桌上。球員更是如此。

所以,我們還是需要真的踏下心來,首先夯實中國足球的基礎,擺正商業足球的位置,淡化“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口號,把國內的事先辦好,通過競爭提高國內球員的自身技術和素養,通過學習提高管理足球的能力。

臨淵慕魚,不如退而結網。這個道理都懂,但也就是在每屆世界盃期間的那麼一兩個月“懂了”,盛會結束,球迷的熱情散去,謾罵結束,這個行業的從業者就該幹什麼還幹什麼,直到下一屆世界盃再次面臨“口誅筆伐”。

有的時候,高度懷疑商業足球讓從業者們深深地體會到了阿斗的感慨:此間樂,不思蜀也!


步武堂

國足輸給了全部中國人,誰國足誰招罵。光動嘴不解決問題的民族還有希望嗎,很多人連一場比賽都沒看過就會開口罵,有意義嗎,國足再差不也是中國選出來的佼佼者嗎,這不是在罵自己嗎?多少家長花錢去讓孩子學鋼琴,又有多少讓孩子去踢足球的。不勞而獲能成功嗎!


拼命二十三郎

國足輸給了腐敗的選人體制!足球運動員被金錢腐蝕!暴富的群體沒有了拼搏的動力!看看足球強國巴西只有好好踢球踢好球才有出頭之日!看看我們所以的足球運動員雖然球踢成這樣一點不耽誤他們奢靡的生活!


卟髙興較眞

輸給了一群狗13唄,聯手禍害中國足球,人家的足球是體育運動,是藝術,咱們的是賺錢的黑市。


語文老師28

無論任何的體育運動都需要高質量的球員,縱觀世界各大強隊,隊內球星大家都耳熟眼熟,但我們國足根本就沒有一位可以讓球迷信賴的球員。其實我們並不缺少像C羅梅西姆巴佩這樣的人,為什麼稱為人而不是球員因為這些有才華的人根本就沒有從事足球運動,難道他們不想從事心愛的足球運動嗎。不是,是培訓制度`,選撥制度,高額的足校學費限制了他們使他們根本就無緣足球,那我們又何談衝進世界盃,看似注重發展青少年足球實則換湯不換藥,如果從根上改變那男足離大力神杯也就不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