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一個去中心化的龐氏騙局?

在10年前,幾乎沒有人會知道會出現一種叫做比特幣的東西。也許自由主義先驅們早已預知會有一個東西成為改變世界的存在,只是時機未到。

在今天,比特幣仍然處於一個混沌的系統之中,它就像一束光,照亮著那些長期持幣的信仰者們,他們始終相信比特幣會重構全球金融體序,再造一個全新的烏托邦。

於是,信仰者們、早期玩家、接盤俠和那些曾經深陷龐氏騙局的人們一起,一半天堂,一半地獄。

比特币——一个去中心化的庞氏骗局?

傳銷的去中心化進化

2015年的某個春天,剛洗完澡的小林收到朋友發來的消息,她的閨蜜打電話過來,告訴她最近有個很好的投資叫3M金融互助,據稱投資一萬,40天后可以拿到6000的利息。

就在幾個月的時間,她朋友賺了200萬。

她突然想到13年被深套的比特幣,衣服都沒擦乾,整個身子橫躺在床上並陷入了沉思。

作為一個同樣具備去中心化基礎的金融產品,她有點後怕,但是在她朋友的暴利誘惑下,她還是動手了。

結果大概不到十天時間,這個平臺就出問題了,出現了很多不知道哪裡來的騙子,給系統運行造成了困難。於是平臺出臺了一個政策,叫她再繼續買,而且利息將加至50%!

小林心動不已,把她辛辛苦苦掙的30萬元又投進去了。直到平臺崩盤,跑路,她才意識到這是個龐氏騙局。

這個故事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

MMM最早成立於俄羅斯,早在20多年前,就被定性為“世界上最大的龐氏騙局之一”,有數以千萬人,被騙走了上百億美元。

比特币——一个去中心化的庞氏骗局?

其實MMM平臺發行一種叫“馬伕羅”的虛擬幣,投資人需先以“提供幫助者”的身份去購買該物品。讓你先往裡存一筆錢,每天1%利息,一個月自動退出,連本帶30%的暴利。但我們都知道它本質上依然是拆東牆補西牆,只是因為打著慈善幫助他人的幌子,很多善良的人才會上當。

小林不太理解比特幣和MMM的區別,畢竟比特幣和MMM均為高風險、去中心化的產物。

MMM的立足點去中心化的,它把資金的集中分配變成了點對點的配對,但同樣很顯然,MMM要解決的依然是去中心化不足的問題,畢竟配對的時候是由平臺發起,中心化配對的弊端也就顯露無疑。

有人透露,MMM在未來會採用用智能協議執行配對操作,這也算得上是一次技術升級。而這種升級,也讓更多人混淆了傳銷幣和比特幣的區別,甚至將比特幣直接定義為傳銷。

比特幣的龐氏結構

當然,如果說比特幣完全沒有龐氏騙局的結構,那也無法取信於人。

和MMM一樣,玩比特幣的大多數玩家都希望買比特幣的人越來越多,買幣的人多了,自然幣就漲了。這種投機者的心理已經讓A股收割了一波又一波韭菜。

比特币——一个去中心化的庞氏骗局?

而更可怕的是,一旦幣價上漲,持有比特幣的玩家也就更有安全感和信心,他們會叫更多人進場購買,人性的貪婪在狂熱上漲的幣價面前暴露無遺。

回到15年的全民炒股時代,崩盤的速度甚至比暴漲來的更快。當基本面已經無法增長,問題就來了,接盤俠們越來越少,機構散戶們紛紛清倉,整個行情像瀑布一樣飛流直下。

漲的快,跌的更快,散戶永遠玩不過莊。比特幣的龐氏結構證明了這個遊戲並不適合大多數人。

所有證券市場的龐氏結構

其實並非比特幣,所有證券市場上都存在龐氏結構。

玩過賭場的人都明白莊永遠都是擁有最多籌碼的那個人,他就像一個隨時可以掌控人性的機器,控制著人心的貪婪和慾望,也控制著整個市場從非理性繁榮走向非理性絕望。

非理性繁榮在一開始就已經體現得淋漓盡致了,莊家往往拋出一個小小的籌碼,就能得到大量非實際回報。

比特币——一个去中心化的庞氏骗局?

學過心理學的人都知道,99%的人都對自己有過度的自信,加上錨定效應造成的過高預期,所有人都認為股價會漲到心理的預期水平,但他們不會明白的是,他們永遠是一顆等待被收割的韭菜。

上不去怎麼辦?拉人頭唄,有人接盤就行,就算這個東西是個狗屎也得像模像樣地吞進去,在這個接近瘋狂的莊家樂園裡,不少人早已喪失理智,甚至還樂此不疲地往泡沫裡吹空氣。

於是,整個市場走向了非理性繁榮,莊家們看著韭菜們一天天長大,等待著收割季節的到來。

從買買買到全球金融危機

次貸危機發生後,美國銀行體系遭受重創,信貸活動萎縮,市場利率上升,實體經濟難以得到資金支持。美聯儲首先採取的是基本招式——降低基準利率,接近“零利率”。

對於歐洲央行來說,更是降息無底線, 9 月再次將基準利率由 0.15%降至 0.05%,並繼續調低隔夜存款利率至-0.20%。

比特币——一个去中心化的庞氏骗局?

因此,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應運而生。 隨著各國利率基本下調至降無可降的底部,傳統手段如公開市場操作,準備金率和貼現窗口等已近失效,量化寬鬆皆成為各國央行的突破招式。

2008 年 9 月起,美聯儲開始在公開市場上進行三輪大規模資產購買( QE),以壓低實體經濟長期融資成本,其資產負債表也伴隨著每輪 QE 而擴張,至此,市面上的資產已經被過度金融化,導致實體資金的不足。

與泡沫共舞的趨勢投資者

雖然價值投資理論早日深入人心,但並非適用於每個階段。

它的悲劇在於市場的估值錯誤的自我強化、做空的有限性和高風險和市場的隨機遊走。

而真正的市場大贏家,往往是把握了市場動量、與泡沫共舞的趨勢投資者。

基於股票動量效應,投資者可以通過買入過去收益率高的股票、賣出過去收益率低的股票獲利,這種利用股價動量效應構造的投資策略稱為動量投資策略。

著名的投資家索羅斯曾做空英鎊、引發亞洲金融危機,創造了很多神話。但索羅斯也從來沒有對外透露過他的具體投資方法,有人認為,索羅斯的投資思想是建立在一個基石上,這個基石是錯誤、可錯性、徹底的可錯性。

市場會犯錯誤,人會犯錯誤,一切貌似正確的投資理論也只不過是等待接受檢驗的錯誤而已,說得更極端點-----塑造了歷史面貌的思想無非是一些內涵豐富的謬論。

一套富於衍生性的謬論往往最初被人們視為真知灼見,只有在它被解釋為現實之後,它的缺陷才開始暴露出來,然後將會出現另一套同樣內涵豐富的但與之正相反的新謬論,並且這一過程仍將不斷地進行下去。

這種觀點在正統那裡可以說是“異端邪說”,但索羅斯靠著這個思想衍生出來的投資方法獲得驚人的成就。

網絡疊加效應與比特信仰

反身性同樣作用在了比特幣身上。

去中心化的比特幣是一種違背世界大多數中心化主體的存在,由排斥、到接受、到信仰,這種存在通過網絡疊加效應加速了比特幣的神化與量化共識的膨脹。由此它也創造了越來越多的信仰者。

上帝說要有光,於是就出現了光。如果說比特幣並不是中本聰創造的,那麼大多數人便會相信它就是上帝賦予人類的禮物。

在BTC和衍生的BCH派系裡,比特幣成了一種信仰。這種原教旨主義者是排外的,比特幣神教曾經對以太坊和ICO的一屑不顧,靠信仰而持幣:

王欣在坐牢期間曾不斷提醒妻子囤幣,到現在市值的三個億;IOTA暴漲三萬倍,脫手早的人均拍斷了大腿……

如果說持有信仰就能實現財富自由,那麼比特幣一定是個最好的例子,沒有之一。

金融的全球化信仰

全球金融化的趨勢是不可阻擋的,甚至全球金融化會帶來整個世界的共識升級與信仰迭代。

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為信念而投資,而這種信念是超越莊家、龐氏騙局、金融遊戲的存在。而這種信仰,最終會形成新的共識。

關於這種共識,有篇文章裡提到,

暴力的強弱決定了國家的興衰成敗。滿清的衰朽和倒臺,恰恰就是八旗子弟爛如泥,湘軍和地方武裝積極發展的結果。

而理想主義的狀態下,當所有的無形資產的Token化,必將形成無比龐大的新資產,token引起的革命將超越法幣和黃金的存在,成為不依賴於能源、權力、金錢的新文明。

Token所代表的生產關係,讓我們有機會去實現接近於理想狀態下的共產主義,這種自由意志,和馬克思的理論如出一轍。

而在這種信仰的臨界點,也就是最終的共產主義階段,國家也不復存在,區塊鏈成為了國家的替代品,成為生產關係革命的終極意義,人類也將由分至合,成為混沌系統中超脫而具備超級獨立意識的個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