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鞋教父:在美國,每10雙女鞋就有一雙出自於他手

他旗下企業擁有10家分公司,汶川地震期間,他對受災員工進行補助,幫助448人解決就業問題,他安置390個殘疾人就業,取名“自強班”,一共解決了2.3萬人就業問題;他熱心公益,累計捐款千萬元,建設多所小學;他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第一個到非洲建廠,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評價。

中國女鞋教父:在美國,每10雙女鞋就有一雙出自於他手

他叫張華榮,在業界素有“中國女鞋教父”之稱,是華堅集團董事長,可能對於華堅集團大家還有點陌生,它被稱為製鞋業的富士康,是COACH、GUCCI、UGG的代工廠,他的產品遠銷海外,在美國,每10雙女鞋,就有一雙來自華堅。

“只要不種田,什麼都幹”

1958年,張華榮出生於江西南昌一戶貧困人家,受夠了農村生活的苦後,張華榮表示“只要不種田,什麼都幹”!20歲的張華榮當了兵,他想用這種方式擺脫種田的宿命,在回家後,他先後做了工匠、油漆匠等等,但是都賺不到什麼錢,為了尋找轉機,他覺得求人不如求己,萌生了創業的念頭!他當了一年做鞋的學徒,在1984年返鄉,家裡人湊了4000元製鞋創業,取名南昌縣麻丘厚溪青春鞋帽廠,後改為“南昌華榮鞋廠”。當時,江西僅有張華榮這一家鞋廠,張華榮也吃到了甜頭,到了1991年,工廠的資本已經超過了100萬。

中國女鞋教父:在美國,每10雙女鞋就有一雙出自於他手

到了1992年,張華榮經歷了人生中第一次大落。原本決定投資工廠的臺灣人,在張華榮加購設備、加大廠房、大量招人後沒了蹤跡。由於工人太多,工廠又沒有訂單,兩年時間內,張華榮已經虧得一塌糊塗,不得不重新做起了外銷。好在質量良好、價格低廉、交貨時間更是嚴格把控,1996年,張華榮就賺回了不少錢。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可能是造化弄人吧,華堅的歐洲訂單遭到抵制,全部訂單遭取消。一方面由於歐洲訂單的流失,一方面由於江西製鞋業的興起,同行競爭大,張華榮覺得江西做不下去了,帶著幾十萬來到了東莞,此時的東莞鞋業已經被臺灣人與香港人佔據。

1996年10月,張華榮以欠賬、擔保的形式盤下了一家臺資鞋廠,取名“東莞華堅鞋業有限公司”。原本打算大展拳腳的張華榮再次跌入谷底,負債累累的他一度想要跳樓,一了百了。1998年,他賣掉江西的工廠,決心破釜沉舟。他以低於市價5%-10%的價格迅速崛起,一度成為臺商的眼中釘。張華榮認為不能坐吃山空,在接下來的幾年內,他便完善了自己的產業鏈,成為了行業龍頭。

中國女鞋教父:在美國,每10雙女鞋就有一雙出自於他手

2012年,張華榮響應國家“走出去”的政策,投資800萬美元,在埃塞俄比亞建立了第一個工廠,第一年就解決了500多人的就業問題。到了2016年,華堅埃塞員工超過4000人,每天能夠產出6500雙女鞋,華堅在埃塞的六個生產線年出口女鞋達到200萬雙,利潤率為10%。

張華榮的人生大起大落,他認為“中國的製造業永遠有春天”,只要想幹,肯幹,把握時機就能成功。他認為“挫折是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他也與多數成功人士一樣,在經歷挫折時實現了觸底反彈。他用六個字概括了華堅這麼多年來的起起落落:“發展、轉型、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