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年有哪些確定性的投資機會?

weiboguo5034

這也是在我的微博或頭條上,網友最常向我提問的問題之一。

長期關注我的網友都知道,我的原則是:不能推薦具體股票、不能背書具體金融產品和平臺,更不可能提出確定性的投資機會。那我就談一下,房地產之後,未來有哪些行業會有大發展的前景吧,而投資機會是和發展潛力是正相關的。

我認為未來有前景的三大產業:

1、 大文化,將像好萊塢是美國的支柱產業那樣。中國已成經濟大國,將成為文化大國,文化、傳媒、影視、旅遊、體育等,也都有前景,特別是影視視頻互聯網平臺;

2、 大健康,中國正在進入老齡化社會,凡和健康、養老相關的產業都有前景;

3、 新綠色能源,如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和核聚變能,以及所有相關產業。

另外,人工智能、物聯網、AR+VR(虛擬現實技術)、教育(如知識付費)等,也都有可能(或正在)成為風口。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更好的意見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陳思進



怎樣看未來投資機會?個人認為,要對十九大報告作深入的研究。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過去四十年的發展模式是:首先是需求側,為全球化3.0和城市化1.0。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WTO以後,開始獲得全球化的紅利;城市化1.0更多的是屬於土地的城市化,包括浦東新區的開發。其次,供給側也有兩個,一個是工業化2.0,它主要是指福特式生產,包括格力、美的、富士康等製造業標誌性企業;另一個是以BATJ為代表信息化1.0,利用互聯網來解決信息不對稱、信息採集、網上社交以及網上交易的問題。這對投資有什麼建議呢?那就是成就了“漂亮50”,它們都是最能代表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優質企業。最後是在分配側,設計的目標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優先發展經濟的體制推動了經濟的快速增長,但副作用同樣明顯,包括貧富分化、環境汙染、腐敗和債務風險等。

對於未來的投資方向,應著眼於新需求、新供給、新宏觀調控。新需求方面,它被稱為新“三架馬車”,以深度城市化、大消費時代以及“一帶一路”所引領的新一代全球化作為三個核心支撐。以深度城市化替代傳統城市化,揚棄而不是拋棄GDP錦標賽;以大消費和消費升級替換消費不足,形成消費、投資的良性循環;以人民幣國際化替換一般貿易出口,對外輸出工程、服務、商品、資本和貨幣。在更新了的投資、出口、消費三架馬車的基礎上重啟系統,這將是一箇中長期可持續的向上趨勢。 深度城市化主要的構架是這樣,把城市分成一線城市群、二線城市群及其周邊衛星城市群,把有限的資源集中在核心區域裡面,包括基礎設施投資、公共服務產能投資、房地產投資等,這樣的產出一定是最大的。

深度城市化的代表性模式已經形成:一是雄安新區。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從戰略上來看,雄安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從短期來看,雄安要解決的是疏解北京的非首都核心功能,長期來看,它是要將京津冀區域打造成為中國的主要經濟增長動力極之一。邵宇目前比較看好的是北京的南機場以及它北邊的區域,但因為雄安新區的發展模式是前所未有的,所以有待於更深入的探討。二是粵港澳大灣區,前景也較好,因為它不僅是一個自貿區,也是一個新的發展的熱點區域。三是江浙滬大灣區。長江三角洲是全球最大城市群的所在地,杭州灣主要是嘉興的發展,這一塊的發展前景較好,特別是上海東站落成,一直會通到山東,把整個沿海溝通起來,是未來核心城市群落戶的地區。城市群的發展,不只是修更多的基礎設施,還在於能否形成由中心城區和衛星城鎮構成的城市群結構,他認為其中有眾多的投資機會。

新供給方面,供給面臨結構化的改革。供給的基本概念就是產量或者產能,同時具有一個生產函數Q=A(t)L^αK^β,A表示技術進步、管理進步、制度變革,L表示勞動力,K是資本存量。當你用不同的方式去結合它,相同的生產函數,美國和中國的產出是不一樣的,因為制度不一樣。首先是來自於製造業,分別有新的技術和新的產品作支撐;其次來自於服務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產生,通過互聯網+,推動整個服務業和製造業的升級。制度優化尤為關鍵,如何使產出有效,轉向效率或者創新驅動,這裡有大量的對應方向可以選擇,比如,通過製造業的研發投入以及併購來實現的新的技術和新的產品;在服務業方面,通過新的經濟模式——ABC(AI(人工智能)、Blockchain(區塊鏈)、Cloud(與計算))技術實現。現在全球最大的酒店集團是Airbnb,它通過模式的創新,提升了自身的估值。這裡肯定存在泡沫,但不能否認它的合理性。資本市場只有天文量級的投入,才能創造出偉大的企業。對於商業銀行體系絕對不可能進行模式創新的,因為它沒有任何的抵押。

關於制度,我們的改革是從1978年的農業改革開始的,但最重要的是92年到94年,後續又做了國資國企“抓大放小”、銀行業以及商業銀行的體系改造等。整個改革的內核基本在92年到97年完成,主要做了一個價格改革以及產權改革。首先對於比較明確的產權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是國資國企,第二是土地聯產承包。其次對於放開價格,在94年價格闖關真正完成。2001我國正式加入WTO,可以看到全球化和市場化在中國完美的結合。但只有全球化和市場化還不夠,還需要兩個支柱,財稅和金融體系。財稅,92到94年是分稅制,這是傳統的城市化建設的一個基本道路。(比如說重慶土地銷售是薄利多銷,但最終結果是房地產價格仍然偏高。因為土地是資本金,一旦拿到土地之後,就可以向商業銀行申請貸款,完成基建。)

金融體系是兩個環節,第一是基礎貨幣,由央行決定的基礎貨幣的供應以及商業銀行決定的貨幣總量的流動性(M2)。第二是派生存款,由發放貸款而創造出的存款。商業銀行體系的特點,不可能支持BATJ,只會支持國資國企或者帶有硬的抵押物的企業。它所帶來的缺陷是我們目前以主銀行體制為核心的金融體制,在城市化的過程中,發揮很大的作用。但它天生不善於更多的創新,如果這套體制有助於推動快速增長,但它未必適合一個要求有更多的創新的、自主的發展能力的、有著外部效應的經濟體,這套體系需要做一個更系統性的優化。體系的雛形只是剛剛出現,它將支撐到2025年的經濟發展。今年將在一些重大的改革上會超預期,最重要的會議應該是在四中全會,在今年秋天會看到重大的推動釋放要素紅利的改革,特別是土地,國資國企對國有資本的調整以及戶籍的相應開放,只有這樣才能釋放出勞動力、國有資本、土地等。這是我們所看到的整個未來紅利釋放的來源,可能人口紅利已經沒有了,但人力資本的紅利正在慢慢的到來。這就是我們所看到的新的供給。

關於宏觀調控,可以從宏觀經濟的六個部門看整個槓桿的調整和控制槓桿的政策操作。不管是哪個部門,當它的槓桿在快速增長並且超過臨界點的時候,都會引發系統性的金融風險。比如居民部門,債務槓桿超標,會引發次貸危機。對外部門,外匯儲備下降太快,會引發亞太金融危機和拉丁美洲金融危機。對此需要一個重新的平衡,例如政府債務太高,就要做調整把一部分放給居民。對一些已經明顯殭屍化的國有企業,以及非重點建設區域的地方政府,要進行全面的槓桿收縮,才能使總量的槓桿率得到控制,按照這樣一個邏輯來進行整個資產負債表的騰挪。而對於整個金融體系的改造,要將影子銀行控制住,推動商行向投行進行,這樣才能形成新一代支持創新的金融體系。這就是整個宏觀調控的未來邏輯,並且這個邏輯會不斷的延續下去。

就今年來說,美國明顯會加息和收緊資產負債表,這可能會對債券市場形成不小的衝擊。目前要做的是流動性的緩釋,因為有非常明確的嚴監管、監管改造以及對龐大金融集團進行抑制的過程,這裡頭會爆發很多的風險。這就是目前的宏觀調控的格局。


邵宇

非邀自答!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但我還是想要試一試,其實現在看來支撐這國家經濟正常的兩個產業現在已經沒落了,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的態勢。

沒落的兩個產業分別是傳統制造業和房地產產業。隨著時代的變遷,這兩個曾經的支柱性產業已經雄威不在,這裡我猜測未來會成為支柱性產業可能有三個:

一,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

新興產業的崛起已經勢不可擋,那麼國家戰略性的新興產業是什麼呢?有兩個特點,一個是需求巨大;另一個是技術短期能夠突破。根據這兩個特點可以篩選出一些較好的行業。

1,新能源。這個產業相對於傳統的能源有著本質的區別,可再生性,清潔性等等多方面都有著戰略意義。

2,新材料。新材料屬於戰略新興產業,未來好多產業都是的提升是靠新材料來實現的。

3,生命生物工程。當前,市場對生命生物工程需求巨大,涉及到農業、醫療、健康等等,技術突破也比較快。生物性工程應該成為未來支柱型產業的第三個要點。

4,節能環保。節能環保在中國未來市場具有成為戰略新興產業的潛力,我國是最大的資源消費國,同時是最大的汙染國,解決資源節約和汙染是是個大問題,但是解決這個問題不能光靠法律和政策,最終解決是要靠技術,一旦技術突破了,它就成為一個產業。

5,新能源汽車。現在我們汽車都是傳統能源汽車,汙染嚴重,現在環境汙染已經是亟需解決的問題了,目前這個汙染問題很難解決,所以最終將轉向新能源汽車研發,如:電動汽車,國家已經把新能源汽車作為未來發展重點方向。

6,智能機器人。在生產領域投入使用,實際上就是工業物聯網,現在不僅是生產領域使用物聯網。當前工業4.0時代,它僅可以存在於生產領域,而且到非生產領域。像遙控飛機,未來可能發展到無人駕駛汽車,這些在不久的將來或許都會實現。

7,高端裝備製造。當前,高端裝備製造對我們而言屬於稀缺資源。像醫療裝備,比如核磁共振。

總體來講,目前我們所討論的戰略新興產業大致是這樣七個要點,這七個要點不斷的發展,或許會逐漸的成為我們國家的支柱性產業。

二,就是服務業或許會成為我們國家的支柱型產業。

1,消費服務。所謂消費服務,為人們消費生活提供的服務就叫消費服務,消費服務包括六個部分:第一是餐飲與商貿,第二是醫療與健康,第三是養老消費服務,第四是兒童消費服務,第五是家政消費服務,第六是信息消費服務,這六個組成部分統稱為消費服務。

2,商務服務。商務服務就是為人們的商務活動提供的服務幫助的行業。商務服務是個很寬泛的產業概念。第一類金融綜合服務類。例如商業銀行服務,投資銀行,證券,基金,保險等隸屬於金融綜合服務。第二類是會計事務所,審計事務所。第三類是投資諮詢服務。第四是園區管理類服務。園區管理類的這種業務也屬於商務服務。所以商務服務是很個寬泛的產業概念,包括四大類服務業在內。

3,精神服務。精神服務就是為人們精神生活提供服務的,人的享受實際上分兩種,一個是物質享受,一個是精神享受。為物質享受服務的就是所謂的消費服務,為精神享受提供服務就是精神服務業。

對我們來講,對未來的投資選擇這兩大支柱性行業,再去細分其中的各個領域,祝大家投資愉快。


淘牛邦

一、養老產業,隨著中國老齡化趨勢日益嚴重,養老需求和養老供給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不僅僅表現在資金上,更多的是表現在養老服務和產品上,現在養老更多的是國家養老和社會養老,在不久的將來必定走向產業化和個性化,所以說養老產業蘊藏著巨大的投資和商業機會,

二、體育產業,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不僅僅限於吃好喝好,人們講更多的追求健康快樂,中國有著全世界規模最大的中產階層,他們對於體育的需求是巨大的,從萬達、恆大等大公司陸續佈局體育產業也能看出其中的商業機會巨大。

三、人工智能產業,人工智能現在已經慢慢的深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於消費慣性的原因,人們對於這一新事物的接受需要一個過程,但不可否認的是人工智能就像當年的互聯網行業一樣正在慢慢的改變著我們生產和生活方式,人工智能產業才見雛形,不久的將來,人工智能產業就會迎來爆發,到那時可能會衍生出新業態、新產品、新服務。


財經小科

如果說確定性的話自然就放棄了高風險的不確定性投資。那麼就要在穩定的投機機會中去尋找,這個思路在經濟中還是以政策指引方向和市場風格去判斷,下面我們來說兩個具體的。

1.好的商業地產投資,比如好的商鋪,地段。。。這些投資具有一定的回報率和標的物的安全性。這是根據市場的偏好來選擇的,當然這種選擇最好是以產權為基礎存在的標的物,而不是以使用權和抵押物的形式存在。現在雖然說放假還在狂歡,但是租房市場的價格已經明顯回落,但是地產需求依然不會熄火,這種變化我們可以看出這是又一次的升級,現在的市場需求,主要還是以改善需求為主導,如果說以前放假飆升是無房群體的推動,那麼現在的房價抗跌就是有房群體的支撐性更強。但是這種只能說是支撐,推動力量不大。但是商業地產接力態度是明顯的。

2,保險,保險的投資機會和市場實在不斷擴大的,這是在經濟發展之後對於經濟發展成果的鞏固造成的,可以說這個價格價值會不斷的提高,認可度在不斷的加強,定投一部分保險的產品是一個不錯的保守投資領域。

以上就是小磊哥的觀點和具體的建議,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超級小散解毒分析

還能有機會嗎?就這麼大點的存量市場,IPO必須進行,獨角獸們又將運動式大乎隆回歸,貿易戰己經開打,等等。剩下的那點題材,無異於推牌九,還是空倉為好,買點貨基,等到市場行情真好起來再說,現在這種漲一個月兩天就跌完完的行情太難把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