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陪父母最久的孩子,才是最值得兄妹尊敬的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

那个陪父母最久的孩子,才是最值得兄妹尊敬的

每對父母,

都要感謝那個“沒出息”的孩子。

01

父親病了。

要不是我妹帶著哭腔給我打電話,我壓根兒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就在前一天,父親還在電話裡一如既往地鼓勵我好好上班,安心寫文,不要太累。

他沒告訴我的是,他身體不舒服已經快一個月了,雖然在鄉里看了醫生,但病情一直在加重。

醫生初診為肺炎,但因拖得太久,需要住院。“幸虧你妹,再拖幾天,肺炎也可能引發肺氣腫、敗血病、感染性休克。”醫生說。

看著妹妹為父親看病樓上樓下跑來跑去的瘦弱身影,想起20年前為減輕父母負擔她倔強放棄學業的往事,又想到15年前為讓我安心到報社上班,她斷然否定我回老家教書的決定(畢業當年,為讓她重返校園,我一度和老家縣城一所高中籤約,前提是我妹可以到那裡讀高中,後遭我妹的拒絕),我忽然覺得:

對父母來說,那個沒有出息但善待父母的孩子,或許更值得感謝。她雖然沒有更為體面的職業和人生,但因距離父母更近而洞察父母更深,因陪伴父母更久而體察父母更細。

而這,往往能救父母一命。

那个陪父母最久的孩子,才是最值得兄妹尊敬的

02

3年前,剛過完春節,哥哥打來電話:他感覺父親可能患上了大病。他帶父親來到我生活的城市問診,為父親申請做了三次活檢。報告最終顯示:父親直腸上的腫瘤屬於癌前病變。

“幸虧來得及時。如果再拖一年半載,可能就癌變了。”省城的專家說。

醫生的“幸虧”二字,讓我羞愧不已。

其實,父親他大便不正常已經好幾年了。他根據我買給他的醫學書,也初步自診為直腸腫瘤。但他一直安慰我“挺好的,沒什麼大毛病”。“你工作那麼忙,好容易放假回來幾天,我不想給你添亂。”做完手術後,他這樣解釋當初向我隱瞞的緣由。

想到哥哥16歲就出去打工被人騙被人欺的那些過往,又想到父母生病都是他第一時間察覺到異樣,我不禁感慨:

對於家庭來說,病患是一場愛的教育。它以突如其來的態勢,讓分散各地的家人團聚在病榻前,抱團取暖,相互陪伴。

這個過程中,為父母付出最多的,往往是那個滿滿孝義卻看似沒有出息的孩子。他因為時間相對更為自由,因為更為體諒兄弟姐妹生活的不易,便自覺承擔了照顧患病父母的大多數事宜

他或許卑微,但他值得尊敬。

那个陪父母最久的孩子,才是最值得兄妹尊敬的

03

上週,我收到這樣一封信件。一位在省直部門上班的公務員用平實而真誠的文字,寫了他家三姐的故事。

“三姐比我大8歲。她出生之前,母親已經生了兩女一男。在那個貧困悲苦的年代,孩子意味著口糧,也意味著負擔。母親哭著把不滿月的三姐抱給了鄰鄉的表嬸。後來,家境好轉,三姐才回家和我們相認同住。那年,她已經12歲。


後來,二姐和我讀了大學,大姐讀了中專,哥讀了師範,唯獨三姐沒有考上學。


父母年邁後,我們兄妹都在鄭州工作,就把父母從老家接來。2006年,母親癱瘓,臥床不起,我們都在上班,商量著請個保姆。


三姐不同意,從老家趕來,主動擔負起照顧母親的擔子,無微不至,周全周到,讓臥床十年的母親沒有生過一回褥瘡。


2015年,母親去世後,父親又患上膀胱癌。還是三姐,承擔起照顧父親的重負,讓我們安心工作,有序生活。


父親病危前,曾把我喊到床前說“你三姐雖沒啥文化,但她是咱家的功臣。沒有她,我和你媽活不了這麼多年,你們姊妹幾個也不可能進步這麼快。今後,你要多幫幫她。”

信件的最後,讀者說:

沒出息的三姐,才是兄妹中真正的佼佼者,也是父母最感謝的人。

在父母病倒後的晦暗日子裡,她就像一束光,讓一對老人在最後時光有尊嚴地老去,也讓一個家族在父母病患中有秩序地生活。

她給予父母的陪伴,她給予兄妹的成全,是金錢無法衡量的。

那个陪父母最久的孩子,才是最值得兄妹尊敬的

04

我原來住的社區不遠,有個因為跛腳一生未婚的大哥,也是那個居民點最窮的人。大哥靠賣豆芽豆腐為生,家中有位癱瘓十多年的老孃。每天早上4點,大哥就起來給老孃熬小米粥,燉雞蛋羹。喂老孃吃罷飯後,他才開始推著三輪車去趕早市。

早市歸來的上午和晚市出攤兒前的下午,跛腳大哥總愛推著老孃破舊的輪椅在小院裡曬太陽。怕老孃寂寞,他在輪椅上綁了個收音機。跛腳大哥每天只做30斤豆芽和20斤豆腐,為的是早點賣完回家照顧老孃。

聚在一起閒話,鄰居們會拿跛腳大哥和居民點那家孩子最出息的老夫妻對比:

那對老夫妻的兩個兒子大學畢業後,在不同城市上班。他們偶爾也去兒子家小住,但更多的時間是待在自家三層小樓。

後來,老太太突發腦溢血離世,老先生一個人獨居。有次下樓老先生摔傷了腿,站不起來,夠不著電話,哭喊好久才被鄰居發現。

“跛腳娃兒雖然沒啥出息,但論孝順可是咱這兒數得著的。”鄰居們說。

是的。

這人世間,出息的孩子畢竟是少數,大部分孩子終其一生也不過平凡又卑微。但他只要心底溫暖,靈魂有光,善待父母,他就是大寫的人。

那个陪父母最久的孩子,才是最值得兄妹尊敬的

05

這些年,因為工作緣故,我聽過不少父母子女間相親相愛或相恨相殺的故事。

正是這些故事,讓我得出這樣的體悟:

我們的孩子,不是我們的面子,而是我們的鏡子。

不管他是否優秀,是否有出息,是否夠體面,我們都該給予他平等而足夠的愛。

我們的兄妹,不是我們的累贅,而是我們的後背。

不管他是否成才,是否有錢,是否顯貴,我們都該放下世俗的評判對他真誠以待。

因為,那個看似最沒有出息的孩子,關鍵時候也能撐起一個家的時運和根脈。

替父母,謝謝那個心懷良善的兄妹。

讓自己,接納那個沒有出息卻不離不棄的孩子。

記得對他說一聲:

“辛苦了。謝謝你。我愛你。”

那个陪父母最久的孩子,才是最值得兄妹尊敬的那个陪父母最久的孩子,才是最值得兄妹尊敬的

齊魯女性郵箱:[email protected]

那个陪父母最久的孩子,才是最值得兄妹尊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