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窮山溝」 走生態旅遊致富路

中國江西網訊 錯落有致的民居掩映在綠蔭間,平整的柏油馬路延伸到村戶,老人們在村活動室裡聊著家長裡短,孩童們在閱覽室中暢遊書海……全省多地基層黨委組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立足脫貧攻堅主戰場,銳意進取、實幹創新,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農民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為建設和諧、文明、富裕的新農村作出了積極貢獻。

“黨建+” 爭當脫貧攻堅表率

大柏地鄉位於瑞金市境北部,距市區30公里,素有“瑞金北大門”之稱,是紅軍進入贛南的首勝之地,也是毛主席在瑞金期間唯一留下詩詞《菩薩蠻·大柏地》所在地。大柏地鄉黨委下轄16個黨支部,有452名黨員。

在全鄉11個村黨支部全面推行“黨建+”模式,由村黨支部牽頭謀劃,結合本村實際情況,打造出了“黨建+電商”“黨建+合作社”“黨建+新農村建設”等不同模式,帶動了一批貧困人口創業就業。

元坑村利用“黨建+合作社”模式,建立起了元坑村毛竹專業合作社,幫助群眾抱團發展,納入2個竹器加工廠176戶種植戶,吸納6名貧困人口在工廠務工,為種植戶每年增收8100餘元。

在全鄉推廣“抓實本土紅色教育促脫貧攻堅”,充分利用紅軍進入贛南以來首勝之地和毛主席在瑞金期間唯一留下詩詞所在地的獨特人文優勢,從老黨員和歷史文獻中發掘出“神行太保朱盛其”“開國少將孫文采”“大柏地之戰”“紅軍借錢故事”等本土紅色故事,納入“兩學一做”專題學習,並打造了前村、王家祠兩個紅色教學點。

黨支部帶領貧困村發展休閒旅遊業

過去的萍鄉市湘東區麻山鎮桃源村,交通閉塞,位置偏遠,村級無集體經濟收入,村民除了種田,沒有其他收入來源,是個典型的山區貧困村。2016年,村上原支部書記向鎮黨委遞交了辭呈。鎮黨委請回了在北京工作多年的桃源村人吳直庭。吳直庭重點從村黨支部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著手。

為讓黨員真正參與到脫貧工作中來,村黨支部以扶貧工作為抓手,開展黨建+“菜單式”精準扶貧行動。同時,開展“黨員聯戶”活動,確保每一位建檔立卡貧困戶均有黨員覆蓋,力所能及地幫一幫,促使大家共同發展。

桃源村充分利用自然稟賦,變資源“劣勢”為比較優勢。桃源村地理位置較偏僻,但森林植被良好,林地資源豐富,隨著現在鄉村旅遊的盛行,依託麻山幸福村的區位優勢,桃源村著力打造全村的休閒旅遊產業。打造徒步旅遊路線,成片種植桃樹、紫薇等觀賞性植物,建設扶貧生態餐廳,為桃源村旅遊發展奠定基礎。

以產業幫扶資金入股 打造經濟合作社

豐城市荷湖鄉杜家村毗鄰豐城屋脊、旅遊名山玉華山,是“十三五”省定貧困村,全省水生態文明示範村、全國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在杜家村黨支部的帶領下,全村共爭取上級資金470萬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徹底改變了杜家村交通不便、生產生活不便的現狀,美化了村容村貌。

村黨支部指導村經濟合作社以產業幫扶資金入股,投入產業扶貧資金3萬元作為貧困戶入股資金,扶持村裡的養殖大戶成立土巴雞養殖專業合作社,飼養銷售土雞、土雞蛋、乳鴿、鴿蛋。土雞養殖基地佔地5畝,建設雞舍棚3個;乳鴿基地目前正在籌建。貧困戶享受股權分紅收益,每年固定分紅,同時該專業合作社設有扶貧車間,聘用5名貧困戶在合作社務工。

引進豐城農旅公司,在堯坑、杜咀湖兩個自然村建設花卉和中草藥種植基地,同時發展鄉村民宿旅遊產業。基地目前在堯坑、杜咀湖兩個自然村流轉耕地235畝(包括7戶貧困戶耕地),流轉房屋10棟,發展“花卉中草藥+鄉村遊+休閒民宿”項目,發展新型旅遊農業,打造杜家雲夕谷景區。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向基地固定收取收益,用於貧困戶產業分紅。該基地目前已聘用7名貧困戶在基地務工,正在申報扶貧車間。

“百姓議事廳” 探索產業扶貧致富路

上饒縣華壇山鎮彭家塢村位於上饒縣北部,距市區55公里,距華壇山鎮政府2公里,轄9個自然村,總面積4.5平方公里,總人口544戶1894人。彭家塢村黨支部現有正式黨員55人、預備黨員1人。

彭家塢村黨支部始終將村“兩委”班子建設作為重中之重,有效加強對村幹部的管理,切實發揮龍頭帶動作用,為脫貧攻堅工作提供力量保證。彭家塢村“兩委”班子以簽訂承諾責任書的形式,向鎮黨委和全體村民就全年的工作目標作出雙向承諾。

黨支部積極探索,創新建立“百姓議事廳”機制,吸收有威信有威望的黨員群眾為議事廳成員,參與討論解決村級重大事項和群眾矛盾糾紛。黨支部緊密圍繞脫貧攻堅工作中心,立足實際,積極探索“黨建+產業扶貧”模式,以支部引領,貧困戶參與等形式大力開展光伏、毛竹等扶貧產業,實現了貧困人口年均增收分紅2800元(光伏1500元/戶、毛竹1300元/戶),同時還有效解決了部分貧困人員的就業問題。2017年通過發揮結對幫扶優勢,運作土地增減掛指標,獲得上饒市國土資源局650萬元幫扶資金,用於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目前已在茶亭工業園區購買了2400平方米的廠房地,通過廠房出租,年收益達34.56萬元,實現了村集體經濟有可持續性收入。(江南都市 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