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海節,花60元門票看塑料假花?

【熱點背景】

據報道,河南洛陽的中國薰衣草莊園日前舉辦了一場“牡丹藝術花海節”,但是有部分遊客參觀後卻稱,花60元在園內看到的多是塑料假花。薰衣草莊園負責人回應稱,由於目前還未到牡丹盛放期,真樹上綁假花是為了效果好看,園內也有部分真花。

【命題預測】

通常人們一提到河南洛陽,就想起了洛陽天香國色的牡丹,但近期卻有遊客爆料稱花60塊錢到薰衣草莊園參觀洛陽的“牡丹藝術花海節”,看到的卻是塑料假花,對此,你怎麼看?

【熱點解析】

“天下真花獨牡丹”,這是歐陽修寫的一句讚美洛陽牡丹的詩句,洛陽牡丹可謂是從古至今都非常的出名。一提到牡丹,大家都會想到洛陽,一定意義上,洛陽牡丹的品牌已形成效益,衍生成產業。但是在薰衣草莊園,主辦方竟然以假花代替真花,使這場花海節大打折扣,也讓遊客及其失望,因此,此事必須引起洛陽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避免此類造假事件的再次發生,影響洛陽的形象。

首先,牡丹造假傷害的是遊客的切身權益。遊客本就是慕名而來,花了錢觀賞的卻是假花。其次,牡丹造假會影響洛陽多年努力樹立的品牌形象。經過多年經營,洛陽牡丹美名遠揚。如果此類造假事件屢次發生,最終會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再次,牡丹造假也會影響當地未來的經濟發展。通過造假來吸引遊客,並且在遊客發現之後還百般藉口,導致遊客維權投訴無門,如此行為只會讓消費者不敢再來洛陽看牡丹,最終影響當地的經濟發展。最後,塑料牡丹處理也將是一個難題,選擇焚燒會產生大量有害氣體;選擇填埋在土壤難降解。因此,用塑料花代替真花,可謂短見至極。這種造假行為之所以出現我認為主要與以下三方面有關:一是負責人受利益驅使,想通過牡丹謀取巨大的經濟利益,而牡丹花期卻比較短;二是當地政府缺乏有效的監管,沒有制定明確的制度規範;三是投訴渠道不夠暢通,導致部分消費者權益受損後不知該向哪個部門求助。

因此,要想讓洛陽牡丹這個品牌長久發展下去,首先政府監管部門要對造假行為零容忍,對坑騙消費者的行為嚴厲打擊,以便形成強有力的震懾力;其次,完善公共監督投訴平臺,且要求對公共的投訴積極回應,限時辦結。最後,通過媒體加強宣傳,讓所有賞花的遊客都知道洛陽牡丹每年的花期,讓遊客賞到真花,盡興而歸。

花海節,花60元門票看塑料假花?

文/玉溪中公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