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竹的栽培及養護

南天竹的栽培及養護

1 生長習性

南天竹,別名天竹子、貓兒傘、鑽磺、小鐵樹等。為南天竹屬常綠灌木。喜陽光,也耐陰,強光下葉色變紅。喜溫暖、溼潤,耐寒力較強,耐旱,耐弱鹼。幼枝常為紅色。直立項生圓錐花序白色,槳果成熟時鮮紅色,經冬不落,十分豔麗。花期5~6 月,果熟期10~11月份。野生於疏林及灌木叢中,也多栽於庭園。喜溫暖溼潤氣候,不耐寒也不耐旱。喜光,耐陰,強光下葉色變紅。適宜含腐殖質的沙壤土生長。

南天竹的栽培及養護

2 繁殖方法

南天竹以播種、分株為主。播種於秋季果熟時進行,隨採隨播。冬季覆草,清明前可出苗,夏季搭棚遮蔭,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溼潤,3~4 年才能開花結果。分株於芽萌動前進行,家庭繁殖多用此法。

2.1 分株法 春秋兩季將叢狀植株掘出,抖去宿土,從根基結合薄弱處剪斷,每叢帶莖幹2~3 個,需帶一部分根系,同時剪去一些較大的羽狀複葉,地栽或上盆,培養1~2 年後即可開花結果。

2.2 扦插法 多采用春插,時間在2~3 月。選取1~2年生莖幹,截成長20~25cm 的穗段,剪去大部分葉片(最好能保留頂芽),經生根粉處理後插於沙壤土苗床中,入土深度約為穗長的1/2~2/3 ,間距5cm 左右,行距10~15cm,插後澆透水。入夏後需搭遮蔭棚,一般1個月後生根。也可於梅雨季節或秋季扦插,方法同春插,但扦插基質用黃心土,也可用淋去鹼性的礱糠灰與細沙以1∶1 的比例混合配製,穗條可用當年生枝,採用薄膜覆蓋保溼並及時搭棚遮蔭,1 個月後可生根。

2.3 播種法 秋季採種,採後即播;播後蓋草木灰及細土,壓緊。第2年幼苗生長較慢,要經常除草,鬆土,並施清淡人畜糞尿;以後每年要注意中耕除草、追肥,培育3 年後可出圃定植;移栽宜在春天雨後進行;栽前,帶土挖起幼苗,如不能帶土,必須用稀泥漿蘸根,栽後才易成活;栽後第1年在春、夏、冬三季各中耕除草、追肥1次,同時還要補栽缺苗。以後每年只在春季或冬季中耕除草,追肥1次。在冬季挖根時,把老株蔸部有根的小苗剪下栽種,栽培方法與種子繁殖法相同。南天竹栽後4~5年,冬季可砍收部分老莖幹。6~7 年後可全株挖起,抖去泥土,除去葉片,把莖幹和根破成薄片,曬乾備用,10~11月果實變紅或黃白色時採收曬乾備用。

南天竹的栽培及養護

3 栽培管理要點

3.1 種植 對土壤要求較嚴,喜深厚、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壤土。盆栽應於每年早春換盆,換盆時,去掉部分舊土和老根,施入基肥,填進新的培養土。盆栽春季分株換盆,適當疏去老枝,用肥沃、疏鬆的沙質壤土。開花時遇梅雨季節,可人工授粉,使結果良好。南天竹樹姿瀟灑,紅果和根都具觀賞價值,可掘取老樁,帶土上盆,製作盆景,可養成叢生式或單幹式。因開花、結果都在新梢上,因此春季萌動前進行修剪,促其萌發新枝。

3.2 水肥 南天竹喜溼潤但怕積水,生育期間澆水次數應隨天氣變化增減。一般春、秋季節每天澆水1次,夏季放在通風良好的蔭涼處,每天澆水2 次,並向葉面及附近地面噴水1~2次,以提高空氣溼度,降低溫度。開花時,澆水的時間和水最需保持穩定,防止忽多忽少,忽溼忽幹。冬季植株處於半休眠狀態,要節制澆水。南天竹喜肥,5~9 月每15~20 天施1 次稀薄餅肥水,約每2個月澆1 次0.2%硫酸亞鐵水。10 月上中旬移入室內,入室後放在陽光直射的地方,室溫不結冰即可。

3.3 陽光 在半蔭、涼爽、溼潤處養護最好,強光照射下,莖粗短變暗紅,幼葉“燒傷”,成葉變紅;十分廕庇的地方則莖細葉長,株叢鬆散,有損觀賞價值,也不利結實。

3.4 溫度 適宜生長溫度為20℃左右,適宜開花結實溫度為24~25℃,冬季溫度要求很嚴,當環境溫度在8℃以下停止生長,所以冬季要移入溫室內。

3.5 修剪 南天竹要注意修剪,在生長期內剪除根部萌生枝條、密生枝條,剪去果穗較長的枝幹,留1、2枝較低的枝幹,以保株型美觀,以利開花結果。

4 主要病害的防治

4.1 莖枯病 發現病枝及時剷除,並銷燬,冬季噴灑達科寧膠懸劑500倍液。

4.2 劉氏短鬚蟎 早春噴3°Be 石硫合劑+0.3%合成洗衣粉;注意枝幹、樹皮裂縫等均要噴到;大量發生時,可選噴40.7%樂斯本乳油1500 倍液,或73%克蟎特乳油2000 倍液,葉背、葉柄等處都應噴到。

南天竹的栽培及養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