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央視《開講啦》帶著三星堆再火一把

走进央视《开讲啦》带着三星堆再火一把

青銅縱目面具為我們還原了古蜀國的地貌及文明特徵。

走进央视《开讲啦》带着三星堆再火一把

青銅大立人像。

走进央视《开讲啦》带着三星堆再火一把

金杖揭示了古蜀國國王魚鳧的身份

走进央视《开讲啦》带着三星堆再火一把

瑰麗奇特的神樹則令中國古代十個太陽的傳說有所依據

走进央视《开讲啦》带着三星堆再火一把

高大倫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將要到哪裡去?

相信,每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曾有過這樣的發問。

那麼,對於我們中華民族來說,我們從哪兒來?中華文明是如何延續的?

6月30日晚,在央視金牌節目《開講啦》“觸摸古今,傳承文明”系列的首期節目中,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考古學家高大倫帶著四川“特產”三星堆,和全國觀眾分享考古知識,又一次將四川文化用“活生生”的方式展示了一遍。在幽默的演講、輕鬆的氛圍中,三星堆又火了。這與古蜀文明本身具有的辨識度,以及多年來四川考古工作的系統創新是分不開的。

和三星堆一樣,四川的考古大發現並非孤例。“江口沉銀”遺址、金沙遺址、劉家寨、石柱地、羅家壩,這些名字都令人耳熟能詳。

考古,事實上在研究兩個大問題:人類的起源和文明的起源。“我從哪兒來?我的祖先在哪裡?”

而文物和塵封數千年的歷史遺蹟,則能帶領我們穿越千年、觸摸古今、傳承文明、續寫歷史。

如果有人告訴你,四川廣漢三星堆是外星人留下的,你會信嗎?作為生活在三星堆附近的成都人,你認真仔細地瞭解過三星堆嗎?

6月30日晚,廣漢三星堆首次登陸《開講啦》欄目。面對神奇的三星堆,主持人撒貝寧與高大倫圍繞三星堆展開精彩的對話,和觀眾一起揭秘三星堆。

考古學家中的“段子手”再登央視講述三星堆的故事

前往節目錄制現場前,高大倫正在深圳參加一個考古工作會,害怕飛機晚點,他提前一天,連夜飛往北京。而節目中的談話,也是完全沒有備稿的。他在心中稍作了準備,便以一種輕鬆的狀態,和同學們、嘉賓在現場交流。“現場我大概講了有3個多小時,過程中大家笑聲不斷。”高大倫說。

沒有穿西服、蹬皮鞋,高大倫和平常一樣,穿著一件黃色T恤,一條休閒褲,一雙考古人最常見的戶外鞋,便上了講臺。看了預告片,一位學生評論:“做考古的人完全不會因為要上央視就去換件衣服,高老師平時上課就這麼穿,出鏡率最高的衣服。”

高大倫也笑了。“我差不多十年沒有穿過西服皮鞋了,在我們考古院,你剛坐下可能就要喊你下去,去考古現場,咋個可能穿西服皮鞋嘛。”他說,穿便裝,就是自己的工作狀態。

在節目播出前,一小段剪輯過的短片在網絡上廣為流傳。短片中,主持人撒貝寧形容,三星堆博物館是他去過的所有博物館裡,最能進入夢境的,面對奇形怪狀的青銅面具,就像在和另外一個文明對話。面對“三星堆是不是“天外文明”的疑問,高大倫負責任的告訴大家:“三星堆絕對不是外星人,事實上,不用學考古,你們只要喜歡看電影的都知道,外星人只降落在美國。”這個回答讓不少網友笑稱,高大倫是“考古學家中的段子手”。

“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如果我嚴肅的一二三點的給大家解釋,既耽誤了時間,也達不到好的效果。”高大倫說,其實這純粹就是一個調侃的回答,急中生智,沒想到傳播效果還不錯。

三星堆歷史價值極其特殊是研究中華文明最理想的標本

三星堆是二十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遺址位於四川省廣漢市西北的鴨子河南岸,保護範圍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區發現的範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

多年來,高大倫也從一個觀摩發掘現場的旁觀者,成為引領發掘的組織者。高大倫笑言,考古工作中,“坑”是最美的“意外”。在絕大部分人不愛“挖坑”或“被挖坑”的情況下,考古人對於“坑”是有特殊感情的。“我們單位的人都知道一個‘小道理’,那就是‘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依賴祭祀坑’。”高大倫將這句話融入了考古院的院史教育。

他覺得,三星堆最具有價值的地方,在於它的特別之處。“三星堆很特別,作為一個文明,它的內涵、特點,它所達到的高度,是全中國甚至全世界絕無僅有的。”高大倫說,文明的歷史悠久是它的一個方面,而文明的特點則是考古學家研究它們的另一個重要價值。

兩千多年,一個文明在三星堆遺址孕育誕生,成長,發展,達到高峰,然後走向衰落,融入中華文明。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是中國研究文明起源,文明形成,文明發展最理想的標本。

節目中,高大倫選取了三件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文物,從宇宙觀、到信仰崇拜,印證歷史傳說的真實性,為觀眾還原了三千多年前這一段文明的發展進程。金杖,揭示著古蜀國國王魚鳧的身份,青銅縱目面具還原了古蜀國的地貌及文明特徵,瑰麗奇特的神樹則令中國古代十個太陽的傳說有所依據。而在這些文物的背後,不僅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更是有著極其特殊的歷史價值。揭示了我國古老文化的一脈相承,對於研究中華文明有著極高的價值。

運用新科技手段創新考古四川走在前面,讓文物活起來

和三星堆一樣,四川的考古大發現並非孤例。“江口沉銀”遺址、金沙遺址、劉家寨、石柱地、羅家壩,這些名字都令人耳熟能詳。這背後,是一群考古人的付出。在高大倫看來,考古事業上,成功的事莫過於考古有所發現,更成功的莫過於和大家分享考古發現。

事實上,不只是在《開講啦》上的談話,這些年來,高大倫和他的同事們在傳播考古中做的工作還有許多。拍攝製作考古宣傳專題片、做考古成果展出、策劃考古夏令營、主動走進高校、走進社區、讓公眾更多的參與到考古工作中來……這些年來,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創新了一系列做法,讓文物活起來。

“讓文物活起來,讓更多的人瞭解考古知識,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高大倫打了一個比方,就在今年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江口沉銀”考古發掘工作中,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開了許多業界先例。比如,在考古發掘前、發掘中、發掘後及時對外發布新聞;在全國招募志願者,參與考古發掘工作的全過程;開創水下考古等新方法和新技術。就在國家博物館剛剛開始的江口考古展覽中,省考古院還派出了專業的考古隊員,同時走進學校和社區,向公眾介紹考古發掘過程,科普考古知識。

他始終覺得,要站在全國、全世界的角度上探討四川考古發現,才能更好的彰顯出四川文化的特性,找到四川文化在人類發展座標中的位置。也正是帶著這樣的想法,高大倫還曾率領中國考古隊,獨立挖下了“走出國門的第一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