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 譜寫新時代大同新篇章」牢記使命 用生態文明點亮美麗大同|訪廣靈縣委書記李潤軍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谱写新时代大同新篇章」牢记使命 用生态文明点亮美丽大同|访广灵县委书记李润军

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我們~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谱写新时代大同新篇章」牢记使命 用生态文明点亮美丽大同|访广灵县委书记李润军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谱写新时代大同新篇章」牢记使命 用生态文明点亮美丽大同|访广灵县委书记李润军

牢記使命

用生態文明點亮美麗大同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

重要講話精神之生態文明建設篇

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對大同這樣乾旱少雨、生態脆弱、長期以來靠礦產資源生存的資源型城市而言,生態文明更是一條不可逾越的底線,這是新時代給予我們最嚴峻的挑戰。

“堅持綠色發展是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要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環境汙染綜合治理、自然生態保護修復、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等方面採取超常舉措,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一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時指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出路,為大同市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前進動力。

一年來,大同市委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把紮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為補齊生態環境短板、推動發展方式轉變和生態環保工作的根本遵循,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道路。鐵腕治汙持續發力,環保督察問題整改穩步推進,大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聯防聯控織密監管網,大同用紮實有效的舉措、有目共睹的成效。

從“煤都黑”到“大同藍”的華麗轉身;從風沙漫天到滿眼綠意的美麗嬗變……大同這座千年古都越來越有“味道”,魅力四射。

鐵腕治汙再發力,用環保利劍斬斷汙染頑疾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長期的煤炭資源開採利用,使大同的環保欠賬越來越重。痛定思痛,刮骨療毒,“鐵腕治汙”從此成為大同環保的“常態”。

去年10月,省委省政府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大同市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環境保護督察工作。為加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大同市成立了專門的領導小組,研究制定了《大同市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環境保護督察組反饋意見整改方案》。對督察組反饋的意見,確定了5個方面45項整改任務,制定了5大類18個方面重點舉措,對整改任務實行臺賬式、清單式管理,逐一細化整改措施,逐件明確整改責任,逐一對賬整改銷號。

中央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山西期間,大同市共接收中央環保督察交辦群眾反映問題31批次175件,全部按時辦結。其中行政處罰87件,責令整改88件,約談22人,問責86人,立案處罰87家,處罰金額690.77萬元。中央環保督察我省反饋意見整改任務涉及我市的共9大項24小項。其中,大同市負責牽頭推進的2大項5小項均已完成整改。

省委省政府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我市期間,交辦大同市群眾反映問題共31批次487件,其中422個環保類問題已全部辦結,共責令整改138件,立案處罰41件,處罰金額247.75萬元,關停取締44家。

認真排查、積極整改、對賬銷號,“鐵腕治汙行動”作為常態化的工作機制,去年共查處環境違法案件612件,已全部整改到位。加大“四類案件”查處力度,嚴格落實環保執法年要求,已完成按日計罰5件、限產停產72件、查封扣押179件、移送拘留12起14人,行政處罰294件,罰款2574.117萬元。對三晉環保行曝光的9個問題,督促相關責任單位積極整改,全部落實到位。

靶向施策盯重點,打好捍衛“大同藍”保衛戰

“如今的大同真是大不同,藍天白雲、風清氣爽,一來就捨不得走了。”在北京工作了20餘年的楊靖,近年來頻繁“出差”大同,用他的話說,“大同藍”太讓人稀罕了。生於斯、長於斯的大同本地人,更是對近年來越來越好的環境充滿了自豪。“大同藍”作為大同市的一張靚麗名片,正吸引著眾多外地遊客和投資者的腳步,成為大同經濟加速發展的“助力器”。

連續5年空氣質量位列全省第一,“大同藍”名副其實,去年大同市優良天數達到304天,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3.3%,超出省下達任務72.4%的10.9個百分點。今年繼續鞏固,下功夫、動真章,打好提升“大同藍”保衛戰,持續推進大氣汙染治理。加強“禁燃區”建設,基本淘汰大同市區建成區35蒸噸/小時以下燃煤鍋爐,對可保留的供熱燃煤鍋爐實施大氣汙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禁燃區禁止原煤散燒;嚴格“管車”,加強機動車汙染防治,淘汰老舊車和黃標車,加強車用油品質量監管,實施重型車限行區域管控,完成大同市級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區域的劃定並實施。全面“降塵”,加強建築施工及車輛運輸揚塵專項治理;強化“禁燃”,持續開展冬春季秸稈禁燒及煙花爆竹和原煤旺火禁燃工作。對大氣汙染強化管控,提前預警、及時應對,最大限度實現“削峰降值減汙”,讓大同的藍天一年更比一年多。

找準短板狠發力,打好建設“大同清”攻堅戰

大同環保長於氣、短於水。

一年來,大同市把環保工作的重點放在水汙染防治上,全力打好建設“大同清”攻堅戰。

以保障水安全為基礎,以改善水環境為重點,轉換思路突破常規,通過提標改造、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等辦法,解決深層次的水質提升問題;制定計劃明確任務,按照水汙染防治2018年行動計劃,明確各縣區、開發區管委會及相關部門水汙染防治年度治理任務,推進水汙染防治重點工程;全面落實三項機制,認真落實地表水“河長制”、河道巡查制和跨界斷面水質考核生態補償機制等三項機制,實施大流域生態保護工程;實施地表水汙染攻堅。牽住斷面水質改善達標“牛鼻子”,以攻堅拔寨,敢啃硬骨頭的決心,實施地表水汙染防治分階段攻堅戰。

去年,大同市10條主要河流12個考核斷面完成省考核目標,水環境質量進一步好轉,成功入列全國12個“美麗山水城市”行列,是華北地區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北方僅有三座城市入選。今年,繼續落實好“河長制”,一河一策,常態化巡河;大力實施桑乾河等重點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城鎮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擴容提標改造工程,強化“五水同治”,努力實現淨水長流目標。

夯實基礎,打好“大同綠”持久戰

走在寬100米、長2.1公里的西京街綠軸景觀帶,彷彿走進了一條綠色廊道,開花植物和特色鋼板景牆讓西京街城市界面展現出連貫性和完整性,盡展大同綠的多姿多彩;在西京街與太和路交會處附近,一個佔地3000平方米的音樂噴泉廣場,為城市夜景增添了一道奇幻的視聽覺盛宴。

大同市委、市政府按照“136”發展戰略總體部署,瞄準建設美麗大同總目標,圍繞“荒山增綠、群眾增收”兩條主線,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努力在一個戰場打贏生態治理和脫貧攻堅兩場攻堅戰,建設綠水青山的過程正在變成群眾增收致富的過程,綠色已經成為美麗大同的底色。

徜徉在大同的城市與鄉村,蔥蘢與蒼翠交替著撲面而來。2017年,大同市共投入林業生態建設資金23488.745萬元;共完成營造林任務28.34萬畝,大同市森林覆蓋率達到23.5%;同時,繼續加大城市綠化建設規模,加大投資力度,增加城市公共綠地和活動場所,大同市(含縣區)累計完成工程量5.08億元,建成區新增綠化面積143.97萬平方米;大同市本級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綠地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分別達到41.79%,37.67%和15.36平方米。

2018年,大同市投資38.1億元全面推進御河西路、魏都大道等城市綠化工程,投資7.2億元開工建設御河北拓南延生態工程,將御河兩岸打造成市民休閒健身、宜居宜遊的好去處;繼續全力推進道路綠化、街頭景點、遊園建設等系列綠化工程;全面提升國土綠化速度,計劃全年完成造林任務19.57萬畝;推進市級沿古長城生態修復項目;實施五大生態治理項目,即雲州區和左雲縣沿桑乾河流域河流生態治理、雲岡區城市森林增色屏障建設、渾源縣恆山旅遊區山體修復、靈丘縣和廣靈縣太行山提質增效以及左雲縣西山連片綠化項目。

如今的大同,一條條綠色長龍貫穿東西南北,基本形成了交通沿線綠色景觀。天鎮、陽高、雲州、渾源、靈丘、廣靈六個貧困縣區高標準實施了省級標杆項目高速公路通道綠化工程,在全省率先實現了境內高速公路通道綠化全覆蓋。

天空浸藍,山川披綠,河水漸清,走進新時代的大同更加美麗耀眼。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谱写新时代大同新篇章」牢记使命 用生态文明点亮美丽大同|访广灵县委书记李润军

牢記教導不忘初心

譜寫轉型趕超新篇章

——訪廣靈縣委書記李潤軍

“習總書記指出,要以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為抓手,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我們牢記總書記的囑託,在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上進行有益的探索和實踐。”廣靈縣圍繞雜糧、菇菜、畜禽、杏果四大主導產業,以“大同好糧”項目為引領,堅持走有機旱作農業的路子,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與山西農大戰略合作,打造“廣字號”功能產品,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大力培養農村實用人才,積極引導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聯合,向合作社方向發展,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習總書記指出,要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動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全面改善農村生活條件。我們牢記總書記的囑託,統籌底色、綠色、特色三大重點,著力打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新農村。”廣靈縣堅持基礎建設向農村傾斜,實施鄉村提升工程,農村水、電、路等重點設施保障能力顯著提升,髒亂差現象徹底根治;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重點強化農村教育、衛生、文化、養老等社會事業,農民群眾的幸福感明顯增強;環境整治向農村發力,實施農村環境集中整治行動全覆蓋,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習總書記指出,要多探索能有效利用農村資源、增加農民收入的好路子,讓廣大農民儘快富裕起來。我們牢記總書記的囑託,堅持‘農民有體面、小康才全面’的工作理念,著力完善富民長效機制,千方百計讓老百姓腰包鼓起來、腰桿挺起來。”廣靈縣圍繞增加經營性收入,大力發展鄉村旅遊項目,支持一批“農家樂”投入運營;圍繞增加工資性收入,引導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就地就業,工資性收入佔農民收入比重近40%;圍繞增加財產性收入,實施資產收益項目,帶動1.5萬名農戶增收;圍繞增加轉移性收入,專門安排預算資金,持續加大農業獎補扶持、救災救助保障力度。

“習總書記指出,解決深度貧困要有深度舉措。我們牢記總書記的囑託,創新實施‘335’攻堅方略,拿出超常舉措精準發力,攻堅深度貧困。”廣靈縣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根本之策,培優廣靈小米、豆製品、優質雜糧等特色主導產業,培強東方物華、禾卓偉業、北野菌業等縣域龍頭企業,培育手工編制、製衣等“廣靈巧娘”居家經濟,統籌推進易地搬遷、生態扶貧、兜底保障、社會幫扶、數據起底、基層黨建等工作,持續壓實三級書記主體責任、幫扶幹部幫扶責任、行業部門牽頭責任,深入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全縣貧困發生率降低4.5個百分點,順利通過國家、省、市多輪檢查評估,攻克深度貧困實現連戰連勝。

“站在新的起點,我們將進一步對標對錶習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從中不斷汲取真理偉力和實踐力量,聚焦任務,持續發力,奮力開創廣靈趕超發展的新局面,全面繪就民富縣強域美安康宜居新廣靈的壯美畫卷!”李潤軍語氣堅定地說。

——加快推動經濟轉型發展。農業發力供給側,以“大同好糧”項目為龍頭,以園區、基地、品牌為抓手,在“特”和“精”上做文章,實現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工業聚力建園區,加快創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推進再生資源循環利用、高新技術和農副產品加工貿易園區建設,打造縣域經濟發展新引擎。文旅致力促融合,以康養水城為龍頭,以電商物流產業為依託,推動農旅融合、景城融合、產城融合、醫養融合的多層級聯動。

——全力抓好“三農”工作。加快發展雜糧、菇菜、畜禽、杏果四大特色產業,大力培育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動農業“提質增效”。深入實施貧困村提升工程,全面開展農村環境集中整治行動,不斷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水平。統籌考慮農村幹部配備調整,持續壯大“一懂兩愛”幹部隊伍,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戰鬥力。

——精準攻堅深度貧困。落實“六個精準”要求,堅持提高脫貧質量、鞏固脫貧成果與剩餘貧困村、貧困人口脫貧並重,持續引深“335”攻堅方略,紮實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全面打好生態扶貧、易地搬遷、產業扶貧、保障兜底、精準幫扶、以黨建促脫貧“六場硬仗”,確保攻克深度貧困取得突破性進展。

——繼續創優生態環境。紮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形成綠色發展、綠色消費的體制機制和社會氛圍。堅持不懈植樹播綠、見縫插綠,持續改善生態環境,通過“生態建設+扶貧”模式,實現一個戰場打贏生態建設和脫貧攻堅兩場戰役的目標。

——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夯實基層基礎,紮實開展“七大提升行動”,推動“三基”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把監督執紀問責貫穿於脫貧攻堅的全過程,對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群眾身邊腐敗問題重拳出擊,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紀律保證。同時,大力宣傳黨建和脫貧一線的先進典型,營造崇尚典型、合力攻擊的濃厚氛圍。

溫馨提示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朋友圈,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我。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谱写新时代大同新篇章」牢记使命 用生态文明点亮美丽大同|访广灵县委书记李润军

識別二維碼

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