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爲什麼一直下跌?

clover167483574

A股下跌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特別是本週是中美貿易的敏感期,因為四天後美國將正式對從我國進口的部分產品加徵關稅,這直接導致市場始終處於貿易戰的陰霾中,投資者恐慌情緒得不到緩解,很大程度上造成A股無法走強。

2、經濟數據不容樂觀。近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6月份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數據顯示我國製造業PMI雖仍處於50的榮枯線上方,但較之此前還是呈現下跌趨勢,下半年經濟情況不容樂觀,而股市向來是經濟的晴雨表,故而股民對A股下半年的走勢較為謹慎,做多動能較弱。

此外,在缺乏強有力的宏觀經濟支撐下,外圍市場的震盪更容易引發A股股民的不安,從而導致其謹慎情緒加重,進一步加重A股的走弱。

3、質押風險仍較高。雖然不少上市公司趁著A股大跌對自家的股票、債券之類的進行增持、回購等,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信貸危機的發生,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高比例質押的情況一日沒有解決,隨著大盤的走弱,這種風險就有爆發的可能。

4、人民幣匯率持續大跌。中美利差的快速縮減以及全球避險情緒的增強導致人民幣匯率兩天內跌破8個關鍵點位,從而導致資金流出。最典型的表現就是陸港通在6月中旬以後出現明顯的快速流出,從而對股市形成一定的“抽血效應”,進而導致A股資金流動性偏緊,股指持續下跌。


君銀投顧

股市是經濟晴雨表,但國內房地產更像是晴雨表,而A股熊市陰跌不止,更大程度上行政色彩過濃,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化運作,而以重融資作為功能定位的股票市場,更是進一步加劇市場存量資金的分流速度。此外,國內市場自身風險承受能力不是特別強,一旦外部環境明顯惡化,將會進一步加劇市場波動風險,股市賺錢效應驟降,而市場走勢本身有其自身運行規律,而一旦基本面惡化、企業盈利能力不佳,或者股市融資抽象力度過猛,終究還是加劇市場波動壓力,股市跌跌不休自然很難迴避,而多年來A股牛短熊長,只要本身市場投資土壤不發生實質性的變化,那麼股市走熊壓力依存,投資者很難享受到股市發展的成果。


郭施亮

近期A股市場一直跌迭不休,甚至短期有挑戰前期低點2638點關口的可能。簡單講一下A股下跌的原因,以及股市將跌向何方?

第一,A股大跌,說明流動性不足問題突出,流動性為啥會不足呢?一方面,美聯儲加息和縮表,中國雖然不願意跟進,但是貨幣政策肯定不能寬鬆,這就導致了A股的流動性不足,再加上A股自身沒有賺錢效應,資金都流向了房地產領域,股市下跌就不難理解了吧。

另一個方面,管理層上半年降槓桿的勢頭有些過猛,導致了股市、債市雙雙出現了問題。對於股市來說,本來機構投資者都集中在某些股票中坐莊,一遇到監管層金融要降槓桿,那麼為了配合降槓桿,機構投資者只能拋售部分手中有個股,這就導致了莊股成為了A股市場的重災區。

第二,A股市場目前有投資價值的股票真的很少。之前我們的中小股民喜歡抄績差、抄ST、抄中小股,所以大盤藍籌股的投資價值還是存在的,之後機構投資者開始拉昇大盤藍籌股,所以才有前面大盤藍籌股集體上漲的行情,現如今3000多隻股票,要麼業績不行,不值得投資,要麼已經漲幅過大,存在一定的泡沫。

第三,下半年像工業富聯這樣的獨角獸企業還有很多會上市,如果A股上市一些中小盤股問題還不大,但是如果幾個超級獨角獸企業一起上市,那麼A股市場肯定會受不了衝擊的。

A股為啥會跌?除了流動性不足外,就是投資價值還沒跌出來,更有對下半年獨角獸企業集中上市的恐懼感。


不執著財經

大家好我是投資觀,是一個研究股票投資十多年的老股民。對於股民來說最希望的就是股市大漲進入牛市,但是A股卻連續下跌進入了熊市。美國金融市場已經出現了長達十年的牛市,各大指數也都創了歷史新高,但是A股進入2018年後則是變本加厲越跌越兇,馬上就要跌破16年2638的低點了。面對A股的不斷下跌很多股民都迷茫了甚至絕望了,世界經濟全球化在加速為什麼股市好像是在背離呢?外圍都在大漲A股卻在大跌?

首先是外部環境。我們都知道現在中美兩國正處在貿易摩擦中,本月的6號結果會塵埃落定。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勢必會對兩國的經濟發展造成嚴重的影響,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道理誰都懂。和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對抗我們還是誘多忌憚的,A股就表現的更為敏感,自貿易摩擦至今已經連續下跌了20%左右了。貿易摩擦不解除始終都會是懸在A股頭上的一把刀,所以A股今年億以來一直在下跌。

其次是A股自身問題。我們都知道在15年的時候A股發生了股災式的大跌,滬指單邊跌幅近50%,16年年初股災才結束至今也就兩年多的時間,A股明顯沒有修養完善。16年和17年A股的滬指經歷了兩年的慢牛,但是創業板還是在一直下跌,深圳成指和中小板也沒怎麼漲。滬指的慢牛是靠銀行,保險,白酒,家電等權重股的拉昇漲上去的,這些股票兩年內的漲幅普遍都在80%以上,翻倍的也有很多。進入18年後隨著這些股票的回落滬指的下跌也就順理成章了,A股的不斷下跌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這些股票的下跌造成的。


投資觀

回答這個問題可真是難受啊!為什麼別人家的股票一直在上漲,A股則一直下跌?

  • 最近,媒體上有不少文章,發表對股市積極向上的看法。多部門顯示積極的信號。可股市就是不見漲,還一直在跌。在老特搞事後,先是打響了3000點保衛戰。沒想到3000點一桶就破。然後3000點破了之後,就打響2900點保衛戰。2900點沒有打多久,就開始打響2800點保衛戰,到了今天,2800點都宣佈保不住了。看樣子馬上要打響2700點保衛戰了。


  • 李大霄同志更是夜夜睡不著,擔心散戶,心繫散戶。認為保護投資者利益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還到處呼籲穩定市場,認為穩定市場非常必要。李大霄的兒童底不僅破了,也不見牛二的影子,現在連嬰兒底都岌岌可危,你說他能不著急嗎?如果嬰兒底破了,下面還有什麼底?李大霄可能都想不出詞來了。

  • 話說,A股為什麼一直下跌?主要還是流動性原因。簡單地說,就是供過於求。在流動性已經非常緊張的時候,獨角獸上來,CDR迴歸,每週必來兩隻以上,風雨無阻。你看到的是供應在不斷增加。而量能則一直在萎縮。而退市的個股卻少之又少。有的被退了,還理直氣壯地想要打官司。可想而知,退市有多難。就算再爛的垃圾公司,也要在A股上佔著坑。如果每週退市最少兩隻,也是風雨無阻,相信,這市場也很快就會起來了。應該退的就要堅決退。這方面還需要好好研究和實施啊。

  • 先是中小創的流動性問題在老特的導火索引爆,然後傳導給大藍籌。大藍籌的導火索則是匯率。內因加外因,導致A股一直下跌。天天尾盤殺跌。從黑色星期一,到黑色星期四,股民每天過得都是心驚膽戰,只有到了星期五才鬆一口氣。每到週五會象徵性地紅盤一下,原因大家都懂的。

但是,罵歸罵,處在水深火熱的股民朋友們,風雨遲早會過去。只要再扛一扛,一切都會過眼雲煙。空倉看戲的朋友們,也不用嘲笑在裡面的人,有可能一根陽線就會改變大局觀了。


股海重生2015

這個有現存的答案哦,1,股市為國家貢獻了稅收,2,為國有企業改制提供了資金,3,為大大小小的證券機構和附著於證券行業的人員提供財源,解決了很多人的就業,4,為私人企業創業,發展,圈錢提供了渠道,5,為一些人快速鉅富,拉大貧富差距創造了條件,6,為矇騙造假提供了機會…。所有這些,目的都是為錢,錢只有從股民身上來。網上說大象進股市,出來就變成耗子了,這樣的股市能牛起來嗎?


憨老頭與小藏胞

最簡單的問題,就是都虧錢了,沒人賺錢的股票能有人買嗎,除了IPo1塊錢的股漲到100塊賣給散戶然後再慢慢的跌回1塊錢,問題就從1塊漲到100塊沒有幾個人能買的到,所以股市賺錢就是這幾個買1塊股的人賺錢。


夢中人1040

2018年A股上證指數至6月28日下跌幅度達-15.73%,從年份下跌幅度來講位列第6名,其他幾名為:第一名:2008年-65.39%;第二名:1994年-22.3%;第三名:2011年-21.68%;第四名:2001年-20.62%;第五名:2002年-17.52%。自股市開市至今包括2018年共計13根陰線。2018年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並不是股市下跌最為嚴重的一年,無需過分緊張與擔心。

我認為A股在2018年持續下跌中存在以下幾個因素:

一、美聯儲逐漸式加息推高我國加息預期而形成的預期利空。大家都知道加息對於市場資金存在虹吸的效果,利空於股市,而美聯儲2018年、2019年逐漸加息擴大與世界的利率差,存在推高我國加息的概率,造成加息預期影響。

二、關稅一事情總是存在變數,現在來看只有先提高了之後才能坐下來談。

三、股市存在技術性修調,從長期技術指標月線級別來看,我國存在長期轉空的震盪回調的趨勢,並且至今並未有所明顯的改變。從技術面來講2018年為震盪下跌年,存在技術傾向。

四、“獨角獸”對於市場資金有著吸金效應,2016年、2017年IPO常態化從上市數量上得到了很大的擴張,而在2018年存在高質量發展路線,“獨角獸”以及其他大市值優質企業上市成為了新寵,可是對於市場的資金有著吸金效果。對於市場流動性較弱的情況下造成衝擊與影響。

所以,就造成了2018年一直陰跌不止,但從中期來看下跌的幅度有限。


炒股哥說

要知道A股為什麼一直下跌,其實本質上就是,這種下跌是默許的。因為要股價漲很容易,只要採取相關措施就可以導致指數從下跌逐漸轉為止跌或者上漲,那麼目前的A股市場持續下跌只有一種理由,就是有關人員認為這個價格還不是底。


自從下破了3000點後,A股就沒有清閒過,在3000點起碼還有遮羞布讓指數表現的紅火點,而久而久之當股民都知道3000點再好看,個股跌成粉的時候,3000點一旦下破,就沒必要再去拉回了。因為目前的市場,很多問題都沒有得到實質性的解決,比如大小非,比如信託配資,比如帽衣戰包括樓市調控等各方面,相比A股而言,股市的下跌就是在容許範圍內。


而近期的四大報,包括今天的新華社都在發言,股市不具備持續大跌的基礎,目前的市場形勢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在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發展的必然之路,是在不穩定構建穩定的陣痛過程,從過去的齊漲齊跌走向優勝劣汰的轉變。

就是說,將來的股市和國際市場一樣,不僅擴容不變,到時候垃圾股也會遍地,也不會出現雞犬升天的行情了。

新華社也評論,目前的經濟很好,穩中向上,當前的股市估值在13倍,比美國的25倍還要低,是適合價值投資的,只要去堅持,等到市場成熟了,將給投資者積極的回報。

看到以上這些話的意思就是說,不要怕跌,現在就是要跌的時候,等跌的差不多了就開始成熟了,就要漲了,叫投資者要穩定,要理性,並且可以在當下做價值投資。

但是可苦了這幾年被套牢的股民,天天打開盤面除了跌,就是跌,前面中小股跌,現在權重股跌,3000點破了,還有2800點糾結一段時間,2800點破了,2638點股災時期底部來了,到時候還守得住嗎,還是要看有關人員覺的是不是底了。


金美圓的生活筆記

從時間週期來看,a股一直下跌並不奇怪呀,要知道a股向來牛短熊長,客觀上就決定了跌多漲少,而且從股市近些年的牛熊轉換週期來看,一般經歷一波牛市之後,之後的調整都是起碼都是4年以上,無論是2007年見頂之後,一直到2013年出現1849點的大底,這期間歷經了近6年的調整,還是2001年牛市之後,到2005年的998點,同樣經歷了4年的波折,因而2015年6月達到5178點之後,近期出現3年的下跌也是由a股運行的客觀時間規定所決定的,其它利空因素只不過是加大下跌的幅度而已。

本來就處於熊市週期格局,屋漏偏逢連夜雨,去槓桿背景,導致市場出現流動性緊張,因而缺乏資金支撐,救市資金無法維繫,反彈也就無力,下跌當然也就是題中之義了,而獨角獸ipo偏偏又選擇今年頻頻上市,鉅額募集額度加劇市場抽血效應,擴大跌幅和延長下跌的週期也好理解。外圍中美毛衣摩擦又時不時的敲打,市場擔憂之情肯定會升溫,美聯儲的加息,人民幣的貶值,又加速熱錢的外流,外資的拋壓情緒加重,當然今年我們看到的就是a股不斷的跌破一道又一道整數關口,對於散戶而言,肯定也就慘不可言。

當然物極必反,a股雖然跌多漲少,但牛市終究會來到,只會遲到,不會缺席,而從目前的估值角度來看,滬指已經來到了此前的底部低窪區域,所以對於很多被深套的投資者而言,勝利的曙光就要像你們招手了。要相信2800點之下,機會大於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