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多久可以曬太陽?

糯米麻麻Coco

新生兒曬太陽沒有強制性規定。

出生後,新生嬰兒曬太陽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1.退黃疸

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新生兒的黃疸,稱之為新生兒黃疸(neonatal jaundice),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以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為特徵的病症,是新生兒中最常見的臨床問題。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黃疸是指單純因膽紅素代謝特點引起的暫時性黃疸,在出生後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除有輕微食慾不振外,無其他臨床症狀。若生後24小時即出現黃疸,每日血清膽紅素升高超過5mg/dl或每小時>0.5mg/dl;持續時間長,足月兒>2周,早產兒>4周仍不退,甚至繼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後重複出現或生後一週至數週內才開始出現黃疸,均為病理性黃疸。(摘自百科名醫)

2.促進新陳代謝和生長髮育

陽光中紅外線有加熱的作用,可以促進嬰兒血液循環增加新陳代謝。

3.促進鈣質吸收

嬰兒從母乳或者配方奶粉中獲得鈣質,然而吸收能力取決於維生素D3,有的寶媽會直接給予維生素D3。國際上通識認為嬰兒的維生素D3需求量是400國際單位每天。但其實,通過每天曬太陽,陽光中的紫外線可以將皮下的脂肪組織轉化為維生素D3。

4.增強寶寶機體抵抗力

寶寶曬太陽,有一定的殺菌功能,室外流通的空氣,寶寶呼吸新鮮空氣,一定程度上都是增加了寶寶機體抵抗力。

那麼怎麼曬太陽呢?

1.有的寶媽直接放砸玻璃窗戶下面,這樣可能達不到紫外線轉化維生素D3的作用,因為玻璃濾過了紫外線。

2.其實曬太陽的時間是有講究的,早上9-10點曬太陽主要以紅外線為主,下午4-5點曬太陽主要以紫外線為主。

3.寶寶曬太陽的時間長短也是有研究的,一般曬曬小手小腳,10-15分鐘即可。注意遮住眼睛防止眼睛刺激損傷。也不要在太陽底下暴曬或者直接照射,一般在陰涼一點的地方斜曬即可。

其實曬太陽的時間也是循序漸進的,根據季節,氣溫,天氣也會有變化,各位寶媽注意機動變化。


婦科龍醫生

剛出生的寶寶需要曬太陽麼?寶寶皮膚嬌嫩,直接暴露在陽光下會不會曬黑甚至曬傷?這都是困擾新手爸媽的常見疑惑。

促進鈣的吸收究竟是通過曬太陽,還是直接補充維生素D3也存在著爭議。有學者認為新生兒皮膚嬌嫩,沒必要通過曬太陽來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吃維生素D3最為直接有效。另有研究表明,將嬰兒全身裹緊衣服,只暴露面部,每天曬太陽1小時,便可產生400國際單位維生素D。因此,讓寶寶身體的某個部位,比如臉、手、腳,每天接觸陽光5至15分鐘,就足以保障他不會患上維生素D缺乏症。


藥事健康

眾所周知,新生共降臨世間,皮膚嬌嫩,免疫力低下,因此對於新生兒的護養作息都是有要求的。大到吃飯、睡覺、洗澡等時間的控制,小到曬太陽的時間,都是有嚴格限制的。那麼,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新生兒多久可以曬太陽呢?

民間素來便有曬太陽補鈣的說法,因此,大多數人都認為新生兒曬一下太陽是有好處的。的確,新生兒適當曬一下太陽對身體發展有益。一般而言,新生兒出生半個月時就可以在家中的房間內,找個有陽光的地方曬太陽了。最好選擇在早上八點到十點左右,或下午六點左右陽光不是很強烈的時候。新生兒3—4周後,身體機能在不斷生長,此時就可以抱到戶外曬太陽,但開始的時間要短,只一部分如腳、腿等即可,然後再慢慢地增加曬太陽的時間和範圍。頭部和臉部一般不要直接照射,可置陰涼處或戴遮陽。需要留意的,對新生兒來說,零下7℃多半就太冷了,零上32℃多半就太熱了,這樣的天氣最好就別帶新生兒出門了。

另外,需要注意,新生兒曬太陽的時間長短,應該是隨著新生兒年齡大小而定的。一定要應循序漸進,可以由剛開始的十幾分鍾逐漸增加至1小時左右為宜。其次,注意曬太陽的時間,不要過長,給新生兒曬太陽的適宜時段以上午6-10時和下午4-5時為宜。上午6-10時陽光中的紅外線強,紫外線偏弱,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而下午4-5時紫外線中的x光束成分多,則可以促進腸道對鈣、磷的吸收,增強體質,促進骨骼正常鈣化。


家庭醫生在線

從醫學上來講,並沒有嚴格的新生兒從多少天之後才可以曬太陽的說法,有的人說月子裡不用曬太陽,也有的說出生一年之內都不能直接曬太陽,這些都是沒有科學根據的。如果天氣不是特別惡劣的情況下,或者不是氣溫非常低,或者氣溫非常的高的情況下,那新生兒出生了就可以曬太陽。當然對於剛出生幾天的嬰兒來說,這個時候曬太陽也就更有講究,比如說最好不要直接在太陽底下曬超過半個小時以上。主要因為剛出生的嬰兒皮膚也特別敏感,直接接受太陽照射,如果紫外線比較強烈的話,比較容易造成曬傷,哪怕嬰兒再大一點,也要注意觀察天氣和嬰兒的狀態,再判斷它曬多久才是合適的,比如說嬰兒更大一點,它的排汗機能也更為完善,但是如果在戶外呆的時間特別久,在天氣特別熱的情況下,他可能會出比較多的汗,那嬰兒的皮膚比較脆弱,就容易起熱疹子。實際操作中呢,比如六個月大的嬰兒,他每一次醒來的時間可能也就是兩個小時,要花最起碼半個小時吃點奶,在屋裡換換衣服,換換尿布什麼的,他在室外一次也不可能待很長時間。有的家長喜歡讓小朋友在戶外睡覺,那這種情況就要小心一些。儘量不要讓小嬰兒在直接的陽光照射下睡覺。並且隨時看著點兒嬰兒的位置,有的時候陽光變化位置,家長沒有小心,嬰兒就暴露在陽光之下,這種情況真的是有可能發生的……但也有一些極端的家長 他們覺得小嬰兒太脆弱了,不敢把他們帶到戶外去,其實過分擔心也是沒有必要的。有的家長還說到戶外去活動,可能會比較容易過敏,花粉過敏什麼的,實際上,輕微的接觸一些汙染源或者過敏原,對於嬰兒的免疫系統的發育也是有好處的。另外還需要補充的是曬太陽主要是鈣的吸收需要維生素d,維生素d的合成需要紫外線,但是玻璃能夠阻擋很多的紫外線,所以有的人說小嬰兒一歲之前都要在室內曬太陽,這種說法也是不科學的。


桔子幫小幫主

新生兒十天以後就可以在室內打開窗戶或者在陽臺適當曬太陽了,一般寶寶在滿月以後,在天氣允許的情況下,大人就可以帶寶寶外出曬太陽。

注意以下幾點:1.一天當中,9-11時和16-17時是寶寶曬太陽的最佳時間段,12-16時紫外線比較強。2.每次曬太陽的時間長短要隨著寶寶的年齡和寶寶對陽光的反應能力來定,循序漸進,先由十幾分鍾逐漸增加至1-2小時,但建議每天最長不要超過2小時。3.曬太陽的時候要注意保護好寶寶的眼睛。4.要曬寶寶的四肢和後背臀部。5.不要總把寶寶放在嬰兒車裡曬太陽,因為小車位置比較低,不僅容易接觸地面的廢氣塵土,而且地面上的陽光反射比較強,對寶寶不好,建議媽媽們將寶寶抱起來曬太陽。

曬太陽對大多數寶寶都是很有利的。但要注意,對於有過敏史的寶寶來說,曬太陽可能是誘發過敏性症狀的導火索,尤其是以往有過日光性皮炎、季節性皮炎的寶寶要注意儘量避免曬太陽。


十月呵護

1. 一般新生兒是不可以帶出門的。

因為新生兒身體比較虛弱,抵抗力較差,對於外界的汙染沒什麼防禦,所以一般而言,在寶寶滿月的時候,可帶其出門。

但是極端的天氣情況是你需要留意的,對寶寶來說,零下7℃多半就太冷了,零上32℃多半就太熱了,這樣的天氣最好就別帶寶寶出門了。

建議: 雖然一般是不贊成在新生兒時期帶寶寶外出的,不過在氣候溫和的天氣,產婦可以在孩子半個月之後每天抽出一小段時間,帶著寶寶到家裡的庭院或是離家不遠的地方走動一下,但是一定要記住不要站在風口處或是烈日之下停留,而且晚上的時候最好就不要外出了。

2 新生兒出門的注意事項

1、安排好行程 一般產婦和新生寶寶在出生的1個月內都應該儘量避免外出的,如果實在是又不得不外出的事情的話,那一定要實現先安排好行程,而且最好就是跟醫生商量一下,讓醫生給你的出行計劃提一下比較專業的建議。

除了先諮詢醫生之外,還要準備好交通工具,為了避免讓新生兒和產婦到外接觸到更多的人以及感到疲勞,所以最好就是自己有專人專車接送,而且最好就是能先對要去的地方進行了解,包括當地的交通、醫療情況等,以備不時之需。

2、提前準備好攜帶的東西 想要帶寶寶外出,那在出門之前就一定要將一些必備的東西準備好,像寶寶的用品和孕婦的必備品一定要先準備好,而且準備得越全面的話會越好,不要因為怕麻煩而忽略一些瑣碎的物品,以免到時要用的時候又找不到可以用的。

小建議:有了孩子之後外出就一定要準備好一些必備用品,像孩子外出大小便是經常會遇到的事情,所以一定要多準備一些幹、溼紙巾,紙尿褲、替換衣褲和垃圾袋等,將這些東西準備好總是沒錯的。

3、新生兒外出儘量避免接觸過多的人 要知道新生寶寶的抵抗力是很弱的,所以帶新生兒出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了,不要到著寶寶到一些傳染病流行的地區,還有也不要讓寶寶接觸過多的人,不然都會容易給寶寶帶來危害。

4、外出時需要多給寶寶安排休息的時間 新生兒都是比較脆弱的,而且也容易感到疲倦,所以在帶新生兒外出的時候不要安排一些太過緊湊的行程,應該要保證有充分的休息時間,而且也要避免一些不當的壓力焦慮,特別是長距離旅行的時候,一定要記住要安排好休息的時間和空間。

5、飲食需要多注意 在新生兒外出的時候,如果是餵養母乳的話,那產婦的飲食一定要多加註意,應該多吃一些容易消化,而且比較清淡的飯菜,副食的話最好就是能做到葷素搭配,稀幹兼有,而且要少吃多餐,根據具體的情況調節比例。


而且一定要記住不可以飲酒和吃一些辛辣的食品。 如果新生兒是人工餵養的話,那麼一定要按照之前在家裡的餵養方法進行,不要因為是帶寶寶外出,導致寶寶飢一頓、飽一頓的,這樣的無規律飲食對寶寶的危害是很大的。


提示:一般是不贊成在新生兒時期帶寶寶外出的,不過產婦可以在孩子半個月之後每天抽出一小段時間,帶著寶寶到家裡的庭院或是離家不遠的地方走動一下,但是一定要記住不要站在風口處或是烈日之下停留,而且晚上的時候最好就不要外出了。


3 帶寶寶出門的好處

1、出門多曬太陽有助鈣的吸收 人體所需的維生素D,其中有90%都需要依靠曬太陽而獲得。肌膚通過獲取陽光中的紫外線來製造維生素D3,身體再把維生素D3轉化為活性維生素D,這種類型的維生素有助於倡導對鈣、磷的吸收,促進骨骼的形成,而維生素D也因此被稱為"陽光維生素".目前獨生子女盛行,父母太過呵護子女,不怎麼讓孩子曬太陽,導致不少寶寶出現缺鈣,專家建議家長:多給孩子曬太陽有助鈣吸收,比吃魚肝油效果更佳!

2、出門對寶寶的視神經和大腦發育也好 嬰幼兒出生後視神經並未完全發育好,瞳孔收縮也較大人差,認知能力有限,開始時候僅僅認識媽媽的模糊的臉,經視神經發育後會越來越對花花世界產生興趣,見到外界的事物總想通過觸碰、放進口中嘗試味道、用鼻子嗅聞及敲打等表達自己對世界的好奇。如果早期帶孩子出門外看新事物,有助孩子視神經的發育,也有助培養孩子對世家的好奇性,引發其學習認知慾望。


寶媽育子

新生兒多久可以曬太陽?從科學上講,並沒有非常準確嚴格的時間表,但只要家長注意小孩的防曬,可以參一下,具體時間段具體分析。

一般建議12個月以下的嬰兒不建議曬太陽。曬太陽最大的危險是紫外線中的UVA和UVB會造成曬傷。

還有曬太陽主要是曬寶寶的手、腳以及背部。避免陽光直射寶寶的臉部及眼睛。強烈的太陽光長時間照射臉部,容易引起臉部乾燥甚至灼傷。陽光直射眼睛容易損傷寶寶的視力及眼部健康。所以家長應該注意防範避免陽光傷及寶寶。

因為季節、一天中的時間段、日長、雲、煙霧、皮膚黑色素含量、防曬霜等等因素都會影響日光的強度,所以很難指導說嬰兒怎麼曬太陽才安全; 而嚴重的紫外線不僅會灼傷皮膚還會灼傷眼睛。

有人認為曬太陽可以促進身體合成維生素D。一般認為6個月以下嬰兒只要餵養正確,不會缺鈣;而且15天以上嬰兒應該口服補充維生素D,更安全也更準確。所以不需要冒險通過曬太陽的方式來進行這方面的補充。

春天到了,抱著寶寶在室外曬曬太陽,不僅可以促進鈣質吸收,還可以令寶寶身體長得更強壯。但是,帶寶寶曬太陽也是有學問的,如果曬太陽不正確,反而會令寶寶受到傷害。帶寶寶曬太陽,怎麼曬才最好?

一、哪裡曬?

寶寶可在室內陽臺上曬太陽,注意不要隔著玻璃曬太陽。研究表明,隔著玻璃測試,紫外線透過不足50%,若到距窗口4米處,則紫外線更少,不足室外的2%。所以隔著玻璃曬太陽實際上沒什麼作用。

等到寶寶滿月以後,就可以到戶外曬太陽了。這時可選擇性地到一些綠化較好,空氣清新的公園曬太陽。去公園環境較好,空氣質量也高,對寶寶身體健康也有好處。

另外,媽媽們要特別注意曬太陽時不要在靠近街道的廣場,例如,馬路邊或人多嘈雜的地方。因為空氣渾濁、汽車尾氣和太多的粉塵對寶寶呼吸道不好,對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二、合適曬?

為了讓寶寶科學合理地接受日光的滋養,寶寶在三四個月大後,在天氣允許的情況下,方可外出曬太陽。

“曬太陽也要講究方法。”,一般情況下:

上午9~10時或下午4~5時曬太陽最好

因為上午9~10時,陽光中的紅外線強,紫外線偏弱,可以促進新陳代謝;

下午4~5時紫外線中的X光束成分多,可以促進腸道對鈣、磷的吸收,增強體質,促進骨骼正常鈣化。

不管哪個季節,12時至16時這段時間,最忌這個時間曬太陽,因為這個時段陽光中的紫外線最強,會對皮膚造成傷害,家長切記這時不要讓寶寶曬太陽。


育兒知識心得

【導讀】給寶寶曬太陽好處多多,能夠幫小東西合成維生素D,這個東東對促進鈣質吸收可是大有好處哦,這就是曬太陽長個子的由來!除此之外還能促進寶寶的新陳代謝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呢。當然,寶寶皮膚那麼嬌嫩,每次儘量曬半小時就回房間吧,出門前給寶寶擦點嬰兒專用潤膚露,記得千萬不能讓太陽直接曬到寶寶眼睛哦!

嬰兒什麼時候曬太陽好

嬰兒曬太陽可是很有講究的,不能像我們成人那樣的肆意。帶嬰兒出去曬太陽如果時間選擇得好更是有利於嬰兒的健康。那麼嬰兒什麼時候曬太陽好?

為了讓寶寶科學合理地接受日光的滋養,寶寶在三四個月大後,在天氣允許的情況下,方可外出曬太陽。如果寶寶月齡較小,可以打開窗戶或者在平臺上接受日光浴,但不要隔著玻璃曬太陽。有的媽媽怕寶寶吹風,常隔著玻璃讓寶寶曬太陽,豈不知紫外線穿透玻璃能力較弱,大部分紫外線被阻擋在外,故而降低了陽光的功效。

在時間的選擇上,以9時至11時、16時至17時為最佳。不管哪個季節,12時至16時這段時間,最忌長時間曬太陽,因為這個時段陽光中的紫外線最強,會對皮膚造成傷害。

嬰兒曬太陽的注意事項

嬰兒曬太陽的好處

不少媽媽都聽說適當帶嬰兒去曬曬太陽對於寶寶的成長有一定的好處。那麼讓嬰兒曬太陽有哪些好處呢?下面來了解下。

1、嬰兒曬太陽,黃疸退得快   

黃疸不重的新生兒,多曬太陽,也能起到退黃的效果。但要注意嬰兒曬太陽燈 時間不要太長以免曬傷。還要注意不要著涼 

2、嬰兒曬太陽能促進新陳代謝和生長髮育   

日光的紅外線能擴張皮膚血管,紫外線可殺菌,適當地接受陽光照射,可促進寶寶新陳代謝和生長髮育,預防佝僂病和貧血,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3、嬰兒曬太陽可以獲得充足的維生素D   

曬太陽能夠幫助人體獲得維生素D,這也是人體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維生素D又叫“陽光維生素”,人體皮膚中所含的維生素D3源通過獲取陽光中的紫外線來製造、轉換成維生素D,它可以幫助人體攝取和吸收鈣、磷,使小朋友的骨骼長得健壯結實。對嬰兒軟骨病、佝僂病有預防作用。對大人則有防止骨質疏鬆、類風溼性關節炎等功效 。   

4、嬰兒曬太陽增強免疫力   

曬太陽還能夠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增加吞噬細胞活力。陽光中的紫外線有很強的殺菌能力,一般細菌和某些病毒在陽光下曬半小時或數小時,就會被殺死。日光在調解人體生命節律以及心理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曬太陽能夠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增強人體新陳代謝的能力、調節中樞神經,從而使人體感到舒展而舒適。陽光中的紫外線還可以刺激骨髓製造紅血球,提高造血功能,從而防止貧血。 ...


陽光總給人溫暖,媽媽們也喜歡讓寶寶們享受這份健康的溫暖。可是在帶寶寶曬太陽的時候媽媽們還要要注意一下以下事項:

1、選擇適當的時間。孩子滿月以後,即可常抱出戶外曬太陽。時間以上午6―10時為宜,此時陽光中的紅外線強,紫外線偏弱,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下午4―5時紫外線中的X光束成分多,可以促進腸道對鈣、磷的吸收,增強體質,促進骨骼正常鈣化。需要強調的是,不管哪個季節,在上午10時至下午4時,尤其是中午到下午4時這段時間,最忌長時間曬太陽,因為這個時段陽光中的紫外線最強,會對皮膚造成傷害。每次曬太陽的時間長短隨嬰兒年齡大小而定,要循序漸進,可由十幾分鍾逐漸增加至1―2小時為宜。或每次15―30分鐘,每天數次,如發現寶寶皮膚變紅、出汗過多、脈搏加速,應立即回家並給予清涼飲料或淡鹽水,或用溫水給寶寶擦身。也可曬一會兒、到蔭涼處休息一會兒。

2、不要給寶寶穿得太多。有的媽媽帶寶寶曬太陽時,怕寶寶感冒,給孩子戴著帽子、手套和口罩,殊不知這樣曬太陽很難達到目的,因為春天太陽中的紫外線較夏天弱得多,紫外線要透過衣物再到達皮膚就很難。給寶寶曬太陽應根據當時的氣溫條件,儘可能地暴露皮膚。另外,衣著過厚在陽光下活動容易出汗,出汗後受風易感冒。 ...

哪些嬰兒不適宜曬太陽

雖說曬太陽能促進寶寶的健康成長,可是不是所有嬰兒曬太陽都會對身體有好處,有些嬰兒卻是不適宜曬太陽的,這些媽媽們要了解清楚。哪些嬰兒不適宜曬太陽呢?

首先是對花粉過敏的寶寶,應儘量減少戶外曬太陽的頻率;其次是對患有佝僂病症狀或平時從未服過魚肝油和鈣片的寶寶,特別是營養不良或人工餵養兒,應先服一段時間的維生素D製劑,以防在曬太陽時突然發生抽風。

秋冬季出生的寶寶,由於天氣寒冷,父母很少帶寶寶出門曬太陽,如果有沒有及時補充魚肝油,寶寶體內維生素D的含量就會不足,鈣就不能夠被充分地利用去強骨健齒,但血液中的鈣濃度尚能維持在正常水平。春暖花開時,如果猛曬太陽,體內維生素D的含量就會迅速增加,血液中得鈣被運送到骨骼中,加速骨骼的鈣化,鈣就會沉積在骨表面,而腸道吸收鈣相對不足,使血液中的鈣濃度下降,若下降達一定水平就會發生抽風。

所以,做為媽媽的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的寶寶是什麼樣的體質,曬太陽也不是每個寶寶都能享受的專利,要適可而止。


諾諾媽的生活日記

通常,不建議將新生兒抱到室外暴曬。一般來說,健康的寶寶出生2周以後可以在室內曬太陽,注意曬的是打開窗戶進入室內的斜射陽光,每天1—2次為宜。

當寶寶出生3—4周大時,大家可以將寶寶抱到室外來場日光浴,但時間不宜過長,此時最好只曬腳、腿和小手。請給寶寶一個緩衝的時間,等孩子慢慢適應以後再逐漸增加曬太陽的時間、範圍等。最初可以從腳尖曬到膝蓋,時間大概5—10min,然後從膝蓋擴大到大腿根部。

需要注意的是,頭和臉不可直接照射,不妨帶寶寶到陰涼處或戴上遮陽帽等。若是為了退黃疸,可以讓寶寶在室內的陽臺上曬太陽。

寶寶曬太陽可不是直接曬就可以了。那麼,正確方法是什麼呢?

△ 適宜時間

推薦時間為6—10am和4—5pm。前一個時間段,陽光中的紅外線強,紫外線較弱,可促進寶寶新陳代謝。而後一個時間段,紫外線中的X光束成分多,有助於腸道吸收鈣、磷等元素,增進體質,促進骨骼正常鈣化。

提醒大家,莫要讓寶寶長時間曬太陽,特別是下午,這是因為此時紫外線最強,以免對寶寶皮膚造成傷害。


冬天不可能每天都是好天氣,寶寶每天都曬太陽不現實。若天氣不好,比如大風、陰雨或環境汙染嚴重時,寶寶還是待在室內更穩妥。若天氣晴好,但氣溫較低,也可以帶寶寶出門曬太陽。提醒大家,不要讓寶寶空腹曬太陽,另外進食後1h內也不宜進行。

△ 時間長短

具體時間長短要依據寶寶月齡來調整。寶寶曬太陽時應循序漸進,最開始十幾分鍾即可,然後可以慢慢延長至1—2h,一般不建議超過1h。也可以每次15—30min,每天多曬幾次。

大家一定要注意曬太陽的時間,建議時不時抱寶寶在陰涼處休息片刻。若發現寶寶曬太陽時皮膚髮紅、大量出汗、脈搏加速等情況,應及時帶寶寶回家,並讓寶寶喝一些淡鹽水,或者用溫水給寶寶擦身。

△ 穿著衣物

千萬不要把寶寶包裹的嚴嚴實實,這樣無法達到曬太陽的目的。要知道,冬天紫外線相抵較弱,若寶寶穿得太厚實,其難以穿透衣物到達皮膚。除此以外,還容易使寶寶出汗進而受涼。家長宜給寶寶穿寬鬆、柔軟的棉質衣物。

另外,建議給寶寶戴上一頂有帽簷的帽子,可以保護寶寶脆弱的小腦袋(這點針對小寶寶而言)和眼睛。家長可以根據當時氣溫,適當裸露寶寶皮膚,可以是四肢、小屁屁等。


有味媽咪

新生寶不易曬太陽,太陽紫外線太強,因為寶寶的皮膚嫩,經不起太陽的紫外線的輻射,會把寶寶皮膚灼傷,還會把眼睛剌傷,建議抱著寶寶在樹下走,吸收天陽光氣息,因為有陽光影邊以足夠了寶寶的吸收陽光的熱量了,可以增強孩子免疫功能,孩子精神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