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楊振寧教授演講易經中獲得的啓發

從楊振寧教授演講易經中獲得的啟發

周秋鵬

楊振寧教授曾經在2004年9月3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2004文化高峰論壇”上做了題為“《易經》對中華文化的影響”的報告。這是第一位全球頂尖的科學家對易經作出的系統性的解讀。楊教授的目光之高遠、學識之淵博,所作的演講把人帶入很高的智慧層面。由此可以證明,一個大科學家觀察任何問題,哪怕不是自己專攻的領域,同樣具有平常的人所無法具有的獨特性和創新性。

據說楊教授的那個演講是批評易經的。實則不是。如果多讀幾遍原文,就可以發現,他是在用一個科學家的思維在解讀易經。比如,他言簡意賅地概括了濃縮化、分類化、抽象化、精簡化、符號化是《易經》的精神。這種概括,是以前任何一本易學著作上都讀不到的。

筆者看問題喜歡反著看。楊教授之所以敢批評易經,或者說敢解讀易經,那麼他一定對易經有超越常人的發現。而這種發現可能比那些易學專家更高明,因為他的腦子不一樣,視角與眾不同。他所概括的易經精神,可能正是一個學易經的人需要達到的終極目標。也就是說,如果要把易經的功能發揮到極致,那麼就要體現濃縮化、分類化、抽象化、精簡化、符號化的歸納法特點,而不能進入推演法的領域。進入推演法就背離了易經的精神。

楊教授還談到了易經的發音問題。他指出漢語的發音,都是單音詞,不像其它語言是複音詞,可能是受易經發音的影響。筆者受到啟發,認為單音詞就是體現了歸納法,把所有的內容歸納到一個發音。複音詞就是就是體現了推演法,發音包含了兩個以上的內容。

從長期的實踐中,筆者也認同楊教授講的,單音詞是統治者用的,是神秘的,有重大影響的,念起來有份量的。這就很能理解,遠古的人在占卜的時候,對起出的每一個卦象都是非常敬畏的。每一個卦象的名稱,就是一個至高無上的指令,必須要義無反顧地服從的。比如起到一個艮卦,頭領發出艮、艮、艮的聲音,大家就停止前進了,因為那是山,代表停止。這就是最權威、最神秘的指令。

而楊教授可能還有更多的內容沒有公開,卦象的單音詞,是攜帶著巨大能量的。如果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可怕的事情,導致心靈恐慌,可以嘗試念幾遍艮、艮、艮,馬上就能平靜下來。因為艮是停止,有穩如泰山的精神。艮是一個程序的指令,可以對身心產生影響。

我們發現很多有權威的指揮者,說話經常用單音詞,幹!衝!滾!上!殺!反覆閱讀這些單音詞,發現身體馬上變得很有勁,充滿能量。實際都是來自易經的引導。一個指揮者講話拖泥帶水,跟大媽那樣廢話連天,一般很難樹立權威,因為氣場沒有了。單音詞能夠迅速建立氣場。因為它具有歸納作用,可以把宇宙中分散的能量集中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