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成說:央行「專款專用」僧多粥少,第一步先加水

相信很多朋友們都有關注《2018年下半年宏觀和利率走勢展望:僧多粥少,加米還是加水?》文章,在結構性矛盾越來越大的情況下,監管機構後續可能也會制定一定的政策來緩解衝擊,尤其是貿易摩擦可能增加外部經濟風險的情況下,結構性放鬆政策可期,包括定向降準等措施。央行這次率先給出了對於“僧多粥少”的答案:先適量加水。

徐成說:央行“專款專用”僧多粥少,第一步先加水

中國經濟和金融市場目前面臨的最主要問題在於流動性蛋糕從過去的持續做大轉為縮小,而切蛋糕的過程又極為不均衡,旱澇不均導致宏觀總量尚不算很弱的情況下,微觀個體分化極為明顯。目前的局面不是簡單的一些局部放鬆可以緩解,也不是簡單的貨幣政策放鬆可以緩解,更多的是結構性矛盾。在總量層面,企業去槓桿、居民緩槓桿需要中央財政槓桿更為積極來緩衝。結構層面,融資表外轉表內需要更為順暢,房地產融資佔比可能要適度控制,培育高風險偏好投資者,上下游矛盾需要調和。但在沒有真正緩解核心矛盾之前,債券市場仍將延續分化:利率債好於信用債,短端好於長端,只是美國加息和貨幣政策放鬆空間的限制可能某種程度抑制利率下行空間。

徐成說:央行“專款專用”僧多粥少,第一步先加水

此次定向降準內容是什麼?預計將釋放多少資金?

根據央行公告,此次定向降準內容主要在兩方面:一是自18年7月5日起,下調5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及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用於支持市場化法制化“債轉股”項目,同時撬動相同規模的社會資金參與;二是同時下調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主要用於支持相關銀行開拓小微企業市場,發放小微企業貸款,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前者預計釋放資金約5000億,後者預計釋放資金2000億,共計釋放約7000億元資金。

徐成說:央行“專款專用”僧多粥少,第一步先加水

此次定向降準有何制約?

雖然此次央行定向降準涵蓋了包括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在內的所有金融機構,一定程度上相當於普降,但央行對資金用途等仍有制約。定向降準資金主要應用於支持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項目以及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同時降準資金具體使用情況將納入MPA考核。在對“債轉股”項目上,央行明確指出,一是不支持“名股實債”項目,即實施主體在“債轉股”項目中應當實現真正的股權性質投入,而不是仍然以獲取固定收益為目的的“債轉債”;二是撬動社會資金方面,央行鼓勵相關銀行和實施主體按照不低於1:1的比例撬動社會資金參與“債轉股”項目;三是“債轉股”有關股份以及相關債務減記要嚴格遵循市場化定價;四是相關實施主體應真正參與“債轉股”後企業的公司治理;五是不支持“殭屍企業”債轉股。

徐成說:央行“專款專用”僧多粥少,第一步先加水

徐成說:央行“專款專用”僧多粥少,第一步先加水

此次降準屬總量政策結合結構性引導

銀行債轉股項目落地率低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資金來源有限和資本佔用過高。根據銀監會2017年發佈的《商業銀行新設債轉股實施機構管理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和發改委等多部位2018年發佈的《多部委聯發關於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實施中具體問題通知》,商業銀行可以通過自有資金、向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發行金融債券、專項債券、或者發行銀行理財產品等籌集債轉股資金,但從實際來看,雖然債轉股簽約規模較大,但實際落地率不高,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債轉股資金來源有限。此次央行通過定向降準補充5000億自有資金,同時按照1:1比例配套5000億社會資金,有望為債轉股提供1萬億新增資金,助力債轉股落地,有助於緩解企業的流動性風險和降低銀行不良貸款率。

徐成說:央行“專款專用”僧多粥少,第一步先加水

此次降準對流動性和債券影響有哪些?

考慮到此次定向降準屬總量+結構性引導,我們維持半年報判斷,季度末資金面會維持寬鬆,7天回購利率下行空間不大,但定向降準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流動性溢價,從而引導3個月存單利率回落,估計3M存單利率降至3.5%-4%區間內。而其他期限收益率,尤其是短端,也會跟隨下降,從而收益率曲線有望繼續陡峭化。此外,中美利差持續壓縮,匯率可能會承壓,在美元走強過程中,人民幣匯率還會小幅貶值。從利率和匯率兩個方面同時放鬆貨幣條件。

徐成說:央行“專款專用”僧多粥少,第一步先加水

徐成說:央行“專款專用”僧多粥少,第一步先加水

後續還將如何發展?

在前幾天有一些新聞上也報告過,下半年央行降準的必要性仍然存在。那麼我們來看看,6月央行對信貸額度已經有所放鬆,下半年商業銀行面臨的信貸額度限制相對較少,相反資本充足率和行業限制影響相對更大。目前大部分銀行均面臨“資本荒”,包括上述提到的債轉股項目,雖然債轉股主要由銀行子公司進行,但按照“並表”原則,仍應按照商業銀行標準計提風險資本佔用。而根據《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因政策性原因並經國務院特別批准的對工商企業的股權投資風險資本計提權重為400%,2年後為1250%,相對偏高,過多的進行債轉股操作也將加大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壓力。而目前商業銀行補充資本的渠道相對有限,我們預計之後還會有更多支持商業銀行補充資本的政策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