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多粥少,北京高淨值人群買房太難了

僧多粥少,北京高淨值人群買房太難了

最近,股市、樓市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態勢。


3月12日,美國股市再次大跌,直接觸發史上第三次熔斷。與之相伴的是,全球多個國家股市也接連開啟熔斷模式,籠罩在一片陰霾中。


與股市的萎靡不同,近期北上廣的土地成交市場卻異常活躍。如北上廣接連拍出“溢價地王”、“總價地王”、“單價地王”,市場一片火熱。


在這兩股暗流的推動下,國內一大批高淨值人群的目光,由股市轉向了一線樓市,力圖資產保值。


之所以如此判斷,在於國內高淨值人群向來熱衷一線資產保值,尤其喜歡購置高端改善住宅。然而有意思的是,在該群體最為集中的北京,想要購置高端改善住宅,實現資產保值卻沒那麼容易。


1

僧多粥少


北京高淨值人群“買房”難,在於北京高端改善住宅市場上“僧多粥少”的趨勢在不斷加劇。


首先從需求端來看,據2019胡潤財富報告顯示,北京是中國高淨值人群最集中的城市。數量高達28.8萬戶,位居全國城市隊伍之首。


如此龐大的群體基數,催生出了巨大的高端住宅需求。


從市場表現來看,2017~2018年,北京的3000萬元+量級住宅產品,年度佔比從7%升到9.3%,2019年這個數字又升至13.3%。


然而,儘管需求旺盛,但北京高端改善住宅的供應卻在收縮。


早在2018年,北京市規劃國土委發佈的《建設項目規劃使用性質正面和負面清單》中提出,北京四環路以內和中軸線延長線、長安街延長線“兩軸”周邊,將限制各類用地調整性質改建住宅商品房。


這是北京首次在用地性質上設出“負面清單”,其意味著四環內很難再新增住宅供應,也難以真正實現低密資源型豪宅的規劃。


另外,去年4月,被稱為史上最嚴的“限墅令”發佈。明確提出停止別墅供地,同時對已建、在建、在批、特批的別墅項目進行梳理。


由此,在高端住宅土地供應減少和“限墅令”政策趨嚴的形勢下,北京高端住宅增量正在減少,“僧多粥少”的局面在加劇。


於是,如何購買到合適的高端改善住宅,愈發成為擺在北京高淨值群體面前的一份考卷。


2

硬本領


如今看來,這份考卷怎樣作答才能獲得高分,還得從眾多北京房企身上尋找線索。


北京,向來是各大房企的必爭重地。如何抓住市場機遇,從激烈的競爭場中成功突圍,成為諸多開發商們日夜思考的難題。


事實上,機遇往往孕育在需求當中。在北京龐大的高端住宅改善需求下,瞄準該項需求的房企選手無疑可以獲得更多競爭籌碼。


在觀察此類選手的過程中,我看到了泰禾北京的身影。


紮根北京18年,如今的泰禾不僅已經闖入北京房企第一陣營,而且還練就了一身高端住宅硬本領。


比如,在2019年北京成交金額排行前十的房企當中,泰禾以約66000元/㎡的均價,約1200萬/套的套均總價,位居成交單價、成交套均總價第一,更是前十房企中唯一套均總價過千萬的房企,穩坐北京高端市場頭把交椅。


另外,泰禾北京的三大住宅項目也均受到高淨值人群的青睞。


比如西府大院去年全年累計吸引5000餘組高淨值客群關注和到訪;麗春湖院子曾拿下北京銷冠;金府大院摘下2019年北京單價7萬+豪宅銷冠。


優質的產品會說話,從而鑄造品牌的好口碑。泰禾北京項目之所以受到青睞,主要歸結於產品力和服務力的結合。


在產品力維度上,泰禾北京此前的銷售佳績已經彰顯出其產品號召力。而在此次疫情之後,泰禾北京的產品力將會再度增強。


疫情期間,社區密度對生活質量的影響力迅速凸顯。可以預測,疫情過後低密人居將成購房的重要標準之一。


而泰禾北京的“低密型”住宅產品,無疑恰好與這種低密住宅需求趨勢相吻合,從而為其自身加碼了“低密產品競爭力”。


具體而言,外部環境、社區規劃、居住空間,是泰禾北京打造“低密產品競爭力”的三支利箭。


更低密的外部環境,乃為第一支箭。


比如,西府大院位於北京三環上的麗澤商務區,毗鄰玉璞公園,周圍有9大公園環伺;金府大院位於北京四環中軸,佔盡新機場紅利,緊靠被喻為“南奧森”的南苑溼地森林公園;麗春湖院子位於海淀北、西北五環上,坐擁3500畝麗春湖景,該湖如今已是北京難尋的大面積水域。


更低密的社區規劃,則是第二支箭。


比如,西府大院擁有純粹的大平層社區,通過約5米高院牆和80米超寬樓間距打造出低密的特性;金府大院作為內城府院,通過五朝園林和三巷五坊實現了內城低密性;麗春湖院子則直接擁有1.05的低容積率。


更低密的居住空間,實為第三支箭。


從空間格局而言,西府大院主力是197㎡的內城大宅,擁有三重禮序空間;金府大院為四疊院墅;麗春湖院子均為獨門獨院獨戶設計。


總之,這三支利箭構成了泰禾北京的“低密產品競爭力”,俘獲了一批高淨值人群的芳心。


不過,高淨值人群並不容易“伺候”。在高端住宅本身之外,他們還對高端生活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放眼望去,近兩年泰禾在走高端路線的同時,也不忘加碼高端生活服務等軟實力。


服務,是泰禾近兩年不斷強化的標籤。2019年,泰禾提出希望服務能夠成為泰禾新的核心競爭力。


從近期的疫情防控來看,泰禾在醫療領域的先發優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社會醫療資源普遍緊張的情況下,泰禾及時為業主提供線上問診、醫療諮詢、防疫物資發放等服務,給業主全方位的保護。


除醫療“王牌”外,泰禾還佈局了教育、商業、文化、養老等領域等多個服務板塊,為業主提供全生命週期的優勢服務。


“軟硬”結合,泰禾北京對產品力的大量投入,其實與整個房企行業大勢相吻合。


3

支撐


不難發現,近期整個房企行業都在掀起 “產品熱”。


一個明顯現象是,一大批房企紛紛喊出“提質控速”的口號,最終落腳點都回到了產品上。


這種變化背後的邏輯在於,一方面隨著核心城市土地資源日漸稀缺,產品功能屬性更強的改善型住宅取代剛需成為市場主流;另一方面樓市逐漸傾斜到買方市場,購房者回歸理性,對產品提出更高要求。


也就是說,產品力直接決定著房企未來的競爭力。


那麼一個直擊靈魂深處的拷問是,房企究竟應該如何挖掘出自己的產品力?


或許,泰禾北京產品力的三大來源,即土地儲備、全產品線和戰略定力可以作為一種參考。


截至2019年底,泰禾北京區域仍有近千億土儲, 能夠滿足對於產品的持續投入。


不僅如此,泰禾北京已實現全產品系佈局,涵蓋“院子系”、“大院系”、“園系”、“廣場系”等成熟產品線,以及公館IP明星項目,能夠滿足高淨值人群對於產品的個性化需求。


另外,泰禾北京的產品能夠獲得高淨值人群青睞,還在於其戰略上堅持的產品執念:一方面在產品打造上,其注入自己一貫的新中式風格和工匠精神;另一方面在產品擇址上,其強調對一二線城市核心地段的稀缺自然資源絕對佔有。


北京繁星依舊,夜幕下的高端住宅折射出每一位高淨值人對資產保值的渴望。


儘管在北京,對於他們而言購買到一套心儀的高端住宅依然不易,但其仍在前赴後繼地嘗試。


畢竟,如今股市的跌宕起伏讓人心慌,而一線高端住宅的保值戰績則帶來心安。


正如海明威曾在《流動的盛宴》寫道:


如果你足夠幸運,年輕時候在巴黎居住過,那麼此後無論你到哪裡,巴黎都將一直跟著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