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地道戰可以追溯到戰國時代。《左傳》就有“闕地為遂”、“宵突陳城”等記載。這裡的“遂”、“突”就是從地下穿過的意思。因此,古代稱“地道”又叫“隧道”、“地突”。 三國時期,曹操是一位善於運用“地道”作戰的高手。
中國東漢末年,割據冀州等地的袁紹率軍於漢獻帝建安二年至四年(197-199)攻滅易京(今河北雄縣西北)公孫瓚軍的作戰。漢獻帝建安三年(198年),袁紹率兵攻公孫瓚。公孫瓚只守不攻,袁紹遂設下伏兵。公孫瓚中伏後,心知必敗,逃回城中自殺。袁紹於此戰中成功統一河北,再無後顧之憂,併兼並公孫瓚的軍隊和獲得公孫瓚在易京囤積的三百萬斛軍糧,實力大增,意欲南向以爭天下。
東漢末年的襄樊之戰,亦稱為關羽北伐、襄樊戰役或荊州爭奪戰,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劉備部將關羽率軍從荊州南郡出兵,進攻曹魏佔據的襄陽、樊城的一次重要戰役。此戰中,關羽先是圍困襄陽、樊城、水淹七軍,重創曹魏,威震華夏,接著呂蒙偷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最後關羽父子被東吳俘殺。襄樊之戰,使得曹魏、蜀漢的實力受損,尤其是蜀漢,不但損兵折將、還丟失荊州,成為三國形勢的重要轉折點。
公元256年,姜維攻魏,鄧艾預先在祁山谷口挖好地道等待姜維在此紮營,半夜曹軍突襲,蜀軍大敗。
公元238年,古城襄平(今遼陽市)遭遇的一場史無前例的慘烈戰爭,由司馬懿率領的曹魏大軍,長趨四千餘里,遠赴遼東,征討叛逆背反、自立為王的遼東太守公孫淵。畫面中的司馬懿表情凝重,手中持“節”,目視遠方,身後戰旗飄揚,千軍萬馬龍騰虎躍,直搗襄平城。遼陽市博物館副館長張君弘在接受採訪時說,襄平之戰是三國史上一場著名的戰役,司馬懿遠征遼東,以四萬之兵,活用《孫子兵法》,徹底剷除公孫家族勢力
公元196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遷都許昌,在政治上取得了優勢。但許昌地處平原,無險可守。特別是北有袁紹,東有呂布,南有張繡,許昌三面受敵,形勢十分嚴峻。曹操採納謀士郭嘉的“地下用兵”之計,選精兵一萬,假借築閱兵臺用土為名,秘密挖掘地道。曹操身先士卒,親自揮鍬破土,士兵更是幹勁沖天,不到半年光景,就挖成了長達40餘里的藏兵洞。
有資料表明,從東漢建安三年到魏甘露三年的60年間,交戰各方共使用地道達9次之多:建安三年,曹操與張繡的安眾之戰,建安四年袁紹與公孫瓚的易京之戰,建安五年袁紹與曹操的官渡之戰,建安九年曹操與袁尚的鄴城之戰,建安二十四年徐晃與關羽的樊城之戰,魏黃初四年曹真與朱然的江渡之戰,魏太和二年諸葛亮與郝昭的陳昌之戰,
魏景初二年司馬懿與公孫淵的襄平之戰,魏甘露三年鄧艾與姜維的祁山谷口之戰。曹操建安二十五年逝世,生前共發生過5次“地道戰”,其中直接與曹操有關的就有4次。由此可見,曹操對地道的使用和利用地道作戰的戰略已有相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