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詩人寫的求職信,值得一看

唐朝詩人寫的求職信,值得一看

唐代大詩人杜甫為了生活也曾到處投簡歷,不過他不是帶簡歷而是帶著自己的詩,古時候把這個叫做幹祿或者干謁。

杜甫找工作很積極,很有代表的一首詩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就帶有明顯的求工作的意味,甚至內容都是現在簡歷+求職信的合體,詩的前半部分主要突出自己的業務水平:

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

李邕求識面,王翰願卜鄰。

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這句話翻譯成現在的求職語言就是:

我上學的時候就聽說過貴公司,對公司的企業文化很認同,希望來到這裡工作,我為了這份工作,讀過萬卷詩書,寫文案寫報告寫方案都不在話下。論水平,不僅可以和揚雄、曹植這樣的業內名流相比,連李邕、王翰這樣的人也願意與我結交。而且我對公司的市場目標的有清晰的認識,相信自己能勝任這份工作,併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

短短几行詩,把自己的態度、優勢都寫了出來,不僅如此,由於杜甫找工作的經驗很豐富,所以他在說完業務之後就開始說期望待遇:

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

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

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杜甫這首就是一封標準的求職信,但讀來多少讓人覺得心酸,說自己牛的時候不管別人嫉妒的眼光,說自己生活不易的時候又有點英雄氣短。於詩來說是好事,但於求職的角度總覺得少了點高超的技巧。

原文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紈絝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

李邕求識面,王翰願卜鄰。

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

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

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主上頃見徵,欻然欲求伸。

青冥卻垂翅,蹭蹬無縱鱗。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於百僚上,猥誦佳句新。

竊效貢公喜,難甘原憲貧。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東入海,即將西去秦。

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濱。

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

白鷗沒浩蕩,萬里誰能馴?

凡是喜歡唐詩的人,大概都讀過孟浩然的這首《臨洞庭上張丞相》,其詩曰: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度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作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這不但是孟浩然的名詩之一,也是描寫洞庭景色的最有名的詩篇。同時,這也是一首“幹祿詩”,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求職信”,是寫給當時的丞相張九齡的,希望張丞相能推薦他一下。即便是求人,也不自貶身份,能做到不卑不亢。

詩的後半部分就開始說了,我想渡過這洞庭湖,卻沒有船隻。言下之意是說我想為貴公司服務,可是人力沒有給我發入職通知啊。後邊說的就更直接了,我現在閒在家裡,不能為咱們大企業效力,真的有虛度好男兒大好青春的感覺,我覺得很慚愧。這首詩顯然給張九齡留下了較深的印象,後來他被貶到荊州做長史時,果然聘請孟浩然做幕僚。

原來,唐朝詩人寫求職信也是這麼積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