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徽,在平凡的崗位上熠熠生輝 ――記青浦公安分局華新派出所社區民警劉林

警徽,在平凡的崗位上熠熠生輝 ――記青浦公安分局華新派出所社區民警劉林

在所有警種裡,社區民警最“接地氣”了。群眾戲稱派出所是“百管部”,稱社區民警是“百管部長”。負責華新鎮華益村的社區民警叫劉林。

20多年前,他是軍人。2008年12月,劉林轉業進了公安局,分配在華新派出所擔任社區民警。這位中等身材,胸板寬寬,四方臉膛,眼睛不大,卻閃爍著和善目光的中年片警,皺紋過早地刻上了他的額頭,白髮悄然地爬上了他的兩鬢,似乎每一根皺紋和白髮是他辛勞和疲憊的記錄。

劉林在社區裡默默無聞地當了近10年社區民警,他堅持“勿以善小而不為”,熱情地為老百姓做了數不清的煩事小事,瑣瑣碎碎、平平凡凡。然而,平凡是金,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2017年,他被青浦公安分局授予“十佳社區民警”榮譽稱號。

“社區就是我的家,我的崗位在社區”。劉林自從穿上警服,就一直對社區工作懷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社區就好比是我的家,我的崗位在社區,生活、工作在這裡的上千戶家庭、數萬名居民是我服務的對象。” 劉林第一次來到了華益村警務室工作時,有人曾對他說:“你管轄的社區是一個出了名的‘老大難’社區,要管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原來,該社區是與閔行區、嘉定區相鄰,由14個自然村組成,總面積2.8平方公里,實有人口1.45萬餘人,其中本地居民2300餘人,來滬人員1.22萬餘人,企業200餘家。近年來,由於人口在不斷地增加,社區的治安形勢不斷惡化,治安案件、刑事案件時常發生。

為此,劉林克服種種困難,吃住在警務室,一方面自己常常騎車下轄區巡邏,向群眾開展安全防範宣傳,動員房東安裝暗箱監控設備,叮囑居民鎖好車輛,關好自家的大門;另一方面在群眾中物色熱心居民,組建志願者開展治安巡邏,在村支部的大力支持下,第一批10人志願者巡邏隊伍很快地組建了起來。一個月後,隊伍發展到30多人,現在早晚15輛閃著警燈的電動車,在路上不間斷地巡邏,白天還有卡點、便衣守候點,從而轄區的刑事案件發案大幅度下降,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逐漸提升。有位群眾拉著劉林的手激動地說:“你為我們老百姓做了好多實事,小區的門衛是你協調的、每天的志願者巡邏隊是你組建的,路口的違章設攤是你帶頭整治的、晚上小偷也少了,還聽說你準備給我們每家的電瓶車安裝定位器,以後我們睡的更踏實啦!”

“社區發生盜竊案,我要設法查出來”。去年12月24日星期日,劉林正在家中休息,當天上午6時30分,他的手機接到暫住在華益村459號重慶籍的孫某稱:“劉警官,我在昨天晚上10時許,將一輛新本岡田牌電動自行車停放在院內,今天上午6時許發現車輛被盜。你能不能來一下,我發現該車在閔行區。”隨即,劉林馬上從居住在市區的家中駕車趕到孫某暫往地。孫某便告知劉林,因在“美團”公司擔任外送員,所以在電動自行車上安裝了定位系統,並與自己的手機聯網。通過手機上的定位系統獲悉,被盜車停放在閔行區紀信路一小區內。

案情就是命令。劉林得知此情況後,及時向派出所領導詳細彙報案情,併到監控室調看路面監控,發現2名竊賊合騎一輛竊得的新本岡田牌電動自行車駛往閔行區方向。然後,劉林帶上孫某及2名社保隊員趕往閔行區紀信路方向。可是,孫某手機上的定位系統卻指向了一河邊,根本找不到電動自行車。於是,劉林決定擴大搜尋範圍。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數小時的緊張搜尋,終於在一居民樓門口發現了被竊的那輛電動自行車,但是印製“美團”標誌的後備箱己被竊賊拆除。為了儘快抓住竊賊,劉林和社保隊員採用守候伏擊的方式,在該居民樓附近埋伏。大約中午12時許,一男子神色慌張地走到電動自行車旁邊,準備悄悄地推走時,劉林和社保隊員迅速衝了上去將其擒獲。經初審,竊賊張某交代:在12月24日凌晨3時許,其夥同周某竄至華新鎮華益村459號院內,將一輛新本岡田牌電動自行車抬至院外,採用木棍砸壞鎖在前輪的鎖具後,再通過搭線方式啟動車輛,由張某駕駛車輛搭載周某返回閔行區紀王暫住地,並將該車藏匿一居民區樓下。當日下午3時許,另一名竊賊周某在閔行區紀信路一網吧內被民警抓獲。劉林緊緊抓住線索不放,及時破獲一起竊車案,受到轄區群眾一致好評。

“社區居民有糾紛,我要公正調解好”。今年5月22日上午,劉林接到村民小組長老朱電話稱:“有兩家村民昨天下午因用水沖洗垃圾一事又吵了起來,後被人勸開,其中一方回家後,發現自己的白金項鍊斷了,其老公昨天上夜班,可能馬上回來,他本來脾氣就不好,如果不及時處理肯定會打起來,所以請你趕快過來。”隨後,劉林讓老朱把雙方帶到警務室去。

劉林通過了解得知:暫住在華益村141號陸某家圍牆邊的垃圾桶被狗撞倒,地上全是剩飯、剩菜。於是,陸某便用河水進行沖洗,由於下水道堵塞,致使髒水被衝在路面上,影響暫住在145號張某家人的出行,雙方就因此事爭吵起來。事後,陸某稱:在爭吵中張某把她的白金項鍊弄斷了,吊墜也掉在地上。劉林在調處過程中,從法、情、理上啟發疏導,使各自認識到了自己的過錯,從而相互理解。為了儘快調處糾紛,劉林提出解決糾紛方案,一是協調有關部門,及時對下水道進行疏通;二是由民警出面幫張某找一家修理店,儘可能恢復原樣。最後,雙方的干戈終於被化解。

從警近10年來,劉林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工作理念。他那火一般的熱忱化解了不少群眾心中解不開的疙瘩,切切實實地為群眾排憂解難,他的一言一行,儘管沒有驚天動地,但他讓人們看到:一個普通人民警察的高尚操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