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歷史上的和親公主那麼多,爲何僅王昭君能令人耳熟能詳呢?

醞釀流年

和親是在特定歷史下的產物,主要發生在漢族和少數民族之間。通過和親,可以維護和平,安定邊境。還可以促進貿易,交流文化。

西漢時期的和親,發生過很多次。從漢高祖劉邦到漢元帝劉奭,都採取了和親的方式,以緩和邊境的軍事衝突。有史料記載,西漢期間有多達16位公主因和親遠嫁異族。

王昭君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於竟寧元年下嫁給匈奴呼韓邪單于的,史稱“昭君出塞”。

但為何在眾多的和親公主中,唯獨王昭君令人耳熟能詳。

(王昭君畫像)

一,王昭君和親,西漢佔據強勢。

由於匈奴的強大,漢朝不得不屢次通過和親,並附帶贈送大量的陪嫁物品,換取匈奴人停止對漢朝邊境的騷擾。

從漢高祖劉邦派遣婁敬作為使者,第一次和親匈奴開始,西漢大都處於被動之勢。這種被動之勢一直持續了幾十年,直到漢武帝時期,西漢國力有所恢復,軍事實力也逐漸強大起來,形成了對匈奴各方面的優勢。西漢不再主動提出和親。

於是,匈奴呼韓邪單于反過來向西漢提出,"願婿漢氏"之請,娶漢女為妻。因此,漢元帝劉奭將王昭君"賜"給呼韓邪單于。

正因為在“昭君出塞”這件事上,漢元帝劉奭是應匈奴人乞求將昭君下嫁的。所以,王昭君在漢朝史書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讓她聲名鵲起。

二,王昭君是個大美女。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著名的四大美女,王昭君就是其中一位。人們常用“落雁”一詞形容她的美貌。

(王昭君和呼韓邪單于)

傳說王昭君在和親的路上,為排解路途寂寞,隨手取出琵琶,觸景生情地彈奏了一曲,驚得南飛大雁從高空跌落,因此享有“落雁”的美名。

《後漢書》對王昭君的美貌有精妙描寫:“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景裴回,竦動左右。”

歷代詩人也對王昭君的美貌給與盛讚。

王安石在《明妃曲》中寫到:“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

歐陽修在《和明妃曲》也有這樣的描述:“絕色天下無,一失難再得”。

這些描寫中還講述了一個故事,漢元帝劉奭在選擇和親人選時,依照朝廷畫工的畫像,想找個姿色平庸之人應付呼韓邪單于。

王昭君沒有賄賂畫官毛延壽,因此她的畫像嚴重失真,被劉奭選上。

待劉奭見到王昭君本人時,驚歎宮中竟有如此絕色佳人,以至不捨。

“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

三,王昭君是自願和親的。

提到和親,就連民女都不情願,何況公主?但王昭君卻是自願的。

因為昭君入宮多年,始終不得元帝召幸。“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於是,在得知呼韓邪單于求親時,“乃請掖庭令求行”。

王昭君的這一反常舉動,讓她名震朝野,在客觀上提高了她的知名度。

四,王昭君和親意義重大。

王昭君的和親確保了漢匈之間數十年的和平。

在王昭君到達匈奴後,呼韓邪單于曾上書漢朝皇帝:“願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傳之無窮,請罷邊備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

匈奴人在王昭君和親期間,也信守了承諾。不但將其子派入漢庭為質,且從竟寧元年開始的四十年裡,再未侵擾過西漢邊境。

“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

王昭君的和親促進了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

昭君出塞後,不但帶去了漢族的物資,更重要的帶去了漢族的文化。

(彪悍的匈奴人)

她教匈奴人織布、繡花、耕種等日常生活技能,還教他們說漢語、習漢禮,從而播撒漢族文明。

同時她也學胡話,穿胡服。並結合漢餐,改進胡人飲食。

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民族文化的融合。

我國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對“昭君出塞”作了很高的評價:

“漢武雄圖載史篇,長城萬里遍烽煙,何如一曲琵琶好,鳴鏑無聲五十年。”


張生全精彩歷史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景甜有什麼代表作讓大家記住嗎?鹿晗吳亦凡楊洋有拿得出手的代表作嗎?林志玲作為一個演員演技如何?黃曉明會演戲嗎?但人家就是紅啊!四天六千萬,不服不行!

而王昭君就可以歸入此類!典型的歷史網紅!

也許有人會說:人家昭君姐姐身世傳奇,入宮多年不得寵幸,被畫師毛延壽坑了,後來不卑不亢遠嫁匈奴,多麼愛國,多麼悽慘,多麼傳奇!

拜託!!!和親公主一大堆,金枝玉葉更是不計其數,哪個不比她慘?哪個長的醜!難道會派個醜八怪和親,欺負人家匈奴老實沒有見過女人?

還有人說王昭君主動出塞,命運悽慘,情操高貴。日慕鄉關沒有編排的意思,用今天的眼光看,長安就是北上廣深,匈奴就是五線老少邊窮,不到萬不得已誰願意一線到五線,但王昭君留在漢宮香閨寂寞,韶華空老,捨身跳槽去小地方小公司做太太,兒女成群,只不過是一種選擇,至於情操,出塞的公主都情操高貴,無論主動還是被動。王昭君真說不上慘。

秦漢長的帥,與林青霞天生一對,但卻給不了別人想要的婚姻,邢李原長的和癩蛤蟆一樣,卻把林青霞寵成女王,林青霞拋棄秦漢嫁給邢李原,你能說人家慘嗎?

而且不客氣的說,她的和親並沒有對漢匈關係起到想象中的作用,彼時的匈奴已經被打的元氣大傷,和親不過是漢朝皇帝的賞賜,與西漢初年不可同日而語,縱然不和親,匈奴也就是苟延殘喘而已。

對於一個以和親聞名後世的美女來說,她的功績只能說乏善可陳!

西漢有許多和親公主,論貢獻名氣,劉細君和劉解憂甩王昭君N條街,只不過名氣沒有她大,知道的人不多罷了。

劉惜君:江都王劉建之女,元封六年(前105年)和親烏孫,為獵驕靡的右夫人,短短六年因思念故國鬱鬱而終。她的付出換來漢朝邊疆數十年的穩定和安寧,同時也給當地的遊牧民族帶來先進的中原文化!

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

劉解憂:楚王劉戊孫女,劉細君去世後嫁給烏孫昆莫之孫岑陬為右夫人,妾室,二嫁又嫁給軍須靡的弟弟翁歸靡,三嫁給匈奴公主之子泥靡,在烏孫生活了半個世紀,為遏制匈奴,加強、鞏固漢室與烏孫的關係作出了傑出貢獻,是中國歷史上貢獻最大的和親公主。

劉解憂年七十歸故國,是日:長安萬人空巷,宣帝更是親自出城迎接解憂公主!

歷史不但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年,還是個勢利眼,有名的往往被記住,默默奉獻的往往被忘記,王昭君只不過是一例!



日慕鄉關

和親公主是在被迫的情況下進行和親的,同時這些和親公主雖然嫁到匈奴,但卻沒有根本解決漢朝和匈奴之間的關係,漢朝還是處於被動的局面,沒多長時間匈奴還是會侵犯大漢朝邊境。


而王昭君是在漢朝和匈奴之間情勢有所改變的情況下去和親的,當時大漢朝已經基本解除了匈奴對大漢的威脅,也因為王昭君的和親,就維護了漢朝和匈奴之間半個世紀的穩定,所以王昭君能讓人耳熟能詳。

在漢元帝時,王昭君為一名宮女,公元前33年,匈奴單于呼韓邪來到漢朝,請求娶漢人為妻,漢元帝於是就把王昭君嫁給了呼韓邪單于,呼韓邪非常高興,願意永保邊境太平。

後來王昭君和呼韓邪一起生活了三年,生下一子,封為右日逐王。

呼韓邪死後,按照匈奴的風俗,王昭君就嫁給了呼韓邪的長子復株累單于,兩人生活了十一年,並且生下兩個女兒。


後來到了公元2年,當時大漢朝是王莽掌權,就命人送王昭君的長女來到中原進宮侍候太皇太后王政君。

公元8年,王莽終於篡漢稱帝,建立新朝,匈奴單于以不是劉氏子孫,不能是皇帝為由,於是邊疆又起禍亂。

而此時的王昭君眼看自己的和親帶來的和平局面,就要不復存在,於是憂鬱成疾,沒多久就離開人世。

在王昭君嫁到匈奴的幾十年的時間裡,漢朝和匈奴之間一直保持著安定和睦的局面,因此可以說王昭君的和親是成功的,和大漢朝之初的公主和親意義卻大有不同。

王昭君嫁到匈奴後,她經常勸呼韓邪單于不要發動戰爭,同時把大漢的文化傳給匈奴人,匈奴也因此出現了不錯的現象,所以就王昭君本人而言,她不單是和親的人,她同時還帶著大漢的文化。


王昭君以個人影響著匈奴和漢朝人們的生活,讓漢朝和匈奴半個世紀沒有戰爭的和平局面。

所以王昭君對漢匈之間的和睦是做出很大貢獻的,王昭君所做的這些和帶來的影響是和親公主所不能比的,所以王昭君能令人耳熟能詳。


中孚鑑

我覺得有四個原因


一、是關於昭君和漢元帝的軼事

昭君本來在漢宮就是一名秀女,因為昭君自持天生麗質,不肯給宮廷畫師賄賂,所以畫師在昭君畫像上的鼻翼下點了一顆痣,這顆痣在古代人眼裡是剋夫的,所以昭君一直沒有得到皇帝的召見。直至後來昭君準備出塞了,漢元帝才發現後宮竟有如此佳人,漢元帝大怒,畫師也因此領了飯盒。



二、西漢王朝在匈奴人心中的地位

自漢武帝始,西漢跟匈奴進行了長達四十年的戰爭,匈奴人完全被打服了,此刻求親的匈奴部族是匈奴分裂後,依附於西漢王朝南匈奴,昭君出塞不是為了求和,而是相當於西漢王朝對於南匈奴的賞賜,更像是一種泱泱大國對於匈奴人的安慰。文成公主和昭君更被後人所熟知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的身後是強盛的唐王朝和漢王朝。而相對於悲催的金城公主以及其他和親公主,因為是不堪少數民族的騷擾,而向向少數民族求和結果,並不能體現出泱泱大國的氣勢,所以也被我們後人有選擇性的忽略了。



三、昭君的人生,如雨中浮萍,飄搖不定

匈奴人的繼承製度,對於漢族人來說是有些變態的,老的單于死後,新單于不僅繼承了單于的權勢地位,還繼承了老單于的後宮,除了生養新單于的生母。

公元前33年,昭君出塞,昭君嫁給匈奴的呼韓邪單于。

3年後,呼韓邪單于逝世,因為不能接受匈奴習俗“收繼婚制”,而再度嫁給呼韓邪單于的兒子,於是向大漢天子漢和帝請求歸漢,漢和帝要求她從胡俗,於是昭君又嫁給了呼韓邪單于的兒子復累株單于。

8年後,復累株單于逝世,這次昭君沒有再嫁了。

在昭君未去世之時,西漢發生了變故,王莽篡漢了,新的匈奴單于認為“非劉氏子孫,何以可為中國皇帝?”於是邊患又起,昭君換來的和平就此化為烏有,再加上昭君一心歸漢的請求一直未果。昭君最後在匈奴抑鬱而終。



四、昭君是中國四大美女之一

沉魚落雁,形容的就是昭君和西施。古往今來,對於美人芳蹤,從來就不乏追尋的文人騷客。


rp值有毫低

這還不簡單他是自願的,以前的公主有多少是自願的呢?

第一點他不姓劉,也就是說他公主的地位是在他準備出曬前才封的。

第二點你認為和親的都是皇帝親生的女兒嗎?哪純粹是扯蛋,都是在宗室裡面選一個犧牲品,封為公主,當時王是宮女,最主要的是長的漂亮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第三點:過去後哪個慘啊,匈奴王死了後,又嫁給他的長子,長子死了後好像又嫁給他的長孫。

貢獻:讓漢匈和平了幾十年,王昭君維護漢匈關係穩定半個世紀之久。把中原文化大量的傳播到了匈奴。


所以故事流傳千古。


仁壽羅海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景甜有什麼代表作讓大家記住嗎?鹿晗吳亦凡楊洋有拿得出手的代表作嗎?林志玲作為一個演員演技如何?黃曉明會演戲嗎?但人家就是紅啊!四天六千萬,不服不行!

而王昭君就可以歸入此類!典型的歷史網紅!

也許有人會說:人家昭君姐姐身世傳奇,入宮多年不得寵幸,被畫師毛延壽坑了,後來不卑不亢遠嫁匈奴,多麼愛國,多麼悽慘,多麼傳奇!

拜託!!!和親公主一大堆,金枝玉葉更是不計其數,哪個不比她慘?哪個長的醜!王昭君留在漢宮香閨寂寞,捨身跳槽去小公司做太太,兒女成群,過的一點都不慘。秦漢長的帥,與林青霞天生一對,但卻給不了別人想要的婚姻,邢李原長的和癩蛤蟆一樣,卻把林青霞寵成女王,林青霞拋棄秦漢嫁給邢李原,你能說人家慘嗎?

而且不客氣的說,她的和親並沒有對漢匈關係起到很好的作用,彼時的匈奴已經被打的元氣大傷,縱然不和親,也就是苟延殘喘而已。

對於一個以和親聞名後世的美女來說,她的功績乏善可陳!

西漢有許多和親公主,論貢獻名氣,劉細君和劉解憂甩王昭君N條街,只不過名氣沒有她大,知道的人不多罷了。

劉惜君:江都王劉建之女,元封六年(前105年)和親烏孫,為獵驕靡的右夫人,短短六年因思念故國鬱鬱而終。她的付出換來漢朝邊疆數十年的穩定和安寧,同時也給當地的遊牧民族帶來先進的中原文化!

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

劉解憂:楚王劉戊孫女,劉細君去世後嫁給烏孫昆莫之孫岑陬為右夫人,妾室,二嫁又嫁給軍須靡的弟弟翁歸靡,三嫁給匈奴公主之子泥靡,在烏孫生活了半個世紀,為遏制匈奴,加強、鞏固漢室與烏孫的關係作出了傑出貢獻,是中國歷史上貢獻最大的和親公主。

劉解憂年七十歸故國,是日:長安萬人空巷,宣帝更是親自出城迎接解憂公主!

歷史不但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年,還是個勢利眼,有名的往往被記住,默默奉獻的往往被忘記,王昭君只不過是一例!


自媒體小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