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中國開始嚴查房地產

中央對房地產調控不斷加碼!!!

住建部等七部委馬上聯合,此次重點打擊投機炒房和“黑中介”。

突發,中國開始嚴查房地產

一上高樓萬里愁 蒹葭楊柳似汀洲

中國高層決定將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先行開展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專項行動。

30個城市名單已出: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南京、蘇州、無錫、杭州、合肥、福州、廈門、濟南、鄭州、武漢、成都、長沙、重慶、西安、昆明、佛山、徐州、太原、海口、寧波、宜昌、哈爾濱、長春、蘭州、貴陽。

突發,中國開始嚴查房地產

針對近期房地產市場亂象,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中宣部、公安部、司法部、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等部委,近日聯合印發了《關於在部分城市先行開展打擊侵害群眾利益違法違規行為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專項行動的通知》,

決定於2018年7月初至12月底,在北京、上海等30個城市先行開展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專項行動。

本次專項行動的打擊重點包括投機炒房、房地產“黑中介”、違法違規房地產開發企業和虛假房地產廣告等四個方面:(這四類違規現象將是被嚴查的重點)

1

打擊操縱房價房租、捂盤惜售、捏造散佈虛假信息、製造搶房假象、哄抬房價、違規提供“首付貸”等投機炒房團伙;

2

打擊暴力驅逐承租人、捆綁收費、陰陽合同、強制提供代辦服務、侵佔客戶資金、參與投機炒房的房地產“黑中介”;

3

打擊從事違規銷售、變相加價、一房多賣、霸王條款、價格欺詐以及限制阻撓使用公積金的房地產開發企業;

4

打擊發布不實房源和價格信息、進行不實承諾等欺騙、誤導購房人的虛假房地產廣告。

希望這次是真打!

這些黑中介和投機者無法無天,虛假房源、虛高房價,想方設法控制一切房源,在他們眼裡買房者就是一個個待宰的羔羊。

突發,中國開始嚴查房地產

溪雲初起日沉閣 山雨欲來風滿樓

非常罕見!《湖南日報》連發四篇社論痛批長沙樓市亂象。

一座被房價綁架的城市,四處“搶人”又有何用?

萬千優秀人才,如果居不易、望房愁,又怎能把心留住?

現階段長沙房價高企,並不是供需矛盾,而是炒房投機行為作祟。

必須對炒房投機行為出重拳,決不能讓長沙成為投機者的樂園。

突發,中國開始嚴查房地產

言辭犀利!《不能讓長沙成為投機者的樂園——二論促進長沙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一文:

透視當前長沙房地產市場“高燒”不退、炒房成風的表象,分析背後的癥結,有些情況值得關注與深思。

開發商“捂盤惜售”,故意擾亂市場正常秩序。為追求利潤最大化,一些開發商有意放緩施工進度,或者不服從價格監製反覆詢價;有的樓盤封頂1年多了就是不開盤;有的靠拉昇二手房價格與政府的限購限價政策拉鋸、博弈;有的開發商在搖號過程中,故意募集超過房源數幾倍甚至十多倍的客戶前來認購,人為製造供需緊張氣氛。

有種觀點認為,房價是市場調節的結果,現在什麼都漲,房價也必然要漲。還有房地產商認為,政府實施調控措施,擠壓了其利潤空間,於是故意採取拖、緩、慢等“軟手段”,給調控措施設置“軟阻力”。

房地產項目開發週期短則三年,長則五年,目前進入市場的新建商品房,基本上是幾年前的土地成本,由於當下“二手房”與新建商品房價格倒掛,有的開發商以“二手房”價格逼迫政府,幻想著調控政策“開閘”,以便牟取暴利。

部分違規中介和“黑中介”投機問題突出。

這些興風作浪的中介機構,發佈二手房虛假價格信息,哄抬二手房市場價格,引起買房恐慌和賣方瘋狂,加劇房價非理性上漲,他們是一二手房價格倒掛的主要推手;有的造假騙取購房資格,利用有購房資格而無購房意願的人佔據房源,嚴重擾亂市場交易;有的與開發商裡應外合、暗中勾結,以收取高額“茶水費”的形式提供“內部房源”。去年長沙“5·20”新政出臺後,原來已預訂但因購房者被取消購房資格的這部分房源,被開發商與中介瓜分,以高出原來定價10餘萬元乃至近30萬元的價格進入市場。

“買到即賺到”的現實,助長了部分市民的投機心態,抬升了他們的預期。

現在,不少普通市民把購買房產作為主要投資渠道,千方百計尋找買房機會;有些人明明沒有購房資格,卻想方設法鑽政策的“空子”,在戶口、個稅證明方面造假;還有些人耍起了小聰明,通過購買雜屋、購買格子商鋪的形式非正常落戶。

凡此種種不正常現象,不一而足。結合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有關價值、使用價值、交換價值的論斷,再看長沙樓市,恐怕一些打著“剛需”幌子的購房者,追逐的早就不是房子的使用價值,而是奔著“一夜暴富”的目標而來。

突發,中國開始嚴查房地產

鳥下綠蕪秦苑夕 蟬鳴黃葉漢宮秋

年初開始,國開行棚改項目開始收緊,地方棚改辦和國開行的合同審批權上移,一時市場躁動異常。

很多人奇怪為什麼棚改會引起這麼大的市場反應,這是因為“棚改”目前已經是重要貨幣投放方式。

國開行認為,棚改的貨幣化推高了房價。

國開行相關領導介紹,最近兩週,國開行才將審批權限收回,原因是:

一,這兩年國開行分行在審批時,違規現象嚴重,國開行總行擔心後期的風險隱患就比較多;

二,中央對棚改有一定的看法,棚改的貨幣化推高了房價,中央對這個有一個嚴謹的考量。該負責人進一步表示,貨幣化安置已經是推高房地產價格的元兇之一,此後貨幣化安置的比例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更為重要的是,除房地產市場,棚改腳步的放緩也和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問題有關。

棚改債務為地方隱性債務的重要一環,隱性債務包括建設性債務、消費性債務和政策性融資擔保,如平臺公司債務、棚改債務、政府購買服務項目的債務等。

突發,中國開始嚴查房地產

行人莫問當年事 故國東來渭水流

發改委緊急收緊房企海外融資限制,借外債投資地產項目。

本週對於房地產企業來說,過的有些艱難。

在國開行收緊棚改審批的背景下,最近兩個交易日地產股集體大跌,將央行降準釋放7000億元資金的利好消息對沖的一乾二淨。

6月27日,發改委方面又表示,將限制房地產企業外債資金投資境內外房地產項目。

據悉,不久前發改委會同財政部聯合印發了《關於完善市場約束機制嚴格防範外債風險和地方債務風險的通知》。

總體而言,房地產企業外發債不得投資境內外房地產項目、補充運營資金,僅限歸還存量債務。

七部委對三十個城市的專項大檢查,會讓整個下半年的房地產市場風聲鶴唳……

前因後果,利益勾連,爭議很大,這個事情的複雜程度將遠超想象。

總體,目前進入房地產行業的資金實在太龐大了,對其它各行業發展造成嚴重的不平衡,需要及時調整,避免更大的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