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1940.7.3 「七三一部隊」對華進行細菌戰

歷史上的今天——1940.7.3 “七三一部隊”對華進行細菌戰

1940年——“七三一部隊”對華進行細菌戰

歷史上的今天——1940.7.3 “七三一部隊”對華進行細菌戰

731部隊,全名為日本關東軍駐滿洲第731防疫給水部隊,對外稱石井部隊或加茂部隊。是侵華日軍假借研究內容主要以研究防治疾病與飲水淨化為名,實則使用活體中國人、朝鮮人、聯軍戰俘進行生物武器與化學武器的效果實驗。

歷史上的今天——1940.7.3 “七三一部隊”對華進行細菌戰

731部隊也是日本法西斯陰謀發動細菌戰進行種族滅絕的主要罪證之一。731部隊也是日本法西斯於日本以外領土從事生物戰細菌戰研究和人體試驗相關研究的秘密軍事醫療部隊的代稱。設於今哈爾濱平房區。這一區域位於當時日本扶植的傀儡政權“滿洲國”內。1945年8月,七三一部隊敗逃之際炸燬大部分建築,現仍存部分遺址。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是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細菌武器研究、實驗及製造基地,是日本軍國主義違背國際公約,用活人進行凍傷、細菌感染、毒氣實驗的大本營,是發動細菌戰爭的策源地,是日本對外侵略擴張、掠奪資源、踐踏中國主權的重要罪證。

歷史上的今天——1940.7.3 “七三一部隊”對華進行細菌戰

2006年5月,國務院公佈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8年4月,日本檔案館公開731部隊3607名成員實名名簿。

731部隊全稱滿洲731部隊(1941年8月使用此名),是日本侵略軍細菌戰製劑工廠的代號。為掩人耳目,先後叫過“加茂部隊”(1933年)、“東鄉部隊”(1938年——1939年,此時的秘密番號為“滿洲第六五九部隊” ,取名東鄉部隊是為了紀念石井四郎心中的偶像東鄉平八郎)、“關東軍防疫給水總部”(1940年8月改組為關東軍防疫給水部,同年12月2日創立關東軍防疫給水部支隊,平房地區設施成為總部)、“滿洲二五二零二部隊”(蘇聯攻克柏林後,為了掩人視線,於1945年5月更為此名)。731部隊偽裝成一個水淨化部隊。731部隊把基地建在中國東北哈爾濱附近的平房區,建有佔地300畝的大型細菌工廠。這一區域當時是傀儡政權滿洲國的一部分。一些研究者認為超過10,000名中國人,朝鮮人,以及聯軍戰俘在731部隊的試驗中被害,另外,據日本作家森村誠一在《惡魔的飽食》中稱,通過“特別輸送”進入到731部隊的“馬路大”需要進行編號,而從1939年以後,進行了兩輪編號,每一輪編號極限為1500,於是在抗戰結束時,共計有3000人死於此。但是對於數量的多少還存在爭議。日本投降前夕,匆忙撤退,為毀滅罪證將工廠炸燬,大批帶菌動物逃出,給當地人民帶來巨大災難。

歷史上的今天——1940.7.3 “七三一部隊”對華進行細菌戰

731部隊是日軍陸軍產下的惡魔部隊。他們把生物學和醫學轉用為武器,並實施國際法上禁止的細菌戰。隊員們對自己的經歷嚴守秘密,其中許多人隱姓埋名地生活著。

日本關東軍第七三一部隊,是日本軍國主義準備細菌戰的特種部隊,在戰略上佔有重要地位。日本軍人所謂的"小小的哈爾濱,大大的平房",在某種意義上正說明了這一點。就其規模來說,實屬世界上最大的細菌工廠。就其地位來說,它歸屬日本陸軍省、日軍參謀本部和日本關東軍司令部雙重領導,人事配備是很強的。擁有從事細菌戰研究工作人員二千六百餘人,其中一名中將和四名少將級軍官,80餘名校級軍官,判任官和技師達300餘名。從一九三六年到一九四二年七月由石井四郎中將為部隊長,一九四二年八月到一九四五年二月北野政次少將接任部隊長,一九四五年三月到同年八月石井四郎又重任部隊長。它的直屬各個部以及各個支隊都配備佐級軍官負責,對一些重要部門都配備了少將級軍官負責。

歷史上的今天——1940.7.3 “七三一部隊”對華進行細菌戰

2015年3月13日至15日,旨在揭露二戰時期日軍731部隊罪行的“醫學犯罪展”在位於日本京都的立命館大學國際和平博物館展出。展覽詳細介紹了731部隊為了進行細菌戰、研究武器性能等對殖民地人民實施的慘無人道的活體試驗,同時還介紹了戰時及戰後日本醫學的進程。為了讓展覽內容通俗易懂,主辦方儘量減少文字敘述,在圖表和歷史照片上下功夫,中間還穿插了多位日本軍醫及受害人的證言細節。

京都大學醫學部臨床教授吉中丈志表示,展覽內容已被翻譯成英文、中文、韓文等多種語言,希望讓更多人瞭解731部隊的犯罪事實。

歷史上的今天——1940.7.3 “七三一部隊”對華進行細菌戰

哈爾濱平房區經過近兩年的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後,共確定可移動文物5378件,多數與“731”部隊有關。經鑑定,其中436件為珍貴文物,這為揭露侵華日軍第731部隊罪行再添新證。通過此次文物鑑定,“731”罪證陳列館藏珍貴文物由原來的207件現已升至643件,這些新增的珍貴文物是揭露日軍罪行的有力證據,將在“731”罪證陳列館新館進行展出。

這些珍貴文物大體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731”部隊在進行細菌武器實驗研究時使用器物,主要是1945年以後在平房“731”遺址廢墟和哈爾濱其他日軍營區遺址採集的文物;另一類是關東軍其他部隊使用的設備和裝備。

2017年8月13日晚,日本NHK電視臺播放紀錄片“731部隊的真相——精英醫者與人體實驗”,共約50分鐘,引發日本輿論關注。

歷史上的今天——1940.7.3 “七三一部隊”對華進行細菌戰

紀錄片中,NHK首次發掘二戰結束後不久在蘇聯舉行的審判錄音資料,用真人錄音和親歷者採訪還原了731部隊核心成員開發細菌武器的真實情況。紀錄片稱,二戰時期,731部隊在中國秘密開發細菌武器並用於實戰。戰後,731部隊將證據徹底銷燬,原部隊成員守口如瓶,真相被隱藏。紀錄片顯示,當時參與731部隊人體實驗的有日本軍人,還有日本醫學界的精英。很多軍人在戰後審判中受到懲罰,但精英醫者及其所屬名校的責任至今曖昧不清,其中一些人甚至在戰後得到學界表彰。節目組試圖就此採訪東京大學被拒絕,東大方面稱其與該部隊“沒有組織關聯”。

歷史上的今天——1940.7.3 “七三一部隊”對華進行細菌戰

日本大阪大學學者田中彌生14日在日本博客新聞網站blogos發文稱,該紀錄片揭露了令人震驚的事實。針對731部隊的歷史,日本社會態度複雜,“看見了卻裝作沒看見”。紀錄片最後介紹了一名悔恨自殺的醫生,這可能也是節目組想要傳達的信息:希望所有日本人面對事實,反思歷史。

歷史上的今天——1940.7.3 “七三一部隊”對華進行細菌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