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大家都不喜歡于丹了,從熱捧到拋棄經歷了什麼?

翩翩起舞講算法

我見過於丹老師幾次,也過有一些合作,這次就平心而論,客觀地回答一下這個問題,評價一下於丹老師。

于丹老師是在百家講壇講論語一炮走紅的,隨之她的書《于丹論語心得》也開始暢銷大賣。有些評論說,于丹學識不夠,講的《論語》很多地方也是歪曲事實,信口雌黃。


這是事實嗎?

是的。


于丹是北師大的一個教授,博士生導師,在這個級別的,再怎麼不專業,也總比普通老百姓專業。但是,比起真正的國學大師,的確是小巫見大巫。

只不過,真正的國學大師,是不屑於出來講課的。

那憑什麼是你于丹,一個“不懂”國學的人紅起來了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于丹懂傳播。

什麼意思?


原因很簡單,如果講《二十四史》就算你講到天上去,也不會火。因為《論語》對中國人來說自帶傳播屬性。

一樣的道理,當年易中天老師如果講的不是《三國》而是《聊齋志異》那易老師的名氣一定也就不比現在。


在知識領域,傳播一定程度上大於內容本身。一個耳熟能詳自帶話題的超級IP自帶傳播屬性,就像杜蕾斯的文案天生就自帶翅膀一樣。


以上就是于丹十幾年前爆紅的根本原因 。于丹老師不一定是最懂《論語》的老師,但一定是最懂傳播的老師。


退一步說,就算于丹老師講的《論語》入不了學術法眼,但是對普及傳統文化,將國學和《論語》吹進尋常百姓家,也是功不可沒。


想一想,比起那些整日在小黑屋裡瑩瑩訓詁,研究考證,瑕疵必較的老學究們,在普及傳統文化和國學上,于丹老師是不是比他們強多了?


至於被拋棄的說法,有個答友形容的很恰當。每個時代都需要一個文化代言人,或者說文化網紅。于丹易中天等只能說是10年前的文化代言人。


而現在可能是蒙曼康震等新晉一代知識KOL的天下。


沒什麼拋不拋棄,至少人家于丹在爆紅的時候賺到盆滿缽盤,也給普羅大眾帶去了價值。就算白天再怎麼被趕下臺,晚上依然可以回到2000平米的大別墅修養生息。



大黑都知道

前幾天路過河南信陽,看到一個樓盤的大幅廣告,宣傳的點就是“于丹要來了”,這還算事給也主的福利呢。于丹可能在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已經“被拋棄了”,但是,她也許正在走近三四線小城市,大把地撈著出場費呢。

其實,大把撈出場費,可能正是于丹逐漸被拋棄的原因。她2005年在央視百家講壇講《論語》走紅,甚至嫌棄了全國性的讀《論語》的熱潮。當時,于丹只是北師大一個副教授,她最初是在文學院,但是很難達到文學院的學術要求,就到了北師大藝術學院,她的學問不行,但是課講得很好。她最開始是在央視節目組幫忙,結果大家說,於老師,要不您試試吧——她就那麼火了。

于丹的走紅,有著深刻的時代原因。中國經濟經過90年代迅猛的發展,社會對“文化”的渴求空前強烈,央視嗅到了這種需求,打造《百家講壇》,易中天講三國,火得一塌糊塗。于丹上去講,也是火;再換一個閻崇年講清史,照樣火。

應該說,于丹是非常聰明的。她趁著節目的火爆,把自己講《論語》的書賣了幾百萬冊,賺了很多錢。她到各地演講,出場費都是幾十萬。這完全是名氣帶來的財富,所謂的“眼球效應”,而缺乏真正的學術根基。她知道自己成為了一個明星,而不是大師,她就是要利用明星的身份來變現,來掙錢,毫無疑問,她一度非常成功,很多地方想請她都請不到。

于丹沒落的種子也就在那個時候種下,她沒有去發展自己的學術能力,而是吃老本,不斷地“複製自己”。文化明星也換代很快,百家講壇早就沒人看了,現在是各種《最強大腦》或者“見字如面”之類的,于丹那種雞湯式的解讀慢慢過時了,真正感興趣的,需要更深入的引導,而不感興趣的,則被別的花樣所吸引。

于丹在講壇上被轟走,好像是在一個大學的講座,對大學生來說,她講的東西顯得過於膚淺了。但是,這種遭遇也告訴了她自己本拋棄的現實,所以,她把更多精力放在去三四線城市走穴上,畢竟,流行文化要到三四線城市,還需要一個階段。


張豐

于丹,是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也是一位知名的文化女學者,是前互聯網時代的電視文化塑造的學術明星,更是一位極具爭議的話題人物。

于丹女士的入世之路

于丹在大學的博士所學就是影視傳媒相關的專業,學以致用,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前後就開始積極參與各類電視節目的策劃,投身電視文化一線。不過,她的本科學校一直是未解之謎,雖然有確鑿證據考證她畢業於北京聯合大學,但是本人面對這個問題一直是雲山霧罩,不予正面承認。

她與央視關係密切,參與了大量的央視節目的策劃、撰稿工作,包括《在共和國史冊上》《太陽照常升起》《香港滄桑》等專題紀錄片,也是《正大綜藝》等節目撰稿人,還是教科文頻道顧問,還曾經參與策劃過我國2001年申奧的紀錄片。

如此高的起點,可能跟家庭出身有關。她的父親於廉是一位老革命,曾經做過萬里同志的秘書,退休前是中華書局副總經理——這也是她的書都能在中華書局出版的主要原因吧。

從學者到明星,于丹終於成名了

同羅振宇一樣,熟諳電視文化的傳播邏輯,耐不住幕後的寂寞,開始走到臺前。那就是在2006年國慶期間,已經捧紅了“品三國”的易中天並且找到了收視法寶的《百家講壇》,推出了《于丹論語心得》的講座,性感大於知性、雞湯多於哲學的學術明星于丹華麗出世。

市民文化消費劇增的時代背景,國慶七天的文化需求,易中天的探路打底,一口緩釋壓力的雞湯話,把準了電視時代傳播要訣的于丹,想不紅也難。

從此以後,于丹徹底成為一線明星,不用再深扎後臺苦哈哈的寫策劃案、撰演播稿,出席各類活動、為官員商人做培訓,登堂入室,儼然社會名宿。無論多麼複雜的問題,在於丹面前,都能《讀者》《青年文摘》一般的溫馨小故事讓百鍊鋼化為繞指柔。

當然,中間也有過跟人交換名片撥號過去是空號、穿著性感腳踩恨天高在北大被群噓下臺等等糗事。但這也無傷大雅,因為主流文化認可,手握話語權的於明星,不在乎。

于丹是怎麼落寞的?

12年過去了,于丹女士的熱度似乎已經大不如前,所以有了題主的問題。具體來看,于丹的落寞有這麼幾個原因:

傳播環境的變化。電視文化是流行文化,很多現象都是速生速朽的。于丹作為電視捧起來的明星,不可能永遠踩中觀眾的需求。更主要的是,2010年以後,移動互聯網異軍突起,社交媒體極度發達,在這個去中心化的傳播媒介上,造星速度更快,于丹傳播的過於大眾的內容,在細分化的雞湯市場中,容易失焦,早晚會讓大眾失去興趣。而且,12年時間,市場受眾興趣在變,主要人群也在迭代。比如沒有像周小平一樣,抓住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浪潮,在自媒體平臺大放噁心人光彩。

個人學識的短板。于丹所講的大部分內容,都是通俗的不能再通俗的小故事,很多是明顯違背常識的,吃多了容易消化不良。2006年,網民數量不過一億,信息獲取遠沒有今日方便。利用信息不對稱的條件,還可以忽悠一下。比如,微博上她發佈的張大千家在颳大風的時候反其道行之開窗戶的故事,就明顯違背常識並且編造名人故事,引起群嘲也就不意外了。這麼多年,于丹的學術研究沒有大的進步(感興趣的可以去學校官網查查她做的課題,基本是都是同題多次寫報告,我也曾在“如何評價于丹這個人?”中詳細闡述過,感興趣的可以去搜搜看,不做贅述)。她從孔子一直講到莊子、老子,基本上都是自己的片兒湯話,離原著精神萬里之遙。個人學識也沒有變化,故步自封,容易被時代拋棄。

個人涵養的問題。作為一個學者,一個講述古典文化傳播所謂大愛的女性學者,在不少公眾場合經常被人質疑為缺少修養。前面提到的在北大被群噓、跟人交換名片的事情,都透露了這個細節。一次兩次沒什麼,但是時間長了,在公眾媒體的發酵下,很容易成為個人負面形象。公眾人物連基本的道德都演不出來,形象早晚得崩。

沒能按照準宗教化手段包裝自己。我的朋友@歷史有妖氣在回答中提到了于丹與南懷瑾的區別,南大師在獲取了高度的市場認可以後,能夠利用手中的政商資源,利用近似宗教化的手段將自己打造為一代宗師,並且能夠迴避他人如許卓雲質疑的鋒芒(“許先生,我們不一樣的”)。在大陸的社會環境下,于丹不可能達到這個規模,當然,她也不一定有這個能力。


何殊我

曾經,我到書店的門口一望,正中央擺的書都是于丹《論語心得》。可見,此時的于丹作為一名文化學者有多火了。然,這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了。

現在互聯網信息這麼發達,我也很少聽說于丹的消息,從熱棒到拋棄,主要因素有以下:

一、大眾的理性迴歸了,不再喜歡雞湯了。


現在只要聽到“雞湯”一詞,我們就打心底裡反感。為什麼呢?因為雞湯意味著看不清問題的本質,只是貪圖心靈一時的舒適。而於丹的書最大的賣點就是雞湯,可見當民眾的理性迴歸時,他們急於想要知道問題的本質,而不是在書裡求安慰。

最明顯的例子,有人問于丹:“現在房價這麼高,工作幾年了也買不起房怎麼辦?”這個大家普遍關注的問題,結果於丹的回答大體意思,你不要想著你沒有房,你要想著你現在擁有什麼呀。汗,即使我現在擁有健康,我還是買不起房啊。買不起房,結不了婚,沒有性生活,沒有繁衍後代的能力啊。


二、互聯網時代信息透明化,讓人們看清楚于丹的真正為人。

于丹遇到最大的公關危機就是自己帶的研究生自殺一事。


于丹本身是北師大教授,成了網紅後忙著到處演講撈錢,哪裡有時間指導研究生做論文啊。目前,從網上爆料情況看,自殺的研究生在出事前曾打電話給於丹,一個同事說于丹接了,說自己在忙。出事後,于丹則說該研究生自殺和自己沒有關係。

身為一個講仁義禮智信的文化學者,卻對自己的研究生冷漠對待,這種鮮明的反差讓人多多少少覺得於丹的虛偽和不負責任了。


討厭一個人,怎麼還會喜歡聽她說話呢?


可見,並不是公眾拋棄了于丹,而是于丹的行為有負公眾的喜歡。


以上是我的兩點淺薄的看法,如果有不同意,歡迎留言討論。


我是靈林玖玖,寫過100篇以上書評的閩南人。


靈林玖玖

所以,于丹從紅到黑也是一個信號也是一個提醒,一方面,大眾的文化認識在不斷提高,辨別力越來越高;一方面,“人格修飾”“知識包裝”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不止看戲

有一個人其實跟于丹比較像,那就是南懷瑾。

曾經有個大學教授要跟他探討一個學術問題,南懷瑾笑了笑,坦言:“咱們不是一個路子”(大意如此),直接拒絕學術圈。

這就是他的高明之處了,也是于丹欠缺的地方。

她最大的失誤是,沒有認清自己的路子,試圖在學術圈也發發聲,這就不好玩了,才會在北大得到噓聲一片。

于丹老師其實是個文化現象,“于丹”二字本身其實已經超越了個體,成為一個文化符號。

于丹特別喜歡說的一個詞語是“道不遠人”,就是傳統思想文化其實與現代人並不遙遠。

這一點我是非常贊同的,其實和孔子、王陽明、曾國藩的思想都是相一致的,都是強調道應該成為“日用”,反求諸己,而不是表面文章、咬文嚼字。

值得關注的是,于丹“火”起來,完全是因為一個欄目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

這不是他們的問題,而是電視的受眾人群決定的,所以百家講壇一直不溫不火。

直到200610月,于丹出現了,在百家講壇解讀《論語》心得。

於老師跟其他老師不同之處在於她其實是“社會人”,長期在江湖摸爬滾打,人情世故諳熟,對心理學也下過功夫,比如她說的“人允許一個陌生人的發跡,卻不能容忍一個身邊人的晉升。因為同一層次的人之間存在著對比、利益的競爭,而與陌生人不存在這方面的問題。”,其實說很得人生況味的。

再說她講的內容,其實就是心靈雞湯,但是這碗雞湯不同於網絡上的那種,而是于丹本人的包裝便是最好的雞湯。

最後,于丹老師逐漸淡出熱點,其實也正常,畢竟走她的路子的人多了,學術明星更是層出不窮,雞湯也需要換口味。



歷史有妖氣

我想不是于丹經歷了什麼,而是我們大眾經歷了什麼

于丹的出名與成功,必然與經濟發展與人民需求是密不可分的。

1、在於丹火的那個時期,網絡還不是很發達,各類新聞軟件還不是很流行,網絡上各種標題黨,信息的傳播是侷限的。網絡雖然有,但是青年人用來打遊戲上qq,中年人辦公和網上搜索,老年人嘛,當然下載還是不會用網絡....當時最被大家熟悉的獲取知識的方式就是讀書了,有個名人說讀書就是思想和思想的交流,當時覺得很對,但現在有頭條了呢,我一個小時能和好幾十個思想交流,並且極為有效~

2、那個時期房價還不是很高,有學歷有能力的人還是有一番前景,也就是在經濟上,沒有那麼迫切。

所以那個時期的人們,對於生活,或者說生存,更多的在尋求內心的方向,想要提升精神水平;同時,未來前景還是可以有不錯的預期的。那麼讓自己變得更會為人處事,讓內心更豐滿與強大,無疑會有更好的晉升的條件,會有更好的前景。

于丹通過電視,帶給人們新的思想,這思想只有于丹有,且也是基於當時的經濟物質水平下,人們最需求的東西,從而於丹火了。

現在時代改變,社會物質豐富但人們需求改變,于丹的思想已經不是人們的需求點

近幾年,你會發現社會的一些晉升空間與機會,基本都已經被前人填滿,而房價卻是抑制不住的上漲,不吃不喝死命幹,加上晉升的預期,也買不起房。這樣的條件下,什麼樣的生活適合自己,成為了人們思考的方向:是拼命賺錢獲得物質基礎?是不顧一切先撈一筆?還是尋求內心的知足,平凡過日子?

因為很多東西,在出生時就已經固定,經濟好的家庭,就更容易得到更好的資源,子女就更容易成才。當房價不高,掙多掙少都有房,大城市努努力也許就能定居。而房價的上漲,讓原本的差距一下子顯露,很多人即使在努力,也達不到想要的目標。那麼,我就安安分分過日子,要那麼多理論幹啥呢?

並且智能手機的普及,極大的拓展了知識的獲取,讓人們知道的更多,知道的更多,就越能客觀的評價自己與定位目標,內心的躁動就越少,已經不需要雞湯來慰藉。雖然這是速食文化,給人感覺沒啥內涵,但其實這樣的方式是極其有意義的。比如我父母,當年于丹天天講父母與孩子的代溝,感覺很有意義,但我發現和父母溝通還是有代溝;現在父母天天刷頭條,國際局勢、國內民生了解透徹,一些新的思想,不用我去和他們解釋,他們自己就能獲取並理解,代溝自然也就沒有了。

于丹只是在對的時期做了對的事,但時代改變,網絡飛速發展。現在網絡的文化,更多的是一些調侃,流行各種段子,段子本身就是思維的跳躍,但卻非常有意思。其發展是建立在人們認知的提高且對現實的無力。這樣的文化下,于丹固定思維的雞湯,已經不是人們的所需品。


電音PUNK

似是而非之言

于丹之言,在當年讓你看了之後立馬感覺非常有道理,言論依舊可現在不是當年,當年空理(雞湯)之言不像如今這樣氾濫成災,又趁著百家講壇是在火的時候被推送臺前,所以當時很多人覺得“飽受洗禮”就無不為此叫好了,故而就火了起來變成了所謂的“空理魔祖”。但是這番似是而非之言能經得住考驗嗎?現在答案已經非常明瞭。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

《禮記·學記》之篇闡述了學之道,也表述了一下為師之道。光用別人的觀點來講述毫無自己的真正見解是不能為師的,不根據學生的實際問題去講述問題,怎麼能為師?何況《論語》以也是孔子給每個不同學生講述在當時不同的應對之道。而在於大師嘴裡面孔子就成了現在也是無所不能的聖人了,不知於大師可有真正下過基層去調查溝通過多少民眾?估計是沒有吧?不然就不會只大唱這些毫無實際之用的言語了。



現在真正的需求

諸子百家在春秋戰國時期對於當時的人本是實用之言,只是當時的人取適合自己的一瓢而已。而同樣又是弱水三千,還是隻取一瓢飲。在如今這個年代還是飲的必是對自己有用的那一瓢,就和你去店子裡面喝湯一樣,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結果喝到極其不適合你口味的,你會怎麼辦?當然是吐出來啊,如果整桌人都吐出來了,是不是就會找老闆算賬了?所以於大師之事就是如此,沒有供給真正的需求,怎能不倒下。



但是論語還是要學,但是我們要學的是其本質之道,而不是於大師這番空理之道。我們要學的是怎麼把《論語》變成今天之用,這個就不僅要對論語之本質瞭解,更要對如今這個社會也得了解。不然不為今天之實用,也還是空談之理。


淡看天上月

我突然發現一個問題:那些討厭于丹的人,瞭解她嗎?接觸過她嗎?能討厭到點子上嗎?

人云亦云的跟風,才是最可怕的。

1、于丹的能力不能否認



那場演講下來,說實話挺佩服她的:兩個小時的講座,她引經據典、博古通今、天文地理無所不談,中間愣是沒歇口氣。

當時我心裡就想:難怪她會成為大師級的人物,肚子裡沒點貨還真不行啊。

這從另一方面也告訴我們,若想成為人中龍鳳,必要先來學富五車,說白了就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來才有出頭之日嘛😄。

我們先看下她的成績吧:她在央視《百家講壇》、《文化視點》等欄目的《論語心得》《莊子心得》《論語感悟》等系列講座,用自己的方式普及傳播了傳統文化,詮釋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業內產生廣泛影響。

同時,她還先後擔任《在共和國史冊上》、《太陽照常升起》、《香港滄桑》等20餘部大型電視專題片撰稿人。

因此,從業務水平本身來講,于丹肯定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2、不要死盯著“于丹論語”下功夫



走紅後的于丹,也遭遇了來自各個方面的牴觸或排斥。

無論是北大被轟下臺,還是被一些高校教授聯名反對,都源於于丹“雞湯達人”、做作、自負的標籤。

這其中,批評于丹講評《論語》錯誤太多、太過主觀、過於娛樂等聲音此起彼伏。

我倒覺得,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對於一部著作的解釋,大的含義明確的前提下,有一些自己的解讀也很正常。

至於說過於娛樂那些,李玉剛可以用流行的方式演繹京劇,嚴謹的學術氛圍下偶爾來點小插曲又有何妨?

以上只是個人觀點,說的不好,大家盡情留言拍磚吧……


普了次法

我想跟大家談談音樂。

白巖松說:

流行音樂是情緒音樂,古典音樂是情感音樂。

有一次,俄國作家赫爾岑參加聖彼得堡一隻貴夫人的沙龍活動,見他煩躁不已,坐立不安,尊貴的女主人來到赫老師面前,體恤滴問:赫老師您哪兒不合適啊?赫老師也不客氣,褲腳子著火直接燎襠滴說:這音樂真特麼叫人抓狂😫!

可這是最流行的音樂呀?

流行的就一定好嗎?

可不好,它怎麼能流行呢?

那,眼前害死美帝很多人的流感呢?

赫老師說。



您明白我什麼意思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