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這四樣,你的人生就會變「輕」許多

遠離這四樣,你的人生就會變“輕”許多

誰都在喊累,誰都在喊人生活的不容易,但你知道累從何來,怎麼樣才能取掉累,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既“輕”又“快”?

人生有四樣東西,其實是它們拖住了我們的步伐,困住了我們的心,讓我們本該簡單透明的心,變得迷濛,變得雜草叢生。讓我們本該輕快明亮的腳步,越來越沉重。

這四樣東西是:計較,生氣,抱怨,苛求。

遠離這四樣,你的人生就會變“輕”許多

計較是我們自己給自己上的一把心鎖。

計較是所有痛苦的淵源。

計較更多的是時候,是我們自己跟自己過不去。表面看,我們是在發洩對別人的不滿,是在計較別人這件事不處理好,或者是處理這件事時,只顧及到了他的利益,而少顧及或者損害了我們的利益。

比如說,朋友相約一塊出去春遊,本來是件挺開心的事,大家一起享受自然,在大自然遼闊的懷抱裡盡情地放飛自己的心靈,讓長期積鬱在我們心頭的各種壓力,各種不滿,各種憂慮統統排洩出去。但就是因為我們一念之動,以為別人輕視了自己,慢待了自己,於是本該飛起來的心又落下來,而且很沉。我們計較別人對自己的態度,計較別人對自己少關心一分,而對他人多關心一份。

於是一件很不幹起眼的事,就損壞了我們的心情,痛苦因此而來。

學會不計較,是我們變得大度變得坦然的第一步。

計較其實是狹隘的代名詞,是我們的心靈還沒開化,我們還沉淪在世俗的得失上,還在乎那一分一釐的便宜。還在乎別人的一個白眼。

計較更是我們拿別人的錯誤來處罰自己,讓自己心情變得更壞的一種不當方式。

去掉計較,生活中不計較或少計較,我們的快樂就會多一份。

遠離這四樣,你的人生就會變“輕”許多

生氣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一種狀態。怎麼才能做到不生氣呢?

一是多讀書,多從書中找到化解生活矛盾的方法。

二是多出去參加戶外活動。室內憋久了,我們的心靈就生鏽,就會對事事計較,壞脾氣自然就見長。動輒就會沖人發脾氣,就會因別人的小舉動而發出很大的脾氣。

在是不要把自己看太重。要懂得,生活不可能處處以你為中心。不是你的主場,就儘量淡化自己,不要搶分頭,不要奪別人的眼球。生活是個大舞臺,不可能每個人都天天圍著你轉。也不可能每個人都能容忍你天天發號施令。當你的份量還不足以讓你成為某個圈子的重心時,你受到輕視受到冷漠就是一種合理。為這種事生氣,其實是你用你的不成熟不厚道來破壞別人的規則,破壞別人的心境,同樣自己也受到懲罰。

三呢,就是多理解別人,多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想問題。

有時候我們生氣,並不是別人做的真不好,而是未能滿足我們的期望值,或者沒滿足我們的虛榮心。

問題不出在別人身上,恰恰是我們自己沒煉到豁達。

遠離這四樣,你的人生就會變“輕”許多

抱怨的核心,就是我們總想從世界得到多一些,但是世界總是給我們很少。

明明有那麼多機會,但我們一樣也撈不到。眼睜睜看著別人踏上機會的快車一路遠去,我們卻還滯留在原地生氣。

這個時候,抱怨這條惡蟲就鑽進了我們內心。

於是我們要麼抱怨世間的不公,要麼抱怨被人算計,要麼就抱怨自己生不逢時。

抱怨有什麼用呢?很多人沒想明白這個問題。

凡事不是你抱怨一下就能回到起點的。很多機會也不是因你抱怨了就能重新來到你身邊。

與其抱怨,不如發奮。要相信,機會絕不止一次兩次,這次沒拿到,還有下次。下次拿不到,還有下下次。只要我們做足了準備,只要我們不斷夯實自己,機會它怎麼可能肯捨棄我們呢?

遠離這四樣,你的人生就會變“輕”許多

苛求同樣是一種病態心理,只不過相比前面三種,苛求更加隱蔽一點。

一是不樣對世界太苛求,再好的世界,也有不公不正之處。再好的陽光,也有被烏雲遮蓋的時候。

不是每天的太陽都能照著你,偶爾你也會遇到暴風驟雨。不是每一條船都能行進在風平浪靜之中,一輩子沒出海的人,有可能只出一次就遭到了風暴。

其實你多出行幾次,一切就都圓了。

不要苛求世界,不要苛求他人。世界不是為你一個人運轉,他人也不可能為你一個人而活。誰有誰的生活,誰有誰的嗜好。不要老拿自己的標準要求他人,說這事沒做到你心上,那事沒達到你的標準。對他人太過苛求,最終難為的還是你自己。

同樣不要對自己太苛求。人生掌握個差不多就行,沒哪個人完美得連一點誤差都沒,也沒哪個人一生下來只得到陽光而不會遭遇一次風急。

原諒自己的某個弱項,不要太在意某天的言行傷害到了誰,損壞了自己的形象。

不管你怎麼努力,身上總還是會有這樣那樣的毛病。所以,不要只盯著自己的弱項,不要只看到自身的不足。同樣也不要只盯著他人的缺點,讓心寬一點,讓包容多一點,樂觀地看待各種不圓滿,人就會豁達許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