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躺賺時代」已到來:利用人性的弱點賺錢,一輩子都不會錯

人人都渴望財富自由,那麼有沒有一些方法來幫助我們來賺錢呢?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賺錢的七大定律

第一定律:你要做羊,還是做狼?

永遠是10%的賺錢,90%的人賠錢,這是市場的鐵律不論是股市,還是開公司,辦企業,都不會改變。天下人不可能都是富人,也不可能都是窮人,但富人永遠是少數,窮人永遠是多數。這是上帝定的誰也沒辦法可是賺錢總是有辦法的,就是你去做10%的人,不要去做大多數人做少數富人。你需要換思想轉變觀念擁有富人的思維你就得研究的辦法研究富翁的思想和行為。

第二定律:對錢有濃厚的興趣!

問蒼茫大地,誰主財富。為什麼他能賺錢,你不能賺錢,追根溯源想賺錢,首先你要對錢有興趣,對錢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然錢不會找你。錢不是罪惡,她是價值的化身是業績的體現是智慧的回報,物以類聚,錢以人分,你必須對錢有濃厚的興趣感覺賺錢很有意思很好玩。你喜歡錢錢才能喜歡你,這絕不是拜金主義而是金錢運行的內在規律不信你看那些富翁都喜歡錢都能把錢玩得非常了得。

第三定律:最簡單的方法最賺錢

天下賺錢方法千千萬但最簡單的方法最賺錢雖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但萬法歸一,最簡單的才是最好的複雜的方法只能賺小錢,簡單的方法才能賺大錢,而且方法越簡單越賺大錢。比如比爾蓋茨只做軟件就做到了世界首富,沃倫巴菲特專做股票很快做到了億萬富翁。具體講每個行業都有賺大錢的方法他們的方法很簡單你要研究賺錢總結自己的簡單賺錢方法然後堅持它不要輕易改變簡單的方法賺大錢,複雜的方法賺大錢這是賺錢的第三定律。

第四定律:賺大錢一定要有目標

年年歲歲花相似,賺錢方法各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你賺錢一定要有目標,成功的道路是由目標鋪成的,沒有目標的人是為有目標的人完成目標的,有大目標的人賺大錢,有小目標的人賺小錢,沒有目標的人永遠衣食發愁。要賺錢你一定要有目標,一定要有野心,這是賺錢的第四定律。

第五定律:一定要用腦子賺錢

天下熙熙皆為名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在財富時代,你一定要用腦子賺錢,你見過誰用四肢賺大錢的?一些運動員賺錢不菲,但邁克爾喬丹說:我不是用四肢打球,而是用腦子打球。用四肢只能賺小錢,用腦子才能賺大錢。賺錢始於想法富翁的錢都是想出來的世界上所有富翁都是最會用腦子賺錢的你就是把他變成窮光蛋他很快又是富翁因為他會用腦。

第六定律:要賺大錢一定要敢於行動

世界沒有免費的午餐,也沒有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不行動你不可能賺錢不敢行動你賺不了大錢敢想還要敢幹現在人們談論財富越來越多,但許多人說得多做得少要知道:說是做的僕人,做是說的主人!我們許多經濟學家談論財富頭頭是道,但他們誰富了,德國行動主義哲學家費希特說過:行動,行動,這是我們最終目的。要想富快行動不要怕先邁出一小步然後再邁出一大步記住利潤和風險是成正比的。

第七定律:想賺大錢一定要學習賺錢

天下聰明人很多但為什麼絕大數人都不富?在財智時代要賺大錢,一定要學習賺錢!你學過賺錢嗎?我們在小學沒學過賺錢在中學沒學過賺錢在大學還是沒學過賺錢。財商和智商不同,智商有天生的成分而財商100%需要後天學習提高。孫正義李嘉誠史玉柱等所有大富翁都不是一生下來就會賺錢,但他們都有兩個共同特點:一是有強烈的賺錢企圖心,二是有很強的學習力。正是由於他們善於學習賺錢方法,所以他們超越常人,登上財富巔峰。向成功者學,像成功者那樣子增長你的智慧提高你的財商總結賺錢的秘籍很快你就會變得富有!


都說股市上90%的散戶都在賠錢,那麼,作為一個普通人,作為散戶,如何才能成功的在股市上賺到錢呢。

這其實真的是個思維問題,因為炒過股票的人都知道,即使是散戶,絕大多數人也是賺到過錢的,只是不能保持罷了,所以,如果能夠克服散戶思維,即使是散戶,也是可以賺到錢的。

那麼,什麼是散戶思維呢,如何克服散戶思維呢?

1.

下面我們來看一個例子,看看你是否會處理,就知道你是不是散戶思維了。

你購買了兩個公司的股票,公司1和公司2,各投入了1萬元,6個月後,公司1的股票漲了,變成了12000元,公司2的股票跌了,變成了8000元。

這時候,你是會賣掉已經漲了的公司1的股票呢,還是會賣掉虧錢了的公司2的股票呢?

讓這個問題在你的腦子中停一會兒,然後我們先來看一下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丹尼爾·卡尼曼的一個實驗。

2.

卡尼曼教授交給受試者50美元,然後拿出一個硬幣問:你願意參加一個遊戲嗎?我拋硬幣,如果頭朝上,你就可以再得到50美元,如果頭朝下,就把50美元還給我。當然,也可以拒絕和我賭,直接拿50美元走人。

如果你來參加這個實驗,你會如何選擇呢。

大部分受試者的心理是:來一趟白得50美元,已經很好了,如果賭一下,搞不好空手回去,於是大部分受試都都選擇直接拿50美元走人。

這時候再想想,如果你參加了這個實驗,你會如何選呢。

在這個實驗中,大部分人選擇了賭一把,因為一開始的100美元是已經到手了的,而被人搶走50美元可是相當不爽的,所以大部分人選擇了拼一下。

在卡尼曼教授的這兩個實驗中,其實受試者只要不參加遊戲,得到的就是50美元,而選擇賭一把的人,得到100美元和什麼也得不到的可能性都是50%,但是,因為採用的方式不同,大家的反應卻完全不一樣了。

3.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其實就是人們的一個普遍的一種思維在起作用,損失厭惡,也叫沉沒成本厭惡,其實也就是前面介紹的散戶思維了。

沉沒成本,其實是經濟學上的一個概念,簡單說就是,你以前為一件事花進去的時間、精力、金錢,都是沉沒掉的,按說不應該影響你下一步的決策。

但是因為你付出過了,所以如果失去了,就會在心理上無法接受,這就是為什麼在卡尼曼教授的實驗中,如果一開始就得到了100美元的人,就不願意再付出50美元了。

在現實生活中,其實沉沒成本也在很多方面有所表現,下面看一下兩個例子,都是我們生活中經常會碰到的,一個是看電影,一個是吃飯。

4.

例子一:你興致勃勃的去看電影,10分鐘之後你就知道這是一部爛片,後面的情節你其實完全不想看了,那麼,想一想,你是會馬上起身就走,還是堅持把爛片看完呢?

大部分人的想法是,既然電影票已經買了,錢已經花了,那就看完吧。

例子二:你去飯館,點完菜後,發現有一個菜非常不好吃,那麼你是會把它吃完,還是不吃呢。

大部分人的想法是,菜已經點了,付錢是一定的了,就湊合菜吃完吧。

可是仔細想一想,這些成本已經付出了。不管你吃或者不吃,在成本方面,其實是完全一樣的,而不吃還能保持身體健康,腸胃舒暢,吃下了,除了讓自己的身體不舒服外,一點兒好處也沒有其實。

這些事情的結果一點兒也不難分析利弊,可是大部分人為什麼會進行錯誤或者沒有任何好處的選擇呢?

這其實和我們大腦的運行機制有關,我們個體有時候真的很無辜呢?

5.

人類大腦的運行是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上,過去所有經歷過的事情都會對當下的判斷有很大影響的。很多重要的經驗還會固化在我們的基因裡,例如人類害怕蛇,就完全是經驗,固化在基因裡的,即使很小的孩子也會有這個經驗。

從好的一面說,這提高了我們決策時的速度,降低了大腦的負擔。但是,從壞的一面說,這種大腦運行的方式,也讓我們不能客觀地判斷當下的形勢。

而且,人類還會為自己的這些其錯誤的經驗想出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讓自己做的時候心安理得。

網上一段著名的總結:很多時候,我們在消極荒廢時,還以為是在放鬆;在傷害別人自尊時,還以為是直率;在隨便放棄時,還以為是在選擇;在喝得酩酊大醉時,還以為是豪爽;在不思進取時,還以為是低調。

很多老人家,剩下飯菜後,即使已經吃飽了,也會再把這些剩下的菜全部吃掉,然後會認為自己是節約,孩子是浪費。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公司1的股票和公司2的股票。

6.

其實,一個公司股票下跌通常說明這個公司業績不好,如果繼續持有,繼續下跌的可能性比漲回去更大。而一個股票不斷上漲的公司,通常在同行業中具有競爭性,股票繼續上漲的可能性比那些下跌的公司更大。

可是大部分散戶的想法是:從公司1的股票上已經賺了,應該落袋為安,於是很多人將公司1的股票賣掉了,而公司2的股票虧了,如果現在賣掉,真的就虧定了,於是就留在手上,在他們的心理,會覺得只要不賣出,就不會虧損。

事實上,股市是一個買賣自由的市場,股票價格並沒有合算或者不合算,如果一支股票的股價下跌,最可能的原因就是很多人原來對它的價格判斷錯誤,過高地估計了這家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財務狀況。

而散戶的行為,永遠是賣掉好的股票,留下爛的股票,所以才會一直虧錢,這件事和智力沒有關係,是人的思維定式的問題,就是前面說到的散戶思維在起作用。

7.

因此好的投資人都懂得在投資時,要具有極為客觀的思維,也就是說一切的判斷都以事實為依據,對結果不作事先假設。

這個說起來容易,但要真的做到,其實很難很難,因為它跟固化在我們頭腦中的本能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大部分人成了被收割的散戶。

所以,想賺錢,想在股市中成為幸運的10%,就改掉散戶思維吧,不要再被直覺所困擾斷,不要被經驗所左右。

就象巴菲特所說“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恐懼”。

中國“躺賺時代”已到來:利用人性的弱點賺錢,一輩子都不會錯


主力在利用股民的弱點賺錢

人都是有貪婪之心的,股市的心理博弈就是一個很好的鍛鍊人各種慾念的平臺。在盈利和虧損的輪迴裡,投資者的心智反覆接受一次又一次的洗禮,最終只有少數人得以生存和壯大。

以下這些常見的心理現象,你遇到過多少——或者還在多少個裡面糾結啊?

(1)不客觀。每當股票套牢時,總是相信很快就會解套;而當別人深套時,卻不敢買入該股,認為還會繼續深套。

(2)不自信。在賣出股票前會強烈的預感股票價格會繼續上揚,買進股票前又會強烈的感覺股票會繼續下跌。

(3)不會持股。解套時會強烈的感覺到該股後期漲勢不足,一般會急於拋售。

(4)糾結於微利。解套之前極度不願意割肉拋售,即使只虧損一點點也不願意割肉重新買進。

(5)不會順勢而為。追跌時,會強烈的感覺股票在下一個交易日要反彈。

(6)先入為主。看中一個板塊,就會堅信這個板塊有強勁漲勢,會尋找各種消息來證明自己的判斷無誤。

(7)反覆交易。拋掉一隻股票之後,會十分焦灼的尋找下一個目標,直到買進才會安心。

(8)眼低手高。看到很多預期不錯的股票,就是不願意去買進,即使常常判斷無誤。

(9)不懂控制倉位。套牢補倉時,會感慨有閒置資本的好處,但是在買進的時候又會全倉買進。

如果上面的現象你有1-2條,說明你是高手;3-4條說明你是基本合格;4-6條說明你是鐵桿的賠錢散戶;7-9條,說明你看了這篇文章也沒有什麼意義。哈哈!


那麼如何才能在市場上長期獲利?

就像曾經的美國的那些數學天才一樣,要把賭博上升到概率層面,上升到均值和賠率的角度,在賭博市場上尋找到有利的概率優勢。

這樣的話,那賭博就不再是賭博,而是高智商的數學遊戲了。這時候指導賭博的理念就不再是賭博的理念,而是數學思維了。

上面兩個例子,一個是賭博的投資理念和一個是價值投資的投資理念。這兩個理念最大的差別就是能否讓我們投資盈利長期持續下去。

賭博理念總有一天會讓我們面的滅頂之災,而投資理念賺的是股票成長的錢,公司成長的錢,利潤是合理的,是合乎道義的,因此這種策略也受到了絕大多數成功投資者的追隨。

長期來看我們只有做合乎人性的事,合乎道義的事,才能夠持續的下去,短期一時的成功是沒有多大的意義的。

常見的交易理念

此外投資理念還有很多,比如成長股投資,趨勢投資,還有反轉投資,還有套利交易,等等。裡面都會有他的獨特的地方,當然也有它的侷限性。

比如成長股投資需要我們選擇成長性好的股票。但是成長性好的股票往往大家都知道,給的估值就很高,一旦我們踏上了這個真正的成長道路的話,盈利增長的非常快。但是一旦這個成長性放慢的話,股價腰斬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趨勢投資的意思說我們看到一個大的趨勢正在形成,這個趨勢可能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說一些很多的投資的正在進來,於是我們就進去了。當然我們需要有提前量,趨勢形成之前,甚至剛起步的時候就進去。我們的敏感度不夠,在判斷又出錯了話,在趨勢的結束的時候再進去那就是接盤俠了。

選擇交易理念

選擇什麼樣的投資理念取決於投資人對的認知水準。隨著投資人認知水準的提升,這個理念也會變化,而且這個理念還會隨著我們資金量的變化也要有所調整。

由於我們在股市的時間,通常來說是相當長的,很有可能會伴隨著我們的一生。因此一開始就選擇一個合乎情理的長期可以持續的理念就非常重要。

但是人性的另一面就是沒有經過的事情我都不會相信,他要自己去嘗試一下才舒服,因此每個人的理念也是他自己探索出來的,大部分的人都是吃盡了苦頭之後才找到適合自己的理念。

探索自己的交易理念

很多新手或者說初入股市沒多久的人都不知道有投資理念這回事,或者說完全沒有這麼一個概念。

想探索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要問為什麼。

某一筆交易賺錢的時候,我們要問問:

我為什麼賺錢?

我憑什麼賺錢?

我做對了什麼?

這個理由可以持續嗎?

可以持續一年嗎?

可以持續兩年嗎?

可以持續整個投資生涯嗎?

很多問題只要一問,就會一清二楚。

比如我自己在2015年上半年就就賺了一大票,然後我也成功的躲過了2015年中期的大跌。原因很簡單,因為那時候有很多的新手進來,而我已經經歷過一波牛熊,有些經驗形成一個初步的系統。

然而到了2015年下半年的時候,當我在憑著這套系統再去操作的時候就吃盡了苦頭,因為市場已經變了,不再是那樣的一個市場。也因為當時我的交易系統是一個趨勢交易系統,而隨著2015年下半年趨勢的結束以後,這套理念就不再適用了。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我們在市場上交易的方式就像一張捕魚的漁網那樣,這個漁網是有大小的,有高度的,有適合的河道,還與這個河道里是否有魚相關。如果我們對自己的漁網的結構特性都不瞭解,然後胡亂的就去撒網捕魚的話,那我們註定是要受盡折磨的。

最後,如果你對投資理念沒有什麼概念的話,儘量先控制風險,少放點錢進去,多學習,然後想明白了後再去做。


不衝高不賣,不跳水不買,橫盤不交易

此訣一語道破天機,這最簡單、最基本的道理,實為最根本、最有效之。不懂此訣,交易萬次,亦不過股市中的盲人瞎馬,最終難免一死。未曾摸盤先必默唸一遍,牢記於心。日久天長,養成習慣,方能百鍊成鋼。前兩句好理解,後一句“橫盤不交易”是權證操作應該格外注意的,橫盤時交易,一旦反向變盤,你必然會去止損或者追漲,這兩者都是不可取的。橫盤時差價不大,你沒有耐心,多次交易,勢必會造成手續費虧損。

出手操盤,看似簡單,不過買賣二字,但何時出手,此訣一語道破天機。就是這最簡單、最基本的道理,實為最根本、最有效之。不懂此訣,交易萬次,亦不過股市中的盲人瞎馬,最終難免一死。未曾摸盤先必默唸一遍,牢記於心。日久天長,養成習慣,方能百鍊成鋼。此訣看似簡單,實則做來不易,多年炒股就是因為做不到這最簡單的一點,才賠錢無數。記住了它,你從此就不再追漲殺跌,而是與大多數人逆著操作,你就成了股市中的少數派、另類,就成了股市中的賺錢的那少部分人了。前兩句好理解,後一句“橫盤不交易”是權證操作應該格外注意的,橫盤時交易,一旦反向變盤,你必然會去止損或者追漲,這兩者都是不可取的。橫盤時差價不大,你沒有耐心,多次交易,勢必會造成手續費虧損。

口訣1:不衝高不賣,不跳水不買,橫盤不交易

出手操盤,看似簡單,不過買賣二字,但何時出手,此訣一語道破天機。就是這最簡單、最基本的道理,實為最根本、最有效之。不懂此訣,交易萬次,亦不過股市中的盲人瞎馬,最終難免一死。未曾摸盤先必默唸一遍,牢記於心。日久天長,養成習慣,方能百鍊成鋼。

此訣看似簡單,實則做來不易,很多朋友就是多年炒股因為做不到這最簡單的一點,才賠錢無數。記住了它,你從此就不再追漲殺跌,而是與大多數人逆著操作,你就成了股市中的少數派、另類,就成了股市中的賺錢的那少部分人了。前兩句好理解,後一句“橫盤不交易”是權證操作應該格外注意的,橫盤時交易,一旦反向變盤,你必然會去止損或者追漲,這兩者都是不可取的。橫盤時差價不大,你沒有耐心,多次交易,勢必會造成手續費虧損。

中國“躺賺時代”已到來:利用人性的弱點賺錢,一輩子都不會錯

口訣2:買陰不買陽,賣陽不賣陰,逆市而動,方為英雄

這一口訣與第一訣有點類似,就是講逆市而動的道理,第一訣是說短線的,第二訣是說中線的。即,買時,選則K線收陰線時買,賣時,選則K線收陽線時賣。

中國“躺賺時代”已到來:利用人性的弱點賺錢,一輩子都不會錯

口訣3:高低盤整,再等一等

這一口訣的內容包括了訣一中“橫盤不交易”的內容,但主要的意思是說,當一隻股票或者權證持續上漲或者下跌了一段時間後就進入了橫盤狀態,此時不必在高位全倉賣出,也不必在低位全倉買進,因為盤整之後就會變盤,故盤整時期不可主觀決定建倉或清倉。如果是高位向下變,則及時清倉,不會有損失;如果是低位向高變,及時追進,也不會踏空。

中國“躺賺時代”已到來:利用人性的弱點賺錢,一輩子都不會錯

口訣4:高位橫盤再衝高,抓住時機趕緊拋;低位橫盤又新低,全倉買進好時機

這一口訣是對口訣三的進一步具體化說明,是描述訣三中的一種最佳時機。股價和大盤常常是高位盤整後還有新高,低位盤整後又創新低,因此說,要等待變盤的方向明朗後再開始行動。如高位橫盤後向上變盤,再創新高,這是賣出的最佳時機;而低位橫盤整理之後再向下變盤,這將是滿倉買入的最佳時機。

中國“躺賺時代”已到來:利用人性的弱點賺錢,一輩子都不會錯

中國“躺賺時代”已到來:利用人性的弱點賺錢,一輩子都不會錯

口訣5:未曾下手先認錯,寧可買少勿買多

大道至簡,這句訣又是一個看似簡單做來不易的大道理。是說一個資金的分配使用問題,你不能一下子把資金全都買進去,那你就只有等著挨套了。會買,買在低點才是真正的師傅,賣則不那麼重要了,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了。下手買股之前,你必須承認你的買入是錯誤的,做好股價跌下去,你被套後在低位如何加倉補進的準備,而不是人常說的什麼技術上的止損,那是要你割肉,全是害人的瞎話。自有股市以來,只有“金字塔式買入法”是操作技法上唯一一條永恆不變的真理。

中國“躺賺時代”已到來:利用人性的弱點賺錢,一輩子都不會錯


上升趨勢中的六大經典形態

1.平臺突破:

股價經過一段幅度的上漲,也積累了大量的獲利盤,無論是出於哪方面需要,都應做一次像樣的調整,因所針對的是一個波段,不是一兩日上漲的陽線,故以較大規模形態和耗時多天才能完成。調整的方式其中有一種是平臺盤整,通常意義上是比較強勢的表現,因而也被人所看好所熟識。平臺盤整的時間,取決於十日均線上來能否立即助漲,能得到助漲的大致要七八天左右,得不到助漲的還須多些日子,那時得用突破長箱體的概念來解決。

中國“躺賺時代”已到來:利用人性的弱點賺錢,一輩子都不會錯

2.五日均線彎至十日均線

五日均線彎至十日均線的調整形態,看起來沒有平臺形態強勢,但上漲以後的走勢情況並不一定比平臺形態的弱。

看明白是五日均線彎至十日均線,不是指日K線下到十日均線,因為這是十日均線對五日均線發生關係,對日K線不起作用,尤其在做形態期間。提出這個醒示是因為形態五彎十形態,常有日K線已掉到十日均之下的時侯,對此就以為走壞了不願再去理它,卻不知這是一種騙線行為,其實五彎十形態本身就存在這種欺騙性,不使用一些反常手段怎麼能將獲利籌碼震出來,不把形態搞難看,招來些搶籌的怎麼辦。因此,當五日均線下彎至由下而上,保持堅挺的十日均線時,不要在乎日K線在上面還是在下面,哪怕下來的陰線還不小,只要量不太大,再是前期高點不是明顯的大頭部,伴隨的成交量也不是一大堆,都值得留意。

中國“躺賺時代”已到來:利用人性的弱點賺錢,一輩子都不會錯

3.回調:

回調形態比五彎十形態下調得更深,明顯標誌是五日均線輕易下穿十日均線,止跌企穩後維持數日的底部盤整,然後再選擇時機突破上漲。但要注意回調形態,常被安排在幾波上揚完成一個趨勢後的回返摸頂時。

回調形態是指在上升趨勢沒改變的前提下第一次下調,不可和幾波形成的下降趨勢中的回調相提並論,其實那也不叫回調,只是屬於下降趨勢中的停頓,有突破也只能說是反彈。

中國“躺賺時代”已到來:利用人性的弱點賺錢,一輩子都不會錯

4.回擋:

回擋是起動一日陽線之後沒有緊接著連漲,而是停下來滯漲整理,表現的單日形態有許多種,小上影、十字星、小陰線、腹中胎等等。除長上影線衝高回落,能看出來回擋難成立外,其他還是應給予多多關注,好歹也算是個整理形態,還就有歇完一天就再漲起來的。有的次日在大盤見好的時侯漲,也有的在大盤不漲的那一天不聽邪單獨上去的。

由於回擋僅一天,中或大陽帶的小K線,剛剛帶動五日均線向上翹頭,K線與五日均線之間有較大空間距離,別誤以為遠點就助漲不到,只要次日分時有好買點就能漲,漲就把五日線帶上來了。

中國“躺賺時代”已到來:利用人性的弱點賺錢,一輩子都不會錯


堅持只做牛回頭短線戰法

一、牛回頭戰法

1、抓到牛股的概率是0.1%,但是抓到牛回頭的概率是80%。

2、抓不到牛股沒關係,我們可以抓它牛回頭。

3、什麼是牛回頭?先看一下圖

中國“躺賺時代”已到來:利用人性的弱點賺錢,一輩子都不會錯

圖中是天賜材料2016年的一段行情走勢圖,標註1 的位置,這是該股第一次走牛的行情,在那一波行情裡面,你想做到,是比較難的,首先大盤當時的環境,以及鋰電池產業的消息,業績等等都是沒有公開的,是先知先覺的主力偷偷的做起來,但是當鋰電池行業爆發,上市公司業績鉅變之後,股價已經漲了一倍多。像這樣的股票我們幾乎每年都遇到很多,估計很多人都會感慨希望做到這樣的股票,但那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

抓不到第一波沒關係,這種牛股,大多數人都抓不到第一波,但是我們可以比較容易的抓到第二波或者第三波。圖中2的位置,就是這個股票大幅上漲之後的一個深度調整,經過幾個月的時間後,這個股票又來了第二波上漲行情,而且這第二波不必第一波小。那麼在2和3之間就出現了一個牛回頭的機會。就是圖中,兩個黃色圓圈發出信號的地方,這就是牛回頭。

牛回頭就是做牛股的第二波行情,甚至第三波行情,總之我們做的不是第一波,因為那個太難,更多的人更能把握的是做第二波。

中國“躺賺時代”已到來:利用人性的弱點賺錢,一輩子都不會錯

上圖萬科在去年股權大戰之前的走勢,也走出了非常美妙的牛回頭行情,第一波你跟不上沒關係,可以做第二波。圖中2,和3之間那個黃色圓圈裡面的紅色箭頭就是牛回頭量化信號。

中國“躺賺時代”已到來:利用人性的弱點賺錢,一輩子都不會錯

這樣的例子真的是太多了,幾乎90%的牛股都會第二波行情,都會有牛回頭走勢。所以我的分析方法跟很多人不同,我不抓牛股,因為很難,沒有那麼高的成功率,但我可以等牛股走完,做第二波,這個成功率高,且安全,不用追漲,全都是低吸,更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會選出已經走出來的牛股,這樣每個人都可以輕鬆掌握這種方法。

中國“躺賺時代”已到來:利用人性的弱點賺錢,一輩子都不會錯

4、識別牛回頭的五個基本要素

中國“躺賺時代”已到來:利用人性的弱點賺錢,一輩子都不會錯

1)走牛:牛回頭,必須曾經是牛股,龍頭,黑馬,妖股等,走牛越近越好。

2)充分調整:第一波行情結束後,要經歷充分的調整。這個充分分兩層,一個是時間夠長,一個是幅度夠大

3)企穩:要有一定的企穩走勢或者明顯的信號。

4)縮量:調整的好壞,除了空間,還有量,洗的人都走了,也就縮量了。

5)信號陽線:當大起大落之後,市場歸於平靜,空方最後的動力耗盡,只需要一個小陽線,就能宣告多方的反攻。

5、牛回頭五要素中最關鍵的是那個充分調整。

肯定很多人都想知道充分調整,到底是什麼標準,這裡我就把這部分教給大家。

1)正常行情下20-30天均線企穩可能性大,比如震盪市。

中國“躺賺時代”已到來:利用人性的弱點賺錢,一輩子都不會錯

2)特別好的行情下,可能就是15天線企穩,比如牛市。

3)比較差的行情下60天線的企穩可能性大,比如熊市。

中國“躺賺時代”已到來:利用人性的弱點賺錢,一輩子都不會錯

4)調整幅度剛好是第一波漲幅的50%位置,企穩的可能性大。

5)大龍頭大黑馬,一般會在15日線得到支撐企穩,開啟牛回頭

中國“躺賺時代”已到來:利用人性的弱點賺錢,一輩子都不會錯

有了這些,我想很多人短線低吸,就明白怎麼操作了吧,這是純乾貨。我把最重要的部分分享給大家,聰明的你一定會學會使用的。

6、牛回頭行情不一定都是漲很多。

大家在使用這個方法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做牛回頭行情,不要抱著暴漲的心理,也不要貪婪,有時候牛回頭行情也就是個反彈,幅度沒有那麼高。運氣好,碰上更牛的,也不要當成必然,反正做股票就是要先保證小幅賺錢,然後再考慮大賺,其實真正賺錢的人都是積少成多,利滾利才是投資的最核心。


你賺錢的方式,決定了你的層次

如果說花錢是藝術,那麼賺錢,就是一門學問了。

除了每天的朝九晚五,學會抓住機遇,利用下班時間增加收入,是每一個現代人,都應該要有的技能。

未來擁有這種能力的人最搶手。

人們總是認為機會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但事實上並沒有絕對平等的機會。

如果只是消極地等著機遇再次光臨、相信總會有機遇降福於你,而不去主動出擊,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機會,那麼,等來的只有失敗的痛苦和教訓。

所以,對於機遇,你一定要抱有正確的態度,要以清醒的眼光、敏銳的洞察力去審視周圍。

機會的降臨有一個過程,但如何等待也是一門學問。消極的等待是浪費生命而積極的等待卻完全不同。

積極等待,是做了一切應做的事前準備功夫後,等待結果,靜候成果的實現。

也就是說,在付出了必須付出的勞動之後,在結果未明朗化之前,耐心地關注事態的發展,在等待期間,內心盤算下一個步驟。

任何一個時代,按部就班地學習、工作,便只能拿到按部就班的收入。

而能夠發現時代脈搏、掌握行業趨勢的人,順勢而為的人,才能賺取超過常規的收入,實現階層的躍遷。

小米CEO雷軍有句名言:“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抓住時代的發展趨勢,才能把握個人發展的機遇。

多學一個技能,就多一種可能。

創造機會卻能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把握甚至改變事情的發展趨勢。

因此,莎士比亞說:“聰明人會抓住每一次機會,更聰明的人會不斷創造新機會。”


大道至簡,簡單的才是最有效的

簡單的才是最有效的,“如果你相信簡單具有和成本同等重要的價值,那麼你就會願意付出更多努力追求簡單。簡單是一項值得追求的重要價值,我們應養成把簡單當成思考時固定的習慣。”

在市場中,為什麼簡單才是最有效的?因為只有簡單才最具有操作性,試想一下,如果你的買入賣出條件中有八個以上的條件,先不說這些交易條件歸因之後是否存在重合,隨便拿出來八個條件同時滿足的機會有多少呢?不可否認,確實存在同時滿足的情況,那麼你有沒有想過在條件同時滿足的時候,行情已經走了多少呢?

我們應當清楚的認識到一點,即不同的交易機會的成立條件是不同的,任何一個人沒有能力,也不可能把握所有的交易機會。我們能夠做到的應該是將交易機會鎖定在一兩種,如果有方法能夠把股票中特定交易機會80%以上抓出來,那真是足夠了。

基本面交易者可以專門交易成長股或者再細分為互聯網領域的成長股,或者保守的交易者可以專門做藍籌股,每年都可以有不菲的收益,圖形交易者可以專門交易頭肩底或者圓底的形態。其實按照什麼基本面選股或者選擇什麼圖形交易真的不重要,重要的在於你要堅定只做這一兩種交易機會,做的多了,這種交易機會就會成為你的提款機,你清楚其中大部分的陷阱,你也清楚什麼時候它蘊含的金錢在向你招手。

大道至簡的另一個要義是抓住重點,切勿面面俱到。應當慶幸地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市場是一個人性的交易場,市場交易的是人心,人心是善變的,是非機械的,無數的人心集合在一起就構成了一個無法預測的變化極度豐富的複雜系統。面對這樣的系統,我們不斷的評估交易策略中的重要條件是否滿足,面面俱到的想法在其他領域或許是一個達至完美的基礎,但是對於交易者而言,抓住重點才是提高交易績效的方法,面面俱到的想法只能讓你離現實越來越遠。

坦然地接受虧損

想要坦然地接受虧損,應當在觀念中明白兩個道理,一是損失的發生是必然的,二是損失的結果是既定事實,是一種客觀存在。

為什麼損失是交易中必然的一部分?因為股價的波動具有不確定性,雖然我們努力去做高概率的交易,但是“小”概率事件必然會發生。要知道,出現損失並不意味著你做錯了任何事情。即使你每一件事都做對了,損失仍然必然發生,因為概率使然。概率是什麼?概率是數學,數學是宇宙中的真理,是你應該深刻認識的“實相”。

有的人會執迷於“浮虧”和“實際虧損”這樣的偽概念區分,認為“浮虧”不是真正的虧損,在我看來這只是自欺欺人掩耳盜鈴罷了。這裡要強調的是符合投資和交易策略的“浮虧”就是損失,其結果是既定事實,是一種客觀存在。只要超過了投資和交易策略的界限,你就應當接受,因為接受損失是獲得生存機會的基礎。

所以說,優秀的交易者的特徵之一是止損堅決。只有坦然接受損失,才能保證止損時堅決果斷,毫不猶豫,才能保證交易策略執行結果的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