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中國被美國媒體當「槍」使,但我們心甘情願!

今天,一則來自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的旅遊安全提示,意外引起了多家美國主流媒體乃至不少美國民眾的注意……

原來,在這則對於咱們中國人來說挺普通的旅遊安全提示中,有一句話卻深深地刺激了美國人——“美國治安不靖,槍擊、搶劫、盜竊案件頻發…..”

這次中國被美國媒體當“槍”使,但我們心甘情願!

於是,最先注意到這一旅遊安全提示的美國《紐約時報》,便在其最新一篇報道中這樣寫到:中國正在提醒其國民在某個外國旅遊時要警惕那裡高頻率的槍支暴力,可這個如此危險的國家,卻是美國……

這次中國被美國媒體當“槍”使,但我們心甘情願!

該報進一步介紹說,美國的槍支暴力問題確實很嚴重,被槍打死的人數不僅與最容易導致人員傷亡的交通事故持平,更是所有富裕國家中最惡劣的那個。

一組國際調查機構的數據也顯示,2016年時在美國幾乎每100萬人中就會有31.2個人死在槍口下,僅次於薩爾維多(每100萬中有446.3個槍支暴力受害者)和墨西哥(每100萬中有121.7個槍支暴力受害者)。

而相比起來,中國當年每100萬人中僅1.6人會死於槍支暴力。《紐約時報》說,這個比例幾乎與美國極低的墜機事故致死率相同了……

這次中國被美國媒體當“槍”使,但我們心甘情願!

更神的是,這家美國媒體還提到了中國政府為反擊美國對中國人權問題的干涉而發佈的 “年度美國人權報告”中的內容,稱槍支暴力是這份報告中最常被提及的問題。

最後,《紐約時報》還引用美國國務院的說法說,雖然中國對自由的限制要比美國多很多,但這個國家整體上來說還是挺安全的。

這次中國被美國媒體當“槍”使,但我們心甘情願!

譬如,在境外社交網站Facebook上,美國一個致力於消除“槍支暴力”的民間組織在轉發了《紐約時報》的文章後,就引來了上百名美國網友的留言。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言論幾乎全都是認可中國大使館對美國“治安不靖,槍擊、搶劫、盜竊案件頻發”的描述的。

這次中國被美國媒體當“槍”使,但我們心甘情願!

其中,有的美國網友痛心於美國的槍支暴力已在全世界面前丟臉,有的則認為中國大使館的安全提示有助於讓美國人更好的認識自己的問題,甚至還有美國網友乾脆反諷說:“為啥會有人把美國當成旅遊目的地?”

這次中國被美國媒體當“槍”使,但我們心甘情願!

但話說回來,這《紐約時報》等美國媒體突然拿咱們駐美大使館的一個旅遊提示說事,還把咱中國當成正面典型進行報道,這倒並不是因為“逢中必反”的它們突然轉變了立場,開始認可咱們中國了。

他們之所以這麼做,除了美國自身的槍支暴力問題已經病入膏肓,另一個重要因素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是支持“擁槍”反對“控槍”的。

大家應該都還記得,就在幾個月前在美國不斷爆發嚴重的校園槍擊案時,特朗普給出的應對策略竟是“讓老師也配槍吧”…..

換言之,《紐約時報》今天拿咱們大使館的旅遊安全提示去說美國的槍支問題,其實是在把咱中國“當槍使”,好去進一步批判特朗普以及他背後那些任由槍支暴力氾濫的槍支利益集團。

這次中國被美國媒體當“槍”使,但我們心甘情願!

不過,作為一個本來就反對槍支暴力和反對槍支合法化的中國人,耿直哥倒也覺得被美國媒體這麼“當槍使”也沒什麼不好。

槍支這種極易致人死亡的殺傷性武器,本就該被任何一個在乎自己公民的安全乃至人權的國家所禁止。而且我們中國人既不希望看到美國每年有那麼多無辜生命被槍支暴力殘忍奪取,更不希望看到我們中國人也在美國成為這一惡性問題的受害者。

這次中國被美國媒體當“槍”使,但我們心甘情願!

實際上,除了中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很多選擇嚴控槍支的西方發達國家,也都已經通過實踐充分證明要想化解槍支暴力問題,只有加強監管這一條路可走。

所以,耿直哥也鼓勵美國媒體多多拿我們中國或是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做榜樣,倒逼美國的槍支改革,好讓美國人以及去那裡學習、工作和旅遊的各國人民都能早日脫下防彈衣,不必生活在被槍殺的恐懼中了…..

這次中國被美國媒體當“槍”使,但我們心甘情願!

▲圖為美國一教師穿防彈衣去上課,因怕被槍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