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應知的新能源車動態(6.26-7.3)

發改委:2018年取消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

6月28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聯合發佈了《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簡稱2018年版負面 清單),自2018年7月28日起施行。2018年版負面清單由原來的63條減至48條,在銀行、汽車、鐵路幹線網、電網、加油站等22 個領域推出一系列重大開放措施。

其中,汽車行業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 制以及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

工信部:2017年度新能源汽車正積分為179.32萬分

7月2日,工信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佈公告,根據《關於2016年度、2017年度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 消耗量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聯裝﹝2017﹞266號)要求,現將2017年度中國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 分情況予以公告。

2017年度,中國境內130家乘用車企業共生產/進口乘用車2469.29萬輛(含新能源乘用車,不含出口乘用車,下同),行業平 均整車整備質量為1438公斤,平均燃料消耗量實際值為6.05升/100公里,燃料消耗量正積分為1238.14萬分,燃料消耗量負積分 為168.90萬分,新能源汽車正積分為179.32萬分。

按照《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的規定,自7月2日起,企業可通過乘用車企業平均燃 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管理平臺(網址:http://cafcnev.miit-eidc.org.cn)開展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轉/受讓、新能源 汽車積分交易、提交平均燃料消耗量負積分抵償報告等工作。

萬鋼給燃料電池汽車提了7大問題和2條建議

在6月28日於清華大學舉行的“氫能產業創新發展論壇”上,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表示,總體而言,我國燃料電池汽車取得 了很明顯的進步,中國燃料電池汽車最大的技術特色就是電-電混合動力系統,它既符合燃料電池本身的技術特點,也適合於我 國技術創新的產業點。

他同時指出,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的商業化、產業化滯後,特別是還沒有建立起產業生態和市場。對於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發 展的機遇和挑戰,萬鋼總結為七個方面的明顯問題:1、產業化、商業化進度嚴重滯後;2、關鍵技術問題久攻不下、差距明顯 ;3、產業鏈薄弱、工程化能力不足;4、企業主體作用缺失;5、制氫、供氫、加氫系統落後,造成氫成本劇增;6、技術標準 、檢測體系嚴重滯後;7、國際開放合作亟待加強。

他還提了兩條建議:第一,今年下半年,全國政協將就促進新能源汽車健康發展舉行雙週協商座談會,建議各有關方面積 極參加,向黨中央、國務院提出新的建議;第二,“十三五”規劃的中期評估將在今年開展,建議我國對燃料電池汽車在科技 創新、產業發展、能源革命等一系列規劃,以及相關政策的實施情況行科學評估,明確發展的路徑和方向。

今年1-5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32.8萬臺

中汽協數據顯示,5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共銷售9.2萬輛,環比4月增長30%,同比增長1.4倍,而1-5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更是 達到32.8萬輛,同比增長140%。除了在國內的銷售走高之外,中國新能源車在世界市場的表現也不斷提升。今年1-5月份,全球 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58萬臺,同比增速達到54%。其中,中國市場份額佔到49%。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分析認為,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強勁,是政策與市場雙驅動的效果。新能源汽車 在今年的1-5月份表現非常突出,同比增長速度達百分之百以上。其背後首先是政策方面更加順暢給力,尤其是早期時候就已經 明確了分段式退補方案。與此同時,補貼的目錄車型沒有像過去一樣完全廢止,對企業來說有較好的產銷銜接。從市場角度來 看,目前對新能源汽車是剛性需求,像北京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熱點概念。

發改委醞釀建立新能源智能化汽車整合研發平臺

從發改委等部門瞭解到,未來將推進新能源智能化汽車整合研發機制,醞釀建立國家層面的創新發展平臺企業。發改委相 關負責人透露,新能源智能化汽車將在技術創新、產業生態、法規標準、產品監管、信息安全等方面構建戰略體系。未來或許 會成立國家層面的智能創新發展平臺公司,推進新能源智能化汽車在基礎設施標準、技術規則等方面的研究和發展。

新能源、智能化作為汽車產業發展的未來趨勢,受到政府、企業、市場等多方關注。在推進新能源智能化汽車技術和研發 水平上,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今年1月,發改委就批准建設包括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智能網聯、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等行 業9大研究中心。著力解決產業發展中的關鍵技術與裝備等瓶頸問題,推動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和顛覆 性技術創新,促進產業技術進步和結構調整,支撐地方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不斷提升區域經濟的創新力和競爭力。

今年首批電動汽車測評結果發佈 結果參差不齊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發佈了今年首批電動汽車測評結果,結果顯示,在電動汽車的諸多性能指標中,得分成績參差不齊 。這次用於測評的6個車型,是從市場隨機購買,以市場主流消費的車型為主。測評結果顯示,在對六款車型的客觀測評中,包 含續航、電耗、充電、安全、動力五個測評指標,同一指標得分成績參差不齊,總得分90分以上五星車型有三款,而80分以下 三星車型也有三款。

目前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共發佈了15款電動汽車測評結果。綜合來看,消費者尤為關注續航里程和電耗,但還有不少性 能指標是消費者需要亟待掌握的,比如電動汽車的涉水性能;高溫或超低溫情況下充電性能和行駛性能。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 心副主任吳志新表示,一些企業可能對電磁性能、充電的兼容性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有待於不斷地去提高。要儘快改進,方便 消費者使用。

中國新能源客車5月產1.49萬輛暴增6.5倍

5月作為2018年新能源補貼政策實施前最後一個完整月,迎來了今年的首個產量高峰。工信部整車出廠合格證產量數據顯示 ,5月份國內新能源客車產量14883輛,環比4月7162輛增長107.8%,同比增長654%。此外,憑藉破萬的表現,2018年5月產量為 歷年5月產量之最,往年1.5萬輛的產出僅在最後一個季度有所體現。不過5月的高產出也依然與往年最後一個季度的高衝刺表現 原因一致,即在新舊政策補貼更替之際,受補貼退坡影響。

由於政策節點的推近,5月產量大增,1-5月累計產出增長四倍有餘;由於過渡期於6月11日結束,預計6月在新政實施和車 企中標等雙重因素促使下,產出或與5月出入不大;此外,據接近政策制定的人士透露,2019年補貼方案或於9月啟動研究,補 貼金額將進一步退坡。因此在整體新能源汽車“斷奶”節點逼近的壓力下,2018年全年新能源客車產銷曲線或趨向平穩。

國家發改委:免收電動汽車充電樁容量電費延長至2025年

在國家發改委7月2日出臺的《關於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中,在電價方面上通過出臺降成本措施支持 相關環保行業發展,其中針對電動汽車集中式充換電設施免收容量電費的政策將延長至2025年。

降低用電成本支持環保行業加快發展。在2025年以前,對汙水處理、港口岸電運營、海水淡化這三個環保行業免收容量電 費,預計降低企業用電成本14%左右。2014年國家發改委曾出臺支持電動汽車發展的價格政策,2020年前免收集中式充換電設施 用電的容量電費。為進一步促進電動汽車的推廣應用,《意見》規定,此項支持政策延長至2025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