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歷史上的遼金護步達岡之戰?

聊聊關於宋朝的那些事

這是一場比淝水之戰還要經典的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1114年9月,女真首領完顏阿骨打在於淶流河畔誓師反遼,打響了武裝反抗遼國統治的第一槍。

散會後,阿骨打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集結手下僅有的2500名女真士兵,與強大的遼國展開以卵擊石般的死磕。

完顏阿骨打要面對的,是契丹族建立的,國祚超過200年的,雄踞中國北方的大國——遼。這個國家在立國期間,開疆拓土等取得了不可思議的巨大成就。至今在俄羅斯等民族的語言中,“契丹”仍是中國的代稱。

但是作為後起之秀,阿骨打併沒有退縮。不僅沒有與時俱亡,反而愈戰愈強。寧江州戰役後,女真兵由2500人增加到3700人。

此次失敗讓遼國開始重視這個邊緣勢力,隨即遼國集結10萬大軍,準備一舉消滅完顏阿骨打,雙方在出河店展開大戰。阿骨打趁遼軍沒有集結完畢,出其不意發起進攻,迅速擊垮遼軍,獲得了大量的車馬和糧草。此戰之後,觀望的各路女真部落紛紛前來歸附,女真兵力很快超過萬人。

“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1115年,女真首領完顏阿骨打在阿城登基建國,號大金,意思是比鑌鐵之意的遼更堅硬。

稱帝后,阿骨打馬不停蹄,直奔黃龍府而去。在奪取黃龍府的戰役中,完顏阿骨打採取“圍點打援”策略,再次以少勝多,奪得黃龍府,這是金國奪取的第一座大城市。

黃龍府失陷極大震動了遼國天祚帝耶律延禧,隨即,天祚帝傾全國之力,組織70萬大軍,意在徹底蕩平完顏阿骨打。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這場被稱為“護步答岡之戰”的戰役中,完顏阿骨打率軍以一敵百,徹底擊潰遼國70萬大軍。

那麼,為何遼國敗得這麼慘?是完顏阿骨打太強還是遼國太衰?

1、金國很沾光

完顏阿骨打作為一名沒有上過軍校的獵戶,無師自通,掌握了多種軍事計謀。依靠手中那點可憐的兵力不斷進攻強大的遼國,最終顛覆了強大的遼國,可以說完顏阿骨打的個人能力簡直爆棚。

但是光有能力還是不夠的,單打獨鬥最後戰勝成千上萬敵人的,那是超人。事實上,除了完顏阿骨打的個人能力,他麾下的女真士兵絕對是居功至偉的。而這,要得益於阿骨打強大的組織和協調能力,也就是個人魅力。在護步答岡之戰中,面對35:1的巨大軍隊懸殊,很多士兵害怕了。為鼓舞軍心,阿骨打在眾將士面前仰天大哭說:“當初,我帶你們起兵,是為了女真不再受遼欺壓,帶領女真人建立自己的國家。但是天祚帝容不下咱們,想消滅我們。現在我們面前只有兩條路:一是死戰,我們可能轉危為安;二是你們將我獻給天祚帝,殺我一族,投降契丹,或許你們能轉禍為福。……”這番話讓感染了大家,將士們聽罷無不泣下,決心與遼軍決一死戰,士氣頓時高漲起來,最終打趴了70萬大軍。

但是有這些還是不夠的,完顏阿骨打起兵時,遼國建國200多年,早已進入遲暮之年,所以女真相比而言更有生命力,所以他們能夠越打越強,這是阿骨打的“天時”。眾將士的衷心擁護就是金國的“人和”,那麼還應該配合“地利”,才能湊成一副好牌。

自古以來,都是自北向南統一容易,自南向北顛覆很難。

金國進攻遼國,都是在北方,貌似沒地形什麼事。但是,氣候差異卻不得不考慮,特別是因緯度不同導致的差異。完顏阿骨打崛起於東北,天祚帝相對靠南,自北向南,氣候越來越溫暖,獲取軍需補給越來越容易,對後勤的依賴也就越來越小。相應的,作戰能力也就越來越強。而天祚帝自南向北,從相對溫暖的地方進攻天寒地凍的東北,不凍死就佛祖保佑了。

2、遼國很點背

末代國君一般都會被黑成碳,否則無法凸顯新生政權的合法性。天祚帝作為末代國君,生不逢時由不得自己。

為了凸顯金代遼的合法性,天祚帝被描述成一個只會花天酒地的混蛋皇帝,唯一的優點是打獵是一把好手。當然,這個技能是荒淫昏庸的另一種寫法。總之一句話,遼國攤上這麼一個皇帝是倒了大黴了。

立國200年,國家的衰落不是一天兩天了,這是天祚帝可以改變的嗎?就像崇禎再著急,不是也無法改變明朝覆亡的命運嗎?

所謂的昏庸不過是後世史官的主觀描繪罷了,梁啟超也說過:“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就像那個勇武過人的商紂王,被周文王撿漏奪了天下,最後被後人黑得打手電筒都找不到。

在不斷被金國擊敗後,天祚帝對金國的迅猛勢頭是有清醒認識的,要不然他不會傾全國之力來撲滅金國,這種殺雞用牛刀的做法是不是玩笑有點大?莫非他也知道“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王朝末期,大勢已去,朝中無大將(此時的耶律大石鎮守南京)。天祚帝最後御駕親征討伐金國。但是無奈的是,天祚帝的能力並不靠譜,一群狼被羊領導終歸是一群羊。70萬大軍在阿骨打的眼裡也不過是一盤大餐。

和阿骨打比起來,天祚帝的個人魅力差的太遠。因此,70萬人並不能發揮出巨大作用。400多公里的線路遼軍走了仨月,還沒到金國地面,遼軍就已經精疲力竭。

同時,天祚帝的籠絡能力太差,還未交戰,先鋒都監耶律章奴等就在後方叛亂。這直接打亂了天祚帝的部署。不得已天祚帝只好退軍平叛,這個寶貴機會被阿骨打抓住。於是,2萬金軍擊敗了70萬遼軍。

點背不能怨社會啊!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夜史

歷史尋奇,遼金,護步答岡之戰。

三十五人打不贏一個人,讓我想起最近發生2000英國球迷幹不過200俄羅斯球迷。其實情況類似。護步答岡之戰就是一次真實歷史上兵力懸殊比最大的戰役。

金軍由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率領,全部軍力2萬,遼軍動員全部兵力由遼天祚帝率領兵力70萬。(這二人在天龍八部都有出場,一個喜歡鐘玲一個是蕭峰義兄)

二軍兵力對比是正正經經1比35。打過架的筒子都知道,正常人一打三是極限,練過一打10極限,1打35格鬥世界冠軍都不可能打贏。



可是金國2萬人勝利啦。好吧,我只能說天佑金人,國運加持。

不過氣運之說總歸玩笑之言,戰爭勝負必然有各種原因,我們一一探究。

民風淳樸,那是扯淡,遼國安逸,金人彪悍才是實話這是,勝敗之基。

金人曾經是遼國二等公民。在遼境,契丹人漢人因韓德讓貢獻,列一等公民,分南北院分治。可以說遼是中國歷史上少數民族對中原漢人融合並最平等政權,但事有優點,必有缺點

因南北院共治,漢人地位提高,因遼宋檀淵之盟,遼宋持續近百年和平,直接結果就是原本彪悍的遼軍馬放南山,一個遊牧民族漸漸變成農耕及定居民族。

他們失去馬背上的彪悍英勇,變得富有文人氣質,雖然遼還保留居住帳篷習慣,並保留一支精銳騎兵部隊,但也於事無補。

我們反過來看一下金人。

當時金人,剛從飲毛茹血奴隸社會進化成擁有階級初定政權的遊牧民族奴隸貴族制,長期在東北白山黑水間,逐豬獵虎,飲毛茹血。骨子裡野蠻如與生俱來性格,沒有文明和開化的民族,往往最可怕,因為悍勇無雙。

第二初生牛犢,沒落貴族,國運之別勝敗之本。

遼經數百年發展,到天祚帝已變得腐朽不堪,他昏聵無能,胡作非為引發契丹貴族聯合反對叛亂頻出。所謂蕭牆之禍不及內部紛爭。一個內部不太平國家如何去全力攻擊?

我們看金國,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無疑是一位英傑,13幅鎧甲起兵(比喻),在最短時間內縱橫白山黑水打得遼軍抱頭鼠竄。

腐朽不堪的遼國,就如那餘暉落日慢慢西沉。旭日初昇的金國,就如那日出太陽慢慢東昇。

完顏阿骨打如狼,遼天祚帝如綿羊,勝敗之點。

俗話說一個老虎領導綿羊可以戰勝另一群狼,一個綿羊領導一群狼,戰勝不了一群綿羊。完顏阿骨打就是老虎,我們看看他在戰前做的動員演講。

痛哭流涕之下,大聲說道:

當初,我領你們起兵,是為不再受遼壓迫,讓女真人活著像人,有自己的國家。可是,遼天祚帝不容我們自由,親自征討。現在你們有兩條路,一是拼死一戰,不墮男兒之志,另一個是你們抓我,在獻給遼天祚帝,我用我一族之命,換女真全族之命” 。時局或可逆轉。這是我們金人將永遠沒有站起來的機會。

將士聽完,無不痛恨不已,思昨日種種,遼人無數壓迫,全怒不可止發誓報仇雪恨。於是一群哭著的人,少挽手肩並肩,走出山林,去往未知未來,面對35倍於己敵人。

士氣可嘉,古話有云,哀兵必勝。

反過來我們看看天祚帝,不用懷疑,其實他不算一個壞人,昏聵只是他的標籤,他最大缺點是優柔寡斷,猶豫不決。


就在遼金二軍激戰正酣時,遼內部出現叛亂,有人妄圖另立政權。原本佔據優勢的天祚帝放棄消滅金軍良機,回軍平亂。金軍一見不但不見好就收,反而落井下石抓住良機緊追猛打,終於在護步答岡追上遼軍,經與遼軍短兵相接的最終決戰遼軍大敗

此戰之後,曾在北中國不可一世200多年大遼一蹶不振直至滅亡,金國強勢崛起並不斷南侵。

回顧這場戰役,我們覆盤之後就可以發現,決定戰爭勝負的永遠都不是人多人少,而是內外因素和領軍者。

一個腐朽不堪的王朝被一個初生的政權取代打敗,本是歷史必然。

一個養尊處優那麼久民風漸漸變得平和的民族和一個始終在生存逆境中掙扎的民族。誰戰鬥力更強,高下立判。

一個昏聵之主和一個勇於進取並富有勇氣謀略的人對比。

還用我說嘛?戰爭勝敗不言自明。


阿斗不傻

其實就是遼國內亂,遼軍上下均人心惶惶無心戀戰(畢竟家屬都在都城)——所以金兵一衝遼兵即潰散了。類似的有關羽在襄樊之戰,前期銳不可當後期一聽說東吳偷襲即兵馬自潰;還有後梁首都被奇襲,雖然軍力仍有一戰之力也只能宣告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