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心理學:爲什麼我們會感到焦慮?

情緒心理學:為什麼我們會感到焦慮?

為什麼我們會感到焦慮?關於這個問題,可以說,由於焦慮所帶來的情緒困擾至少困擾了我近二十年,我認為焦慮這種情緒或許是在人的青春期時期就已經開始出現在了我們的情緒當中,並影響著我們的思維和成長。

儘管科學研究已經越來越多的揭示了焦慮是具有正面和反面兩種特徵,既有破壞的一面,也有著積極的一面,無論焦慮作用於哪個方面,當我們的世界發展節奏越來越快,越來越紛繁複雜,越來越多樣化,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時,對於我們普通大眾來說,想要在高速發展的社會氛圍中保持一顆心靜如水,不驕不躁的平和心態似乎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

情緒心理學:為什麼我們會感到焦慮?

首先大家需要了解的是,焦慮和焦慮的情緒幾乎會出現在所有的成年人當中,據相關心理學研究數據,成年人當中18%的人屬於臨床狀態,就是那種已經嚴重到需要專業診療的階段,82%的人還未到達臨床狀態,比如正在閱讀本文的你,從閱讀的興趣點做判斷,幾乎90%以上看到這篇文章的人應該都屬於82%的那一類人群。

這篇文章或許能有機會改變你的焦慮的狀態,甚至改變你的心態,讓你更加的瞭解自己,瞭解人性,因為焦慮除了其負面的情緒導向,同時也可以轉化成一種正面力量,就看如何正確的看待焦慮和學會疏導焦慮情緒。

情緒心理學:為什麼我們會感到焦慮?

那麼到底什麼是焦慮呢?焦慮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在回答這兩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兩個關鍵詞:關切和威脅!

“關切和威脅”就是焦慮的根源,也可以理解為:焦慮=關切+威脅!

情緒心理學:為什麼我們會感到焦慮?

焦慮一詞的詞源解釋是“感到煩惱和麻煩”。焦慮是一種與恐慌、擔憂、不安、恐懼和緊張密切相關的心理和生理狀態。雖然一定程度的焦慮是正常生活的構成部分,但當它出現得過於頻繁、過於激烈或者變得難以控制時,焦慮就變成了一種心理障礙。

關切+威脅=焦慮

情緒心理學:為什麼我們會感到焦慮?

焦慮的另一個構成要素是關切。沒有關切,就不會焦慮。關切是指對人或事的在意。如果這份工作毫無意義,你還有其他好的備選項,那你對它的指望就不會那麼多,失去它也就不會焦慮。然而,如果讀大學或考駕照或面試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那每次考試或面對主考官都足以讓你神經緊張。因此我再重複一遍:關切+威脅=焦慮。

焦慮並不直接作用於某個人或某件事。有些事讓你倍感壓力,但對別人而言卻未必如此。你的焦慮只與你自己的狀態相關,比如丟工作對一個人來說可能是毀滅性的打擊;而對別人而言可能反倒是一種解脫。

情緒心理學:為什麼我們會感到焦慮?

這也就是說,你會焦慮你所焦慮的,而別人只會焦慮別人所焦慮的,當然,也有少數對自己的情緒認知特別瞭解的人,他們能很好的將焦慮進行正面的疏導和利用,比如古人說的那樣,人要學會未雨綢繆嘛!

所以說,為什麼我們會感到焦慮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對未來產生了關切,且又因為我們所關切人或事讓我們感覺到了某種不確定性的威脅,同時還對焦慮感到很無助,所以我們才會感到焦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