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i醬何以拍出2200萬,2016網紅元年深度解讀報告

papi醬何以拍出2200萬,2016網紅元年深度解讀報告

文/張孝榮 蘇亞

2016年,“網紅”一詞徹底爆紅。這個過去的社會邊緣現象正式步入大眾視野,不管你期待也好反感也罷,網紅以一往無前的氣勢走上了產業化之路,當你還在談論TA是低俗還是高雅無聊還是有趣的時候,她/他已經開始談論創業、BP、融資、商業合作。papi醬首單廣告拍出2200萬,令人不得不驚歎,莫非新媒體營銷新的世界又來了嗎?

新世界來了!梳理網紅20年進化史,我們發現網紅的發展有一個七年躍遷的現象:即大約7年為一個週期,網紅就會進化一次。從以網絡寫手為代表的一次元時代,到以草根紅人為代表的二次元時代,再到電商模特、知名ID、段子手和社會名人等多種類型的2.5和三次元時代,經歷了三輪進化,網紅也由過去依靠個人單打獨鬥的努力,發展出團隊合作產業協同的趨勢。2017年或將出現下一次躍遷,進入新世界。

為進一步總結網紅創業特點和趨勢,我們選擇了100個網紅樣本進行觀察。研究發現,網紅的“網齡”大多在3年以內,電商模特與知名ID佔據了網紅排行榜的半壁江山。85%的網紅已經通過廣告、電商、簽約和創業四種主要方式實現了個人品牌的變現。極端顏值、獨特風格、互動積極和故事建構是網紅走紅的四大要素。網紅產業的分工也逐漸成熟,不但有風險資本介入,還出現了專業運作的網紅孵化器。

騰訊研究院認為,從分享經濟角度來看,網絡紅人是一種基於閒暇時間分享個人才藝的而獲得收入的方式。網紅現象揭示,一旦你擁有一個網紅的身份,你可以不再需要找一個朝九晚五的工作,你可以創業成為“自己的老闆”。藉助“分享經濟”,固定的工作崗位消失,大量工作機會和臨時的工作身份出現,這對傳統的就業模式產生了重大的衝擊。

從趨勢來看,按照“7年躍遷”規律,網紅創業在2017年前後極有可能出現新的形態。孵化器作為網紅“星工廠”,預示著產業鏈的完善。社會名人和著名企業家的加入,預示著網紅還將會有更豐富的社會內涵和商業應用價值。光明背後也有隱憂,短視頻亂象亟待規範,注重內容創業的網紅要學會適應主流受眾的需求,在強化輿論引導的網絡空間的大形勢下,標新立異的TA需要靠近風清氣正的主旋律。

1

網絡紅人進化史

一般認為,“網紅”是“網絡紅人”的簡稱,最簡單粗暴的理解就是“通過互聯網走紅的人”。本文認為,網紅主要是指通過網絡平臺而走紅並在進行一定商業化實踐的群體,TA求名也求利,目的在於通過互聯網實現個人價值,最新的趨勢是創業。

由於網紅群體多為年輕人,而網紅的粉絲們也是年輕人,網紅文化也形成了一種有別於主流文化的“亞文化”,為便於理解,因此引入 “次元”概念來分析網紅的進化。

1.1 網紅一次元時代:匿名ID

階段:一次元

身份:匿名ID

主要工具:文字

文化特徵:“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

代表人物:老榕,安妮寶貝,今何在,唐家三少,天下霸唱,南派三叔等

時間起點:1997年

主要平臺:BBS(天涯、貓撲)和文學網站(起點中文網、榕樹下)

網絡紅人的出現最早可能要追溯到遙遠的BBS時代,1996年BBS開始在大陸流行,網紅一次元時代即從1996年開始到博客出現之前的2003年之間。這個階段還沒有明確的“網絡紅人”概念,但他們都有另一個共同的名字——網絡寫手。

1997年球迷老榕一篇發四通利方上的文章48小時內收穫數萬點擊量,便無意開啟了初始的網絡紅人的ID模式,以網絡黑通社和網上流言社為代表的ID,則將BBS的傳播作用發揮到了極致。自新浪BBS後,天涯論壇、貓撲論壇等都先後成為孕育網紅的沃土。

隨著網絡文學的崛起,許多BBS寫手開始轉戰專業的文學社區,起點中文網和榕樹下等一大批文學網站也捧紅了很多人,2000年前後的安妮寶貝、寧財神、今何在,2004年以後的唐家三少、天下霸唱、南派三叔等人都是這一時期的網紅代表,網絡文學的蓬勃推動了第一代網紅的成長。

從BBS到網絡文學社區,第一代網紅走向了內容創業的商業化過程。

papi醬何以拍出2200萬,2016網紅元年深度解讀報告

1.2 網紅二次元時代:草根紅人

階段:二次元

身份:草根紅人

主要工具:圖片+文字

文化特徵:“有圖有真相”

代表人物:木子美,芙蓉姐姐,天仙妹妹,西單女孩,奶茶妹妹,鳳姐等

時間起點:2003年

主要平臺:博客,BBS(天涯、貓撲、水木清華、北大未名)

2004年一位將照片上傳到水木BBS和北大未名的女子紅遍了網絡,芙蓉姐姐憑藉其誇張的動作和超出尋常的自信,在收穫大眾熱議的同時,也讓“網絡紅人”這個名詞正式走入大眾視野,也使得以圖片為主要形式的草根紅人密集出現。

此後,網紅背後開始出現推手團隊的影子。普通人寫寫生活經歷,發幾張極美圖或爆醜圖,說幾句雷人言論,或者被別人拍了照片發上網,都可以成為一夜爆紅的理由,這往往是推手運作的結果。

當時的推手還是小團隊作戰,後來隨著市場的高速發展,業務快速擴大,客觀上有了批量製作的需要,“水軍”開始出現。先入行的推手成立了專業公司,演化出網絡水軍模式,使得以芙蓉姐姐、天仙妹妹、西單女孩、奶茶妹妹、鳳姐、犀利哥為代表的一系列各類“姐姐妹妹、哥哥弟弟、女孩男孩”現象層出不窮,水軍一度成為網絡品牌傳播的利器,開啟了粉絲營銷時代的大門。

1.3 網紅2.5次元時代:段子手+電商模特+知名ID

階段:2.5次元

身份:段子手+電商模特+知名ID

主要工具:短文字+圖片

文化特徵:“認真你就輸了”

代表人物:段子手(天才小熊貓,谷大白話,留幾手);電商模特(趙大喜,張大奕,雪梨);大V(陸琪,吳曉波,佔豪)等

時間起點:2010年

移動互聯網是網紅髮展的意外催化劑。在2.5次元時代,陸續誕生了段子手、電商模特和知名ID。

1.4 網紅三次元時代:網絡主播

papi醬何以拍出2200萬,2016網紅元年深度解讀報告

階段:三次元

身份:網絡主播和短視頻播客

主要工具:視頻

文化特徵:“有視頻才有真相”

代表人物:網絡主播(Miss,小蒼,若風,小智),視頻主播(Papi醬,谷阿莫,艾克里裡)

時間起點:2014年

主要平臺:直播平臺,視頻APP,微博

4G催生視屏網紅的產生。移動寬帶4G快速普及的重要結果,就是導致2014年視頻類應用扎堆出現。網紅也隨之進入了視頻為王的三次元時代。周杰倫的一次演唱會,最多幾萬人。而網紅的一次網絡主播,規模可達幾十萬人!這是視頻主播發展的強大動力所在!於是,大量社會資源湧入直播行業。

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曾言“直播是目前讓我感到激動的事”,已經“被直播迷住了”。谷阿莫,papi醬等在2015年的走紅正是借了視頻時代的“東風”,過去在微博上發圖文的電商模特們也紛紛開始發佈短視頻,藉助視頻方式吸粉。

秀場發力。一大批專業的網絡直播平臺也在近幾年迎來了爆發式增長。除了PC端為平臺的YY語音、六間房、9158、酷狗等秀場,依靠移動端平臺的網絡主播類軟件的影響力在不斷拓展。

2015年出現了映客、花椒等短視頻移動應用,遊戲直播平臺繼續拓張,包括虎牙直播、戰旗、龍珠TV、鬥魚TV、熊貓TV在內的平臺捧紅了以Miss,小蒼mm為代表的遊戲主播。

除了比拼才藝和遊戲經驗,基於時間分享的在線直播還發展出了其他的類型。2016年3月,“天價教師”王羽憑藉二十多萬的超高月收入而轟動網絡,在線輔導教師也成為了新晉的網絡紅人。

2

篳路藍縷:網紅的創業路

2016年是網紅元年,在這一年裡,網紅進入大眾視野,走上了產業化運作的道路。其中,標誌性事件是網紅Papi醬獲得了來自真格基金、羅輯思維、光源資本和星圖資本的1200萬投資,吹響了網紅經濟的號角。

網紅現象獲得前所未有的關注,在網紅後面又加上了“經濟”的後綴,所有人都無法再把網紅視為一個略帶諷刺的標籤,如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那樣,公眾開始關注網紅身後尚未挖掘商業機會。從創業角度網紅創業主要有以下三條路徑:

2.1 網紅創業一次元時代:拼內容,鬥才智

主要類型:網絡寫手

人群:男性為主

變現模式:依靠內容的傳統線下模式


典型案例:


今何在:出版《悟空傳》等13部作品,參與開發擔任以《悟空傳》為藍本的網絡遊戲,創作電影小說《天下無雙》《西遊·降魔篇》


安妮寶貝:出版《八月未央》《彼岸花》《薔薇島嶼》等小說,在雜誌開設專欄,榮登第一、二、三、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


南派三叔:出版《盜墓筆記》《大漠蒼狼》《怒江之戰》系列作品,連續四屆入選中國作家富豪榜,創辦雜誌《超好看》,參與《盜墓筆記》網絡劇和遊戲的開發

papi醬何以拍出2200萬,2016網紅元年深度解讀報告

2.2 網紅創業二次元時代:拼顏值,鬥團隊

主要類型:草根紅人

人群:女性為主

變現模式:依靠名氣尋求其他渠道變現

主要方式:轉型演藝圈,創立公司


典型案例:


但是由於顏值條件限制,當年憑藉醜照和雷人語錄而走紅的網紅們,目前的演藝道路走得並不算好。芙蓉姐姐:推出個人單曲和專輯,出任主持人,出演話劇和電影;鳳姐:參加多場電視節目,代言產品廣告。


相較而言,曾因美照而走紅的網紅中,已出現了向演藝界轉型的多個成功案例。天仙妹妹:推出個人單曲,主演多部電影電視劇,擔任微電影出品人;黃燦燦:出演《泡沫之夏》等電影,參加電視節目;陳都靈:主演《左耳》等電影,將主演網絡劇,參加電視節目。


吳大偉和沈煜倫則是草根紅人中轉型創業的代表。吳大偉在微博中曬出相差18歲的妹妹親密生活照,被稱為最萌年齡差兄妹而走紅,後自創護膚品牌並開設淘寶店,多次進入淘寶店鋪熱銷榜top100。因高顏值照片走紅的沈煜倫則出版了個人作品,並創立了美妝護膚品牌。

papi醬何以拍出2200萬,2016網紅元年深度解讀報告

2.3 網紅創業三次元時代:拼資本,鬥商業

隨著網紅經濟的發展,網紅的產業化趨勢近年來不斷加強,呈現出多種模式共同發展的情況。廣告、創立公司、簽約公司、電商是目前網紅變現的主要渠道。其中男女皆有,女性稍多。網紅孵化器的產生標誌著網紅進入了專業化和產業化的商業模式。

papi醬何以拍出2200萬,2016網紅元年深度解讀報告

電商變現日益火爆。實現從社交媒體到電商平臺的導流,將粉絲轉化成自己的消費者,則是目前網紅變現的“高級階段”。根據淘寶的數據,目前女裝分類下月銷售額超過百萬元的網紅店鋪約有1000家,2015年的“6·18”大促中,銷量前10位的女裝店鋪中有7家是“網紅”店鋪。網紅店鋪大多出售女裝和化妝品類,由專業團隊運營,從設計到推廣區別於傳統店鋪,網紅店鋪多采用“預售”的方式,先推出一系列產品在社交媒體平臺上預熱,通過與粉絲互動收集反饋,在網上預售進行“試水”,再根據消費者的訂購情況進行投產,輕庫存的方式有利於避免積壓庫存,實現更快循環。

簽約公司實現“團隊作戰”。段子手選擇簽約段子手公司,電商模特簽約網紅孵化公司或經紀公司。單打獨鬥越來越難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勝出,逐漸發展出比較完整的“網紅產業鏈”。段子手公司統一接受廣告商的訂單,然後再分配給旗下的段子手。而網紅經紀公司的出現則將網紅與供應商相連接,公司會選擇簽約有一定知名度的網紅,或者培養自己看中的新人,對於網紅進行全方位的包裝,使得網紅在社交媒體平臺上聚集人氣,之後網紅便主要負責維持自身形象和粉絲互動,並收集粉絲的需求反饋給經紀公司,公司負責提供中間服務。

創立公司發揮最大效益。網紅的個人品牌已漸漸成為“網紅IP”,依託網紅個人創立公司或者以合夥人身份組建公司的情況也很普遍,很多公司還獲得了投資人的青睞。搞怪視頻達人艾克里裡2016年獲得了飛博共創出資30%,與其共同設立參股公司上海借智文化創意有限公司。飛博共創還與另一位網紅穆雅斕合資100萬設立廈門穆雅斕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王尼瑪推出暴走漫畫APP,王思聰2015年推出熊貓TV,同道大叔創立陪我App。以“日食記”為依託的上海罐頭場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也於2015年12月28日宣佈完成千萬級A輪融資。

papi醬何以拍出2200萬,2016網紅元年深度解讀報告

3

網紅的走紅秘籍:你憑什麼紅

papi醬何以拍出2200萬,2016網紅元年深度解讀報告

從傳播學符號互動的角度來看,網絡紅人可被看做是“互聯網米姆”(Meme)的製造者。米姆是英文Meme的音譯,最初由英國科學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提出,他將米姆視為文化傳播領域的基因(Gene),傳播的中介者和傳遞者。隨著時間的推移,米姆被視為一種複雜的社會動因和文化活動系統,它既是傳播的結果,也是傳播的動力。 網絡紅人制造的“米姆”,可被視為互聯網領域的文化基因,被複制、擴散和傳播。米姆滿足了人們不同層面的精神需求,網絡紅人正是通過製造文本、圖像、視頻等各種各樣形式的米姆,使內容在互聯網空間中被觀看、模仿和傳播,從而為網紅個人積聚人氣。

從分享經濟角度來看,網絡紅人是一種基於閒暇時間分享個人才藝的而獲得收入的方式。網紅現象揭示,2016年後,你可以不再需要找一個朝九晚五的工作,你可以成為身兼數職的自由人,你也可以創業成為“自己的老闆”。這一切要歸功於“身份”的崛起。藉助“分享經濟”,固定的工作崗位消失了,大量工作機會和臨時的工作身份出現,這對傳統的就業模式產生了重大的衝擊。

3.1 既要爆又要刷

網紅不同於真人,呈現出的是網絡上精心構築的個人形象。在網紅的傳播鏈條上主要有兩大要點:

首先是爆,即鮮明的“話題點”。話題點可以幫助網紅在短時間內大量傳播,收穫高人氣。爆點決定了網紅短時期內的火爆程度和傳播範圍。

其次是刷,即持續的曝光度。曝光度可以幫助網紅在較長的時間裡維持其知名度並進行拓展,即持續的內容生產力。持續曝光度則決定了網紅的生命週期。

如何製造爆點內容?分析發現,網絡紅人的個人品牌建立過程中,需要具備極端顏值、獨特風格、互動積極和故事建構四個方面屬性中的全部或大部分。

papi醬何以拍出2200萬,2016網紅元年深度解讀報告

極端顏值。網絡紅人的顏值關鍵是要極端,極端高顏值網紅的特點在不同類型中稍有不同,電商模特大多有“歐式雙眼皮,大眼睛,錐子臉,大長腿”的國際化面容和身材;網絡女主播則大多“身材好,蘿莉風”;男生網紅則大多“眼睛大,鼻樑挺,皮膚白,氣質陽光溫柔”。極端低顏值網紅其實長相普通,通過刻意扮醜吸引眼球,造成視覺衝擊,鳳姐的“高顴骨,厚嘴唇”,芙蓉姐姐的“S型身材”, 劉梓晨的“蛇精臉”都令人印象深刻。

獨特風格。具有自己的獨特風格是網紅的必備條件,是區別於他人而被記住,提升識別度的重要條件。而有思想有主見,在某個領域具備引領性的觀點或行為,則是成為網紅的關鍵,也是網紅作為內容生產者向粉絲提供的“核心內容”。“六神磊磊讀金庸”將時事評論與武俠小說相結合,對金庸作品進行現實化的解讀,語言詼諧幽默,獨樹一幟。“谷阿莫”通過搞笑視頻評價電影,全程運用語速極快的臺灣腔,內容和與其都令人忍俊不禁。

積極互動。

社交媒體平臺上集聚粉絲的關鍵是“互動”,網紅提供接地氣的內容,並積極與粉絲互動。具備優質內容不夠,內容的傳播方式尤為重要,“親和力”是吸粉的重要條件,知名ID發佈文章大多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風格,段子手們則都是詼諧幽默的表達,甚至很多明星網紅也走上了“賣萌耍寶”的道路。而有別於明星,網紅更加重視與粉絲群體之間的聯繫和交流,電商模特的微博上時常會回覆粉絲的留言,稱呼她們為“寶貝”,還會坦白自己的整容經歷,展示自己的素顏化妝視頻;而網絡主播則都會將送禮物最多的粉絲名字在直播過程中念出來。

故事建構。構建故事是很多網紅們綜合運用以上素質吸引粉絲的直接結果。非匿名網紅們往往自己有故事,並將自己的故事與普通人的生活相連接,讓粉絲們產生模仿和追尋的慾望。趙大喜的淘寶店主打森女風格,她是模特,丈夫是攝影師,兩個人組成一個小團隊,一路旅行拍照展現出的幸福生活,便是構建起了一幅現代人心中的“田園牧歌”。視頻網紅“日食記”每集教大家做一道美食,也穿插敘述了廚師老薑和他的愛貓酥餅的故事,因“叫聲酥,臉像餅”而得名的酥餅吸粉無數,也正是因為展現了“一人一貓”的理想生活圖景。

3.2 瞄向三種心理

而網紅的走紅,則主要依靠受眾群體的三種心理:群體歸屬感,想象的投射和娛樂消遣。

第一,營造社群文化與群體歸屬感。網絡紅人的粉絲客觀上形成了一個“社群”,而粉絲通過對網絡紅人的熱愛甚至崇拜來定義“真實的自我”。粉絲們通過共同喜愛某位網紅而找到了很多人與自己志同道合的滿足感,網紅個性化的標籤讓很多人找到了喜愛的小眾群體,從而實現對於自己我身份的認同和自信,在對網紅的熱愛和崇拜過程中,粉絲的個人化價值觀得以進一步的鞏固,從而產生了群體歸屬感。

第二,構建的符碼與想象的投射。粉絲對於明星的想象主要是基於對其線上形象或提供內容的認同,進而移情於明星本人。而不同於明星,網紅精心構建起與粉絲之間若即若離的距離,使得粉絲不僅會將網紅塑造的線上形象與其真實形象重合,將想象投身於網紅本人,還會由於網紅的草根出身和親和力而將網紅的線上形象投射向自己本身,進而產生強烈的共鳴。

第三,娛樂消遣與壓力紓解。快節奏生活下的現代人每天沉浸在現實生活之中,或面臨瑣碎繁雜,或面臨困境煩擾,因此會產生一種暫時希望忘記所處環境的逃避心理,而去尋求一種輕鬆的娛樂消遣,這種心理尤其是在壓力大或面臨困難的時候表現得更為明顯。網絡紅人或提供搞笑段子讓人開心一笑,暫時忘卻煩惱;或吐槽生活種種滿足屌絲式的發洩狂歡;或提供各方面經驗為迷茫困惑的人生指點迷津;又或者只是帥哥美女讓人賞心悅目心情舒暢。雖然類型不同,但都可以讓受眾紓解壓力。

3.3 三種成名路徑

papi醬何以拍出2200萬,2016網紅元年深度解讀報告

網紅原意多指草根,2015年後網紅的含義正在泛化,一些社會知名人士開始藉助於自媒體打造個人品牌。如果從知名度和網絡平臺兩個角度來衡量,包括網紅一族可以劃分為四象限。第一象限,活躍在網絡平臺且知名度高的就是現有的網紅,另外三個象限則是未來網紅的新鮮血液來源。

線上的草根、線下的草根和社會名人,是成為網紅的三條不同路徑。明星和企業家是名人群體的兩大組成,從線下名人轉型為線上網紅,典型成功案例如李開復、羅永浩等,未來這個群體將會更加龐大。

其中,更值得關注的主要有兩類,一類是草根網紅,他/她的走紅,預示著打破原有的社會就業體系,代表了社會階級遷躍的趨勢,或可成為創新創業的新途徑。

另一類則是企業家網紅,他/她承載著企業代言人的使命,預示著企業家或創始人的網絡口碑,必須成為產品質量的保證,這在供給側改革的宏觀背景下,更有深遠的意義。

4

網紅一族畫像:TA們已經賺錢了

本次研究以清博大數據推出的2015年網紅100強和互聯網週刊網紅排行榜為樣本,分析他們的年齡、走紅方式、盈利模式等情況,進而推斷當前網絡紅人的基本特點和發展情況。

4.1 網紅構成男女性別比為1:1.13

從性別構成角度來看, 100位網紅中有51位女性,45位男性,男女性別比例為1:1.13,女性數量相對較多。另外,還有3位性別情況未知,1個網紅賬號“開八”是由林豐蕾和何峰共同開辦,由一男一女兩位正在運營,不在比例之內。

參考數據:截止到2015年6月,我國的男女網民性別比為1.23:1,男性偏多。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我國的男女總人口性別比為1.05:1,也是男性偏多。

papi醬何以拍出2200萬,2016網紅元年深度解讀報告

4.2 網紅群體的主力是80\90後

從年齡構成來看,100位網紅中已知年齡的有73人,其中30人的年齡在16到25歲之間,說明90後是網紅的主要構成,其中27人在26到35歲之間,證明了80後是網紅構成的重要力量。由此可見,能夠俘獲年輕人心的網紅們,也都是不折不扣的年輕人,80後和90後是網紅們的中堅力量。

此外還有27位年齡不明的網紅,他們主要分為兩個類別:職業段子手和知名ID,出於隱私保護或保持神秘感的需要,沒有暴露太多個人信息,因此年齡不明。

papi醬何以拍出2200萬,2016網紅元年深度解讀報告

4.3 網紅的線上年齡多為半歲到三歲

少數因視頻類應用走紅的主播多是在2015年出現,因此線上年齡還在半歲以內。僅有4位網紅已經紅了5歲以上,至今仍能夠在排行榜上佔有一席之位,包括Ayawawa,陸琪,羅永浩和雷軍。

papi醬何以拍出2200萬,2016網紅元年深度解讀報告

4.4 電商模特和知名ID佔據50%

根據走紅方式分類,電商模特、知名ID和段子手是目前網紅的三種主要類型。2015年網紅排行榜上有26位電商模特,24位知名ID,17位段子手,16位草根紅人,9位社會名人,6位漫畫作者,1位主播。

電商模特走紅的關鍵詞是“顏值”和“幻想”。目前在淘寶女裝類目中,月銷售額過百萬的網紅店鋪約有1000個,也就意味著電商模特網紅至少有1000個。她們全部是女性,且全部具有高顏值,經常在社交媒體平臺發佈自己的穿衣美圖,通過圖文或視頻方式提供日常穿搭經驗,並重視與粉絲的交流。她們將自己與普通人的生活相連接,讓粉絲們產生模仿和追尋的慾望,描繪了他們理想中的生活方式,藉此影響其購物決策,成為具有強大吸引力的來源,連接起消費者和商品。

草根紅人走紅的關鍵詞大多是“顏值”和“言論”。草根紅人的顏值往往處在兩個極端,網絡校花評選而走紅的陳都靈、一張照片紅遍網絡的奶茶妹妹,愛啃梨的星際碎片等都是因為高顏值而走紅,另一方面鳳姐、“蛇精臉男”劉梓晨等人都是以雷人外表和誇張言論而走紅。

papi醬何以拍出2200萬,2016網紅元年深度解讀報告

4.5 絕大多數網紅已實現盈利

2015年排行榜上的100位網紅中,僅有15位尚未實現盈利或盈利情況未知,網紅實現盈利的情況高達85%。

papi醬何以拍出2200萬,2016網紅元年深度解讀報告

papi醬何以拍出2200萬,2016網紅元年深度解讀報告

5

網紅未來趨勢

5.1 網紅髮展的“7年躍遷”,2017年或將突變

兩個階段之間的間隔時間均為6-7年左右,而從網紅2.5到3.0之間目前已度過了約3年的時間,如果按照7年的發展階段週期估算,預計到2017年左右網紅的發展可能也將進入新的階段,湧現出新的網紅類型或變現形式。

papi醬何以拍出2200萬,2016網紅元年深度解讀報告

5.2 標籤化和臉譜化的個人特色

不論是哪種類型,提供哪方面的內容,網絡紅人都需要具有鮮明的個人特色。這是一個強調個性和觀點的時代,人云亦云無法脫穎而出,只有另闢蹊徑才可能受到廣泛的關注。目前網紅的個人特色層出不窮,具有標籤化和臉譜化的特徵,提起某個網紅,受眾腦海中便能夠浮現出與之對應的標籤和形象。

而未來的網紅,也將朝著更加細分的市場領域發展,更多關注垂直領域或垂直類型,從而找到自己不可替代的位置。

papi醬何以拍出2200萬,2016網紅元年深度解讀報告

5.3 孵化器:網紅領域的“星工廠”出現

網紅與明星很相似,網紅與明星本質上都是依靠粉絲經濟進行變現,只是相比較明星多依賴於文藝作品的內容生產,網紅的內容生產形式和變現渠道更加多元。孵化器的產生,意味著網紅領域也出現了“星工廠”。

網紅從最初的單打獨鬥,到個人加推手的模式,目前已經走進了團隊運營的時代。孵化器使得網紅經濟發展出完整的“網紅產業鏈”,將網紅與供應商相連接,使得產業分工日益明晰。

網紅孵化器公司首先會簽約具備知名度的網紅,或者培養有潛力的新人,然後對於網紅進行全方位的包裝,使得網紅在社交媒體平臺上聚集人氣。孵化器公司負責提供產品設計和宣傳推廣等系列服務,聯繫供應商和電商平臺建立起產業鏈。之後網紅便主要負責維持自身形象和粉絲互動,並收集粉絲的需求反饋給孵化器。供應商則負責產品的生產鏈條上的系列工作,將產品推向電商平臺進行銷售。廣告商也通過孵化器公司與網紅進行合作,網紅產業鏈上的各方也由此形成了完整的閉環,孵化器正在其中扮演核心角色。

孵化公司產生揭示網紅的產業化趨勢加強,也意味著網紅明星化趨勢的加強。根據新聞報道,按照出資情況,目前網紅與孵化器公司的合作模式主要有三種:由孵化器出資,網紅則按銷售額的10%-20%抽成;由網紅出資,孵化器提供產業鏈和服務,孵化器公司按10%-30%抽成;由網紅和孵化器共同出資並建立產業鏈,網紅則按照底薪+分成的模式。

2015年10月,網紅孵化器如涵公司獲得了來自賽富基金和君聯資本的千萬級B輪投資,根據國泰君安有關網紅經濟的報告,如涵公司簽約的網絡紅人中,目前已有近50位已經開店,預計到2016年底將運營超過百家網紅店鋪。莉家、榴蓮家、如涵等網紅孵化器目前都在積極運營中,雖然成果尚不明確,但孵化器的產生意味著網紅走向“可複製”,網紅可以像明星一樣被批量創造,為整個產業提供源源不斷的血液。

5.4 第三條路:社會名人走向網紅

從默默無聞到聲名鵲起,草根成長為網紅的模式一直存在。而本就擁有一定人氣的社會名人,也開始走上了網紅的道路。未來會有一種新的趨勢:明星不網紅,不是真明星;老闆不網紅,不是好公司。

影視明星開始網紅化。2006年的“博客女王”徐靜蕾,2010年的“微博女王”姚晨,都依靠著社交媒體再紅了一次,保持了話題度,維持了高人氣。隨後許多明星也逐漸加入“網紅化”的行列,明星鄧超在微博上是段子手的搞笑形象,“吐槽、耍寶、賣萌、自黑”,完全不顧明星形象,反而吸粉無數,擁有4629萬粉絲。

更多娛樂明星需要變成網紅明星。2015年直播平臺的興起,明星們也紛紛加入,既展現親民形象,也為平臺進行推廣,實現粉絲導流,達到雙方的共贏。周杰倫與王思聰在遊戲平臺上直播《英雄聯盟》對戰,吸引了約1000萬人在線觀看;劉濤入駐移動直播APP,開場5分鐘,因觀看人數過多而導致平臺癱瘓。Angelababy,陳赫等明星也先後入駐直播平臺。粉絲參與規模遠遠大於線下的演唱會,從這個角度來看,非網紅,就不算是真正的明星。

5.5 創業風險:光明背後的隱憂

目前,內容監管帶來的創業風險已經出現。網絡主播最具代表性。據業內估算,目前我國的網絡主播規模約為20萬。雖然網絡主播群體的規模很大,但是影響力大的主播數量不多,大多還是在特定群體內有一定知名度,鮮少走入大眾視野。

根據文化部公佈的數據,我國的網絡直播平臺用戶數量約為2億,大型直播平臺的高峰時間,約有3000-4000個直播“房間”同時在線,用戶數可達200萬-300萬人次。根據央視新聞的報道,2015年我國網絡直播行業的市場規模約為77.7億元人民幣,直播平臺數量約200家。

由於監管難度大,平臺規範程度不高,直播平臺曾出現很多問題。出現過“直播造人”等嚴重違法行為,也出現過主播行為衣著暴露、言語挑逗或言語低俗等擦邊球的灰色地帶。2015年4月,文化部查處了一批直播平臺,因微博短視頻而走紅的Papi醬,也因在視頻中使用低俗詞語,而被廣電總局點名整改。

2016年4月,20多家網絡視頻機構發佈了《北京市網絡表演(直播)行業自律公約》,包括未來的網絡直播房間將有標誌水印,內容存儲時間至少15天以備檢查,所有主播必須實名認證,未滿18歲的成年人不得擔任網絡主播,審核人員需要對平臺上的直播內容進行24小時實時監管等內容,進一步規範了網絡直播平臺的問題。視頻內容的生產者們的行為和互動亟待規範,法律法規和行業自律都有很多事情要做。

結束語

內容創業者終將靠“優質內容”驅動。

網紅經過了多年來的發展,從最初網絡寫手以內容取勝,到後來雷人言行搏出位,內容始終是走紅主要工具。如果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勝出,網紅的核心競爭力還將回歸於內容本身。

內容生產必須是可持續的。內容生產依賴於個人認知盈餘的分享,這種分享必須是可持續的。10多年前的網絡寫手們,今天仍然沒有走出大眾視野的人,無一不是擁有強大的內容持續生產能力。很多單純因顏值或話題時間而走紅的網紅,則如曇花一現,很快銷聲匿跡。只有源源不斷地提供高質量的內容才可能讓“網紅”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內容創業者要注意的是,很多初期憑優質內容取勝的網紅,在後期商業化的道路上,忽視了對於內容質量的控制,比如植入廣告過於生硬、銷售產品質量不過關、售後服務跟不上,這些情況是失敗的隱患。

內容創業並非是一條大紅大紫的陽關道。在網紅產業化道路走出了第一步之後,作為創業者的網紅還有許多課需要補習,比如,要關注主流受眾的需求,關注產業環境變化,關注國內監管的要求,關注資本的運作和商業合作等等。路很遠,幸運的是,我們已經看到了曙光。

❶ 網聚智慧 連接未來❷ 研究合作:[email protected]

❸ 長按右側二維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