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和你作對的大寶,我們該怎麼辦?

昨天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向我大倒苦水。朋友是個倆寶媽,大寶九歲,二寶快兩歲了。她說,當初生二寶是徵求了大寶的意見的,大寶很高興,說願意當哥哥。可是這一年多來,她覺得大寶越來越不聽話,老和她作對,愛說髒話,學習成績也有點下降。簡直頭疼死了!

朋友家兩個都是男孩,平時的忙亂是可想而知的。有二寶之前,大寶一直都是和她睡,從來沒離開過她。有了二寶以後,大寶就和爺爺睡了,平時也是爺爺奶奶照顧的多。

她說,剛開始那一個月,她心裡特別難受,因為孩子有一天問他:“媽媽,我們什麼時候才能一起睡啊?”那一刻,她差點掉下淚來,心裡滿是對大寶的愧疚。

但是,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二寶白天晚上都不老實,特別累人,她很快沒有精力去關心大寶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只是記得有幾次,大寶和二寶搶東西,她二話不說就把大寶嚷了一頓,讓大寶讓著弟弟,還有一次,他當著大寶的面,親了二寶幾下,大寶當時就苦著臉說,媽媽你不愛我了!可是帶孩子那麼累,她真的顧不了那麼多。這一年多,孩子基本上是爺爺奶奶爸爸管。

遇到和你作對的大寶,我們該怎麼辦?

她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大寶越來越不聽話了。她說什麼,他都頂嘴,而且情緒不穩,脾氣也越來越大,最讓她苦惱的是,她和婆婆在生了二寶以後有一些矛盾,有時大寶竟然向著婆婆說話,一點也不給媽媽留面子。記得有一次,她看到大寶回家一直在玩,就催促他趕緊寫作業,沒想到大寶張口就說:不用你管!說的她一下愣住了,心裡好難受。她說以前那麼聽話、懂事的孩子怎麼變成了這樣?要知道,剛開始生下二寶的時候,大寶特別懂事,月子裡,給媽媽作水果拼盤,照顧小弟弟,可是現在卻變了。

朋友的這種經歷,並不少見。我的一位同事,大寶是個女孩,原本特別活潑可愛,也很懂事,可是在有了弟弟以後,變得不愛說話了,而且還特別愛發脾氣。以前放學回到家,會和爸媽彙報一天的高興事,現在無論爸媽怎麼問也不願意說。還有一次,同事給二寶買了一些衣服和鞋,大寶一看沒有自己的,當時就大哭起來,還把給二寶買的東西扔了一地。同事說起這些事,也是特別發愁。

可以肯定的是,無論大寶是男孩、女孩,無論是怎樣的組合,在二寶出生後,大寶多少會出現一些問題,甚至會出現專門和父母“作對”的情況,有的媽媽特別擔心孩子發展下去,會成為問題孩子,因此憂心忡忡。

其實,問題可能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嚴重,但是倆寶家庭中的大寶心理問題,卻是我們每個父母都要提起高度重視的。為什麼大寶會和你“作對”?我想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家庭成員的變化帶給孩子的衝擊。

二寶的出生,使之前的三口之間變成了四口之家,這個變化帶給孩子的衝擊也許是巨大的,我們作為成年人未必能瞭解。就像之前有人開玩笑地打比方,說如果你看到自己的老公有一天忽然帶一個漂亮女人回家,而且說她以後就住在這裡了,你是什麼感受?這雖然是個玩笑,卻也在某種程度上讓我們意識到,我們或許真的不瞭解孩子的感受。這種衝擊可能一天兩天顯現不出來,但是時間長了,當大寶意識到這個到來的二寶搶走了爸媽對他的愛,他就開始反抗了,也便出現了很多與父母作對的行為。

二、媽媽沒有精力和時間去陪伴大寶,不能正確處理兩個寶貝之間的衝突。

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畢竟是有限的,在二寶出生以後,媽媽肯定會把絕大多數精力都放在了二寶身上,雖然對大寶心有虧欠,但也確實是分身乏術。另外,雖然媽媽們都知道二寶出生後要對大寶多關照,但是每次看到大寶和二寶發生衝突的時候,就忍不住會先責怪大寶,總覺得他是哥哥(姐姐),怎麼就不知道讓著小的點呢?大寶在這種簡單粗暴的處理中可能也感到很受傷。

三、孩子想引起爸媽的注意,引來更多的關注。

很多幼兒心理學專家都提到過兒童的心理求助行為。由於兒童的發育尚未完善,所以其心理狀態的表達不如成年人明確。很多時候,兒童在某一方面有需求,卻不會準確表達,反倒是通過另外一些方式表達出來,比如情緒不穩、衝動,容易生氣、愛發脾氣,愛和家長頂嘴,注意力不集中,不注意聽講,做作業拖拉等等,大寶出現了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高度重視,看似無關的行為背後,可能隱藏著孩子一些沒有明確表達出來的渴望和需求,是孩子的一種求助行為,父母要對孩子多一些耐心,多和孩子溝通,找到問題的根源,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四、家庭環境的影響。

正如上面我的朋友說的那樣,在生了二寶之後,他和婆婆之間產生了一下矛盾,而大寶又和奶奶接觸的較多。孩子雖小,卻能明顯感覺到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的微妙,有的家庭爸爸怕媽媽,孩子就會凡事或和媽媽請示,有的孩子看到全家人都怕奶奶,而奶奶最寵愛自己,所以只要奶奶在身邊,就會不聽爸媽的話,甚至和父母頂嘴。因此,為了大寶二寶的健康成長,一定要努力營造和諧民主的家庭氛圍。

遇到和你作對的大寶,我們該怎麼辦?

說了這麼多原因,到底面對喜歡“作對”的大寶,怎麼做才是正確的?我想提出這樣幾點建議。

一、多給大寶一些關愛。

這是進入二胎時代以後大家的共識。父母要盡最大的努力將精力和時間平衡分配,並在生活中多關心大寶。在兩個寶貝發生衝突中,要理智對待,儘量不吵不嚷,做到公平,讓兩個寶貝都感到滿足。有時候,爸媽的一個眼神、一句溫暖的話、一份小小的禮物都會起到意想不到作用,多用心,相信大寶一定會感受到溫暖和愛。

二、媽媽要有和大寶單獨相處的時間。

很多家庭在二寶出生以前都是由媽媽帶大寶,二寶出生以後,媽媽的大部分時間都會用在二寶身上,別說大寶,媽媽有時候也會有點失落,因此媽媽有必要抽空單獨陪陪大寶。在二寶稍微大一點以後,媽媽可以徵得其他家庭成員的支持和幫助,比如可以讓爸爸或者奶奶幫著看一會二寶,自己帶大寶去遊樂園玩,或者帶著大寶去看場電影、去參加一次活動等。這種單獨的陪伴和一家人一起出去玩是不一樣的,媽媽這樣做會讓大寶感到自己還有獨一無二的地方,這一段單獨陪伴的時間完全屬於自己,從而得到心理上的滿足。

三、努力創造一個和睦溫馨的家庭環境。

二寶的出生對一個家庭來說是一件幸福、喜悅的事,卻也同時帶來了一些家庭矛盾,比如婆媳矛盾、夫妻矛盾。如果不能正確處理這些矛盾,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很多不良影響,因此,家庭成員之間要加強溝通和理解,用理性、寬容的態度去積極解決遇到的問題,盡力創造一個和睦、溫馨、公平、民主的家庭氛圍。

四、做學習型父母。

無論是一個兩個寶貝、還是兩個寶貝,身為父母的我們,不斷學習和提升自我是要時刻記住的。做學習型父母,我們才能真正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及時發現和應對孩子成長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大寶和二寶,都是爸爸媽媽的寶貝。作為父母,要用自己的愛和寬容去理解和接納我們的大寶,給他一段自我調節的心裡過程,幫助孩子儘快地迴歸到原來的軌道,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遇到和你作對的大寶,我們該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