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億天價域名交易背後的操盤手

互聯網從不缺乏造富神話!

近日,以“互聯網企業存在的根基”著稱的域名行業,平地炸出一聲驚雷:一個價值超1.2億元的域名(360.com)交易完成。區區一個域名,便斬獲1.2億的天價,這背後的眼光和銷售能力不得不讓人歎服。

1.2億天價域名交易背後的操盤手

促成這次天價交易的幕後操盤手是許揚,一個在域名投資行業“不見其人,但聞其聲”的傳奇人物。

在聒噪不斷的互聯網圈子,許揚一直以來是一個謎一樣的異類。

別看他貴為“域名界五大牛人”之一,與蔡文勝、姚勁波等大佬其名,又手握無數價值連城的域名。據悉,他已經持有GZ.com(廣州)、PPP.com(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inpai.com(品牌)、guquan.com(股權)、wangdai.com(網貸)、kuaile.com(快樂)、tejia.com(特價)、shequ.com(社區)、mifeng.com(蜜蜂)、liwu.com(禮物)、 naifen.com(奶粉)、youxuan.com(優選)、haofang.com(好房)、bai.com(百)、shu.com(數)等數萬個價值不菲的頂級域名。

但其實低調得有點不太“像樣”。即便業界資深同行,也少有見過他的真容者。更有意思的是,他給自己的創業公司起名為“名揚控股”,而他本人卻常年隱居於網絡背後。

久居廣州的他,至今依然和家人一起住在租來的房子裡,和團隊堅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如果要用一個字去形容許揚,當仁不讓的應該是“痴”。

和比爾·蓋茨、扎克伯格一樣,許揚遇上互聯網後,也選擇了輟學創業。1980年出生於廣東潮汕的許揚,一直都是讓父母頭疼的“問題學生”,從小學到大學,幾乎就是一路玩過來的,“初中以前是踢球,高中玩電腦,大學基本沒上過課。”他如此總結道。

也許用正統的眼光來看,許揚不是一個值得學習的榜樣,只不過,正如明代文人張岱所言,“人無癖不可以交,以其無深情也”。許揚的深情,用在了互聯網上,“我不是瞎玩,我是太痴迷編程技術了!”

這種痴迷程度,一度讓他輟學。許揚第一次接觸到電腦,是在高一的時候,為此他常常逃課跑回家裡搗鼓他那臺386。“那時候教我的師傅懂得也不多,教材很難找,主要靠自學,但我的感覺特好,進步很快。”許揚回憶說,學了兩個月後,他甚至開始教師傅一些編程小竅門。高中三年,他基本與電腦為伴。

哪怕是這樣“不務正業”荒廢了學習,到高考時,聰明的許揚臨陣抱佛腳一下也還是能考上華南理工大學。在自己喜愛的電信學院,許揚過得無比肆意。

由於自學成才,在大一時就嶄露頭角,憑藉高人一籌的電腦技術進入了學院的“網絡團隊”,併成為其中的技術“頭目”。沒多久,又在全校計算機比賽中拿了第一名,“之後我幾乎就變成了專職的開發人員,那時候網絡剛剛興起,學校的校園網甚至一些校外的網絡工程都是我們做的。”他回憶說。

許揚涉足域名領域有點誤打誤撞的味道。

大一下半學期,許揚參加了電信巨頭愛立信的一個市場調研項目時,主題是“移動互聯網在中國”。在這次調研中,他第一次意識到技術可以變成商業。

這個發現無異於打開了一扇大門,一下子激發了潛藏在他骨子裡的商業意識。於是,開始關注起網絡域名。

有一次,許揚申請註冊一個域名,事先向北京的代理機構提交了申請,結果等到匯錢過去時,突然發現這個域名已經被一個美國用戶捷足先登。年輕氣盛的他,哪裡咽得下這口氣,氣得直跺腳。

在鬱悶之餘,竟然讓他發現商機。當時有不少好的域名由於沒有續費而重新接受新用戶註冊,可是用一般手工方式搶不到,看到這個缺口後,許揚乾脆自己寫程序搶域名。

剛開始他是以報一箭之仇的遊戲心理開發的,“所以我就開始寫程序,計算哪些域名會被刪除,什麼時候會接受註冊,然後用程序準時提交申請,這樣才能把域名拿到手。”然而誰也沒有想到,這個方法,不僅讓他報了一箭之仇,還意外打開一項好生意,註冊費不到10美金的域名,可以賣到一千多美金甚至更高。

此後,許揚開始有意識地流連於國外的各大域名論壇,與這個領域的“玉米商”一起探討切磋,並瘋狂搶住域名,慢慢打出知名度。

尤其是2000年下半年,許揚進入瘋狂備戰狀態,為此不惜搬出學校專心搶注,每天守在電腦前從上萬域名中搶出幾百個,然後再賣出一部分,以此來換錢“以域名養域名”。經過這段瘋狂的日子,許揚的辨別能力與銷售能力日漸長進,到2001年一舉成為全球域名領域呼風喚雨的大人物。

然而自古以來“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就這樣鏖戰到大三,由於長期缺課,許揚不得不以輟學的形式離開學校。

這種由興趣而來的“生意”,讓許揚有別於一般的玩家。

縱使以輟學這樣不太光彩的形式離開學校,許揚也絲毫沒有過多地沮喪,反而是更加肆無忌憚地全身心投入到域名領域。不久,他以廣州作為大本營,從搶注的域名中挑出GZ.COM作為自己公司網站的網址,專心做起了二級域名買賣中介服務。

如今,他除了擁有數千精品國際域名,還成了最會賺美金的投資專家。

許揚之所以能夠在一眾高手中衝出重圍,離不開他對域名的痴迷與堅持。

在搶奪域名上,他有一個獨門“武器”,那就是用“大數據”來篩選域名。先是寫出大量腳本程序,跑搜索引擎和相關的國外網站翻譯過來的詞彙,再根據大數據進行各種精密加權計算,篩選出域名,然後憑藉個人嗅覺進行人工挑選,最後通過技術去快速註冊。

這樣的方法屢試不爽,至今他仍頗為得意。2005年,他用自己的算法發現“網貸”這個詞不錯;2006年,又發現白條這個在當時沒人要的“貶義詞”,花了10美金註冊下來。到2015年底,回報驚人,有人用100萬美金買走“白條”。

可以說,眼光毒辣的許揚賺的盤滿缽滿。

儘管身上流淌著商人的血,但域名於他而言,不盡然是一盤生意。“有一段時間,我每週都要仔細翻閱一遍,對我來說,就像藝術家欣賞書畫、鑑賞家把玩古董一樣。許多域名實際上也寄託著我的思考和情懷,也是一種藝術品。”他笑言。

2013年,隨著移動互聯網以席捲之勢掃蕩PC互聯網,一時間“域名價值盡失”的言論甚囂塵上,不少人慨嘆盛極一時的域名終將成為過去式。

一場風暴掃蕩下,域名領域慢慢失去了以往的風光,不少聲名顯赫的大域名商們選擇將手中域名悉數出售了結出局。

面對日漸頹然的勢頭,許揚的表現卻讓人詫異不已。

為此,他與姚勁波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爭論。在許揚的辦公室裡,他和姚勁波相對而坐,姚勁波直言“域名沒有投資機會了,移動互聯後,為什麼還需要域名?”

但許揚並不認同,他始終堅信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取代域名,它是互聯網的一個根,無論是PC互聯網還是移動互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