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的讀書方式:每天聽本書,當心被掏空了口袋,還被掏空了靈魂

最近我一直想寫一篇關於讀書的文章,前幾天寫了一篇是關於我們讀書角度的文章,今天我想就當下的一種現象說說我的看法,如今讀書的人少了,但聽書的的人卻是多了起來,這還不至於讓我有寫這篇文章的衝動,讓我感到不安的是,聽書或許是讀書的一種方式,無可厚非,但是三分鐘五分鐘讀一本書,這種讀書意識讓我大為不解,其中有很多人,我相信是為了這個欄目先獲取書的大概內容,然後選擇性的去閱讀有必要讀的書。

這點我覺得不失為是一種好的途徑,但卻有不少人,以為這樣幾分鐘就算讀完了一本書,以後在與人交談的時候,總會拿起裡面的一些概念和觀點,當做自己的見解和主張,於是在別人面前誇誇其談,手舞足蹈!我真的為之擔心,都說漢堡沒營養,如今連讀書都可以這樣的快餐化,我一個朋友說他訂閱了某聽書欄目,花了幾十大洋,我說如果你是為了讀書評,我覺得沒什麼問題,但沒必要去“每天聽本書”很多書評欄目都是免費的,,看著你花錢的態度,我總覺的你有吃文化快餐的嫌疑,果然朋友承認了。

錯誤的讀書方式:每天聽本書,當心被掏空了口袋,還被掏空了靈魂

吃飯,可以吃快餐,看書看快餐,這是我真的無法理解的一件事情,當一本書,一萬個讀者,卻只讀出一種觀念來,這也算是我自認讀書以來的最大悲哀,這讓我想《鹿鼎記》裡的那句話,陳近南和韋小寶說:你是個聰明人,我可以用聰明的方法和你說話,外面的人就不行。這種讀書和灌輸有何區別?當被灌輸,我們和陳近南說的那個“外面人”有何區別?

都說一本書,每個人都可以讀出其中的不同,也有人說讀書就是讀自己,這些都是讀書的必要和價值,我們讀書本身就是為了避免愚昧,在某些時候,避免愚昧的最好方式就是躲避灌輸,灌輸就是愚昧的主要來源。

錯誤的讀書方式:每天聽本書,當心被掏空了口袋,還被掏空了靈魂

今天我在一個問答題目裡看到這樣一個問題:《紅樓夢》的思想真的有這麼超前嗎?我想只要多讀點書的話,一般不會問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並不是這本書的思想有多超前,而是我們自己站的文化位置,文化思想卻很滯後,在曹雪芹那個時代,世界範圍內都在解放人性,如果我們站在自己文化的位置上,卻是會看到思想超前,比如關於人人平等的女權主義,如今還沒有徹底的根除餘毒,還有寶玉厭惡的文死諫,武死戰等等,更不用說如今有多少人還在維護它。

錯誤的讀書方式:每天聽本書,當心被掏空了口袋,還被掏空了靈魂

這些就算不看一些國外的書籍,那看國內的像魯迅他們的文章,就已經在批判,在解惑,而且論點論據都在那裡擺著,也都經過了近百年的時間驗證,稍微讀一下,你或許就不會覺得曹雪芹的思想有多超前,就如剛才我說的,一味的文化快餐,一味的被灌輸,永遠不會帶著疑問找到答案,只會別人給你一個問題,別人再給你一個答案,我們的方塊字變化萬千,自圓其說簡直是小菜一碟。

“每天聽本書”,如果你是為了炫耀和談資,那千萬別在真正的讀書人面前賣弄,如果你是為了明目解惑,那要當心,不要成為陳近南說的那個“外面人”。

文:餅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