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定向降准 房地產業將受益?

央行定向降准 房地产业将受益?

央行定向降准 房地产业将受益?

資料圖片

6月24日,預期中的央行定向降準正式落地。央行宣佈,從2018年7月5日起,下調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合計釋放資金約7000億元。對此,有分析人士稱,這有利於提振股市,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房地產資金緊張的局面。

今年4月25日,央行曾通過官微“央行微播”確認降準置換中期借貸便利當日實施,兩者相抵淨釋放資金近4000億元;今年1月25日,對普惠金融的定向降準亦全面實施,釋放流動性資金約4500億元。

樓市難免將獲益

央行有關負責人強調,總的來看,此次定向降準有利於穩步推進結構性去槓桿,有利於加大對小微企業等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屬於定向調控和精準調控。

對於央行此次定向降準釋放的7000億元流動性將會給房地產業帶來怎樣的影響,同策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宏偉認為,政策對房企融資“去槓桿”已經到極致,所謂“創新型”的加槓桿融資方式基本被叫停,因此,在當前融資渠道收緊的背景下,即使降準了,短期內房企也不會有機會大幅加槓桿,也就是說,市場有錢,但錢不一定能夠進來。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此次央行定向降準的初衷肯定不是為了讓流動性進入樓市,但客觀上樓市也將難以避免有所獲益。央行這一輪降準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保證企業的流動性,主要是小微企業的流動性,精準向實體經濟提供支持,絕不是樓市、股市。因為樓市今年各地即使出臺了多達180次的調控政策,但是某些城市仍舊不斷上漲,甚至一房難求;股市2015年因高槓杆造成的股災現在還沒恢復元氣,不可能重蹈覆轍。

“從歷史經驗來看,只要央行降準,對於房地產來說肯定是利好,這能緩解房地產行業的資金面壓力。”張大偉說,今年1-5月份,房地產企業銷售業績漲幅逐漸放緩,而隨著資金壓力的加大,融資需求上漲。在規模化競爭格局背景下,房地產企業對資金的需求更加迫切。而監管層則嚴控銀行信貸和信託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市場,房企融資難度越來越大。海外發債成為房企短期融資渠道的主要選擇。

房企資金壓力難因降準而改變

“現在房地產企業的融資成本高企,儘管可貸的錢多了,但融資成本很難下降,高成本融資將繼續侵蝕企業利潤。”張宏偉認為。

從2017年上市房企的融資成本數據來看,國企和大型房企的融資成本平均在5%左右,而中小房企的融資成本平均在7-9%左右,到了2018年,疊加銀信業務、委託貸款、企業債、海外融資等渠道進一步收緊,房企面臨融資困境,很難融到錢,甚至有的房企融資成本達到12-15%。2018年5月,同策研究院監測的40家典型上市房企完成融資金額摺合人民幣共計451.17億元,環比2018年4月的769.12億元減少41.34%,融資總額成為近一年來(2017年5月至今)最低額,融資情況不容樂觀。

央行定向降准 房地产业将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