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定向降准 房地产业将受益?

央行定向降准 房地产业将受益?

央行定向降准 房地产业将受益?

资料图片

6月24日,预期中的央行定向降准正式落地。央行宣布,从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合计释放资金约7000亿元。对此,有分析人士称,这有利于提振股市,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房地产资金紧张的局面。

今年4月25日,央行曾通过官微“央行微播”确认降准置换中期借贷便利当日实施,两者相抵净释放资金近4000亿元;今年1月25日,对普惠金融的定向降准亦全面实施,释放流动性资金约4500亿元。

楼市难免将获益

央行有关负责人强调,总的来看,此次定向降准有利于稳步推进结构性去杠杆,有利于加大对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属于定向调控和精准调控。

对于央行此次定向降准释放的7000亿元流动性将会给房地产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同策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宏伟认为,政策对房企融资“去杠杆”已经到极致,所谓“创新型”的加杠杆融资方式基本被叫停,因此,在当前融资渠道收紧的背景下,即使降准了,短期内房企也不会有机会大幅加杠杆,也就是说,市场有钱,但钱不一定能够进来。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此次央行定向降准的初衷肯定不是为了让流动性进入楼市,但客观上楼市也将难以避免有所获益。央行这一轮降准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保证企业的流动性,主要是小微企业的流动性,精准向实体经济提供支持,绝不是楼市、股市。因为楼市今年各地即使出台了多达180次的调控政策,但是某些城市仍旧不断上涨,甚至一房难求;股市2015年因高杠杆造成的股灾现在还没恢复元气,不可能重蹈覆辙。

“从历史经验来看,只要央行降准,对于房地产来说肯定是利好,这能缓解房地产行业的资金面压力。”张大伟说,今年1-5月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涨幅逐渐放缓,而随着资金压力的加大,融资需求上涨。在规模化竞争格局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更加迫切。而监管层则严控银行信贷和信托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房企融资难度越来越大。海外发债成为房企短期融资渠道的主要选择。

房企资金压力难因降准而改变

“现在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成本高企,尽管可贷的钱多了,但融资成本很难下降,高成本融资将继续侵蚀企业利润。”张宏伟认为。

从2017年上市房企的融资成本数据来看,国企和大型房企的融资成本平均在5%左右,而中小房企的融资成本平均在7-9%左右,到了2018年,叠加银信业务、委托贷款、企业债、海外融资等渠道进一步收紧,房企面临融资困境,很难融到钱,甚至有的房企融资成本达到12-15%。2018年5月,同策研究院监测的40家典型上市房企完成融资金额折合人民币共计451.17亿元,环比2018年4月的769.12亿元减少41.34%,融资总额成为近一年来(2017年5月至今)最低额,融资情况不容乐观。

央行定向降准 房地产业将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