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交警直屬一大隊優化五項工作機制提高事故防處能力

2018年來,常德交警支隊直屬一大隊緊緊圍繞“嚴防發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總量下降10%、死亡人數下降15%”的中心目標,全面貫徹落實省、市兩級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會議暨道安委全會會議精神,轉變管理理念,創新優化道路交通事故防控、處理“五項機制”,全面推進道路交通事故綜合治理,有效控制了交通事故高位多發態勢,創造了轄區道路連續63天無死人交通事故的記錄,有力提升了交通事故防控和處理水平,轄區交通事故四項指數出現穩中有降的良好態勢。

常德交警直屬一大隊優化五項工作機制提高事故防處能力

​一、優化事故研判機制,提升預警質量水平。一是大隊按照“警力跟著警情走,管理圍繞事故走”的指導思想,針對轄區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的規律,認真分析轄區道路交通安全態勢,找出交通違法、道路安全隱患與交通事故之間的因果關係,及時通報和提醒相關單位,做到及時預警、及時預防。二是大隊通過交通事故“日提醒、周講評、月研判”機制的落實,有針對性的推動落實道路安全隱患排查整改,推動交通違法整治行動部署。上半年,大隊編制《道路交通事故研判報告》6期,發現並整改道路安全隱患11處,結合交通事故多發的摩托車、麵包車、城市渣土車等重點車輛和摩托車改裝、酒駕、無證駕駛等重點違法行為開展專項整治行動6次。

二、優化路面勤務機制,築牢安全防控網絡。一是大隊以“路長制”、“網格化”勤務機制為基礎,將道路交通事故防控工作落實到中隊、到人員。大隊轄區主幹道和事故多發道路由大隊領導班子成員任路長,由中隊負責人任分路長,骨幹民警為路段長,將交通秩序、違法整治、事故防控、事故前期處置、交通安全宣傳、安全隱患排查等工作層層包保,層層落實。二是大隊根據轄區交通管理實際,實施錯時彈性工作機制,突出對重點時段、重點路段、重點部位、重點違法的管控。三是大隊結合不同季節、不同時間段特點,針對性的組織開展專項整治、集中整治、夜間整治、節假日整治行動,始終保持對交通違法的高壓嚴管態勢。

三、優化社會共治機制,完善群防群治體系。一是大隊充分發揮武陵區道安委辦公室職能優勢,進一步突出抓好轄區道路交通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改、農村交管信息系統大應用、農村交通秩序整治大會戰、“強執法、防事故”百日亮劍行動大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大考核等重點工作,完善黨委政府總攬、部門分工協作聯動、全社會共同參與的交通安全共建、共創、共享機制。二是大隊積極推動轄區河洑、丹州兩個農村鄉鎮“兩站兩員”建設,充分發揮他們協管交通的作用,解決城郊農村地區交通安全管理力量薄弱問題。三是積極發揮城區交通管理“網格員”和機關單位、企業、學校文明交通志願者隊伍作用,引導他們參與交通安全宣傳、勸導等工作。四是大隊與轄區交通、安監、公路、教育、旅遊等部門形成聯合執法常態機制,加強對轄區大橋、國省道過境線、農村公路等重點道路和貨車、校車、旅遊客車等重點車輛的監管。上半年,大隊舉辦兩員交通安全管理知識培訓辦3期,約70人次;共開展聯合執法行動5次,查獲包括黑校車在內的嚴重違法約120餘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