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一生寫了四萬多首詩,卻只有這一首詩妙絕古今,值得傳誦

中國的文化豐富多樣,古詩、畫作、樂曲等文化藝術流傳至今,很多文人大師的佳作都被陳列在博物館中供人參觀,說到古代的大詩人,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是李白、杜甫這些大文豪。歷史上也有不少帝王,寫的一手好詩,堪稱中華一絕,比如李煜、楊廣等,存世的詩篇,幾乎全是精品!接下來我們就看看史上寫詩最多的帝王乾隆皇帝。

乾隆一生寫了四萬多首詩,卻只有這一首詩妙絕古今,值得傳誦

清朝的乾隆皇帝一生總共寫了43630首詩,其數量遠超李白、杜甫,因此也可以封他個“詩仙”“詩帝”的稱號。乾隆活了89歲,實際執政63年,無論壽命和執政時間,都是最久的。這位文藝青年,十多歲就開始用詩歌記錄生活。這樣算起來,一年可以寫六七百首。

大家都知道,帝王寫詩,少有數十句、數百字以上者,那太麻煩,通常或絕或律,五言七言,四句八句,省功省力。無論如何,一生能寫四萬餘首,這不亞於是個人寫詩創造了一個世界記錄,寫了這麼多詩,說來也算是一個奇蹟。不過,乾隆雖然寫的詩很多,但這4萬多首,算不上精品。水平遠不及宋徽宗趙佶,更不能與後主李煜相提並論,沒有幾首詩能拿的出手的。

乾隆一生寫了四萬多首詩,卻只有這一首詩妙絕古今,值得傳誦

乾隆有這樣一首詩:“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然後就卡殼了。紀曉嵐:“飛入梅花都不見。”他的詩只注重表面,給不了人那種被帶入的感覺,這是他寫詩的最大錯誤,像這種記流水賬的詩,沒有人喜歡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乾隆一生寫了四萬多首詩,卻只有這一首詩妙絕古今,值得傳誦

雖然說乾隆寫的很多詩,都被嘲諷,但他還真寫過一首好詩。這首詩叫《西師底定伊犁捷音至詩以述事》:“乘時命將定條枝,天佑人歸捷報馳。無戰有徵安絕域,壺漿簞食迎王師。兩朝締構敢石繼,百世寧綏有所思。好雨優霑王宇拓,敬心那為慰心移。”

乾隆一生寫了四萬多首詩,卻只有這一首詩妙絕古今,值得傳誦

這首詩寫於乾隆二十年,“西師底定伊犁”,看似平平常常的六個字,清朝卻花了七十年時間,祖孫三代才收復新疆第一重鎮伊犁。雖然文字也略顯生硬,但是確實記錄中國收復失地的歷史的,就憑這一點這首詩不失為一首好詩,值得我們去背誦一下。

對此,你怎麼看?

參考文獻:《清史稿》、《乾隆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