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前任老闆,你準備好了嗎?

年初歲末過去之後,很多人開始問自己同樣一個問題:這家公司適合我繼續待下去嗎?如果答案是“否”,又有了更好的選擇,離職是必然結果。

告別前任老闆,你準備好了嗎?

對於職場精英們而言,離職的決定,往往是深思熟慮、反覆斟酌後的結果,是艱難邁出,也不輕易回頭的征程。但是,告別從來都是一場艱難的斷舍離,離職不僅意味著與所在公司、現任職位的隔斷;甚至涉及到自己長期以來所建立的複雜社會關係的重新洗牌。

無論對於籌備離職者是,還將要離開的公司來說,離職一事本身都絕非一場說走就走的出走,離職背後也遠遠不止理想的詩,抑或遠方更大的世界。離職,也許是一場看似遠離硝煙實則利益攸關的無形戰爭。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你未來事業的走向。

那麼,你是否真的已經準備好說再見?

1.

從有辭職這個想法以來,劉衝已經醞釀了半年,在這半年裡他也接到了很多企業邀約,甚至有潛在投資者請他單幹。為避免自己的離職給公司的運作帶來不必要的負擔,他提前一個月向老闆提出了辭職。

對老闆來說,劉衝的辭職是個意外,同時也是一記警鐘。因為他必須看到這背後的原因:

第一,公司給劉衝這個職位的待遇不高;第二,公司缺乏成長性;第三,公司在培養和提升員工的歸屬感方面出現了問題。

矛盾非一日之寒且難以快速調和,這讓老闆感到非常焦慮。處於焦慮期的人會採取一些非常手段來最小化自己的損失。在接下來的一週裡,劉衝經歷了十分傷神的若干輪談判。

比起談判更傷神的是流言,他發現在老闆最初拋出加薪、給股份等極具誠意的方案失敗後,很多同事和同行開始懷著種種目的來打探他未來的動向。

同時,行業裡關於他離職的故事版本也越來越多:有的說他忘恩負義踩著老東家的平臺往高處走,帶走了一大批客戶;有的猜度他在原單位發生了一些隱秘的、不愉快的人事事件;有的說他為了十幾萬的加薪和一個虛名的職位,就離開原來單位,實在是不太聰明。

“本來只想安安靜靜地離開,做一份自己覺得更有意思的工作,怎麼搞出這麼多是非呢?”劉衝非常苦惱。

2.

但這種苦惱絕非劉衝一人門前之雪。所謂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離職時事件中,更值得我們重視的,應該是帶來苦惱的原因。

告別前任老闆,你準備好了嗎?

對於很多正在思考離職甚至已經提出離職的人來說,如何做到既對前任老闆負責,又能將跳槽的成本降到最低,無疑需要周密的安排與精細的技巧,值得你拿出最大的智慧和誠意。

(1)

要重視離職談判的環境。

“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孫臏兵法·月戰》)正常情況下,往往需要經過2~3輪的談判,公司才能給你確定的答覆是否同意你走。

顯然,一個得到前任祝福的離職,要比苦苦利誘乃至惱羞成怒的挽留得體得多。

Ⅰ、謹慎地選擇恰當的辭職時間和地點,能夠提高你的成功率。提出辭職的時間絕對不建議在公司剛剛推上關鍵崗位,或者項目進入關鍵期的時候,否則你需要做好迎接一場離職風暴的準備。

地點一般建議選在上司的辦公室,在他不忙的時候找一個專門的時間面對面深入的溝通。當然,如果你和上司的關係比較親近,也可以下班後約在茶館和咖啡館。

Ⅱ、不要和任何人談論你的離職想法,除了你的頂頭上司。最好事先口頭通知他,希望和他一起就自己的職業規劃開誠佈公的進行探討。

即使他會不同意你離職的請求,但通過這次對話你有可能從他那得到最有益的建議,對自己的職業生涯形成更準確、完整的認識。

實際上,多數成功的離職談判聽起來並不那麼針尖對麥芒,而是頗有幾分“情感牌”的動人。在開誠佈公的討論中,離職者至少應該懷揣以下幾顆“心”

第一,感恩的心。不念過往,遑論將來。回顧與公司共同發展的歷程,尤其重敘是那些在個人職業生涯發展中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強調公司的培養以及同仁之間的情誼。不管在哪裡,做事首先是做人。

第二,謙虛的心。離職談判並不是表功會,將這作為一個重審並總結過去工作不足的場合也許更加合適。自己的離開,是為了讓更適合的人來完成工作,讓公司更好的發展,而不是僅僅處於個人考慮。

第三,睿智的心。離職讓自己的身份變得微妙,由局內人向局外人轉變,這個時候不妨適當地交流一下對行業形勢、競爭優勢的最新判斷及建議。展示專業素養點到即止為宜,否則過猶不及。

第四,積極的心。積極的人心懷陽光,這縷陽光照亮的不只是自己,還有別人。要真誠地祝福老東家前程遠大,也要積極地開啟職業生涯。

(2)

辭職要堅決、準備要充分、言語要和氣,達成辭職三要素之外,還需謹記不要和老東家談論或提及下家,離職原因儘量以籠統的個人因素一概而過。

(3)

一切就緒,離職的最後還需要一封言辭懇切的辭職信。儘管並無最佳摹本可言,可是下面這篇來自知乎、贏得了922人的贊同、由用戶@陶依橙撰寫的辭職信,仍然值得一讀或者效仿。

公司領導:(請辭對象明確)

本人考慮再三,決意就此辭去,另就他途,期與准許。(表達了義無反顧的決心)餘在公司三載,賴周總相攜,諸事順遂,感念無盡,即今從辭,亦不敢忘;另如李總、朱總,賈總者,平時雖相言不多,交面不繁,然亦長者,體恤良多。及項目組,李、張二經理,不小余智陋,面提耳輸,技術、生活多做指點,受益實多,在此無以復言,唯多做感謝,徒表我心。(對領導提攜之情和同仁共事之誼的顧念與感恩)

今辭去,可為原因者三。(詳述辭職原因)

有言道,父母在,不遠遊,期或近之,此其一也;(孝心)

三年中困守一崗,雖智不逮,未能盡善,然疲乏之心滿矣,竊或離之,亦不可得,心灰之,此為其二;(忠心)

勞苦三載,東奔西顧,未曾少安,績或無表,無功亦苦,薪給僵持,無期奈何,是者三。除其而外者,書不盡言,無敘也。

(上進心)

辭不達意,萬望納言。(虛心和再次請辭的懇求)

X部/XXX (辭職人)

告別前任老闆,你準備好了嗎?

誠然,離職是積澱後的沉思,沉思中的前行,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停探索自己的座標與目標,不同階段的生命本體定位折射為或絲絲相扣或迥然相異的職業追求,無論我們在何時做出怎樣或正確或不適的決定,這一路的探索與積澱,終將曲折為每個人無可複製的人生征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