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爲貴族就有書讀,成績再好都沒用,考了第一照樣被拉回去結婚

嚴仁美,被人們親切地稱為是上海灘最後的名媛,她是民國有名的才女,雖然出生在封建的年代,但是她卻敢於追求新思想,敢於為了追求知識而努力,確實是令人敬佩。

嚴仁美出生在顯赫的大家族,嚴仁美的曾祖父曾是李鴻章的幕僚,在上海參與創辦測中國第一家銀行。在舊時代,出生顯赫的家族雖然是衣食無憂,但是卻也是有眾多的條條寬寬。

嚴仁美七八歲的時候,後母的姑媽在啟秀女校擔任校長,嚴仁美便在此上學。10歲時,五姑大學畢業,任職中西女中,她便轉校過去。嚴仁美自幼便勤奮好學,她堅信知識能夠改變一個女子的命運,有了知識才能深化自己。

可惜的是出生在大家族卻不能完全有自己的想法和自由,在她讀初二的時候,她的家族發生了一起逃婚事件,由此引起她父親的反感。在當時逃婚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嚴仁美的父親便把矛頭對準了讀書這件事,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都是女孩子讀書才造成的後果,便不許嚴仁美再去學校讀書。

別以為貴族就有書讀,成績再好都沒用,考了第一照樣被拉回去結婚

嚴仁美心中一直喜愛讀書,自然不肯輕易放棄,父親無奈出了個難題,讓她各科都拿90分以上,就可以再上學。嚴仁美為了讀書,自是下了苦功夫,初三畢業考,她拿了全級第一。然而,家族的利益有永遠是第一,像嚴家這樣的家族自然少不了聯姻,嚴仁美的父親為了家族利益便將嚴仁美許配給了蘇州的富商馬家。

當得知自己已經許配給人家,而不能再繼續唸書,嚴仁美自然不能答應。她知道舊時代的女子之所以沒有地位,一輩子只能活在男人的陰影下,過著“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的生活,便是因為舊時代的女子沒有知識,沒有獨立的資本,她不想這樣,她想要改變這一切。

別以為貴族就有書讀,成績再好都沒用,考了第一照樣被拉回去結婚

父親嚴智多考慮的從來都不是女兒的未來,而是家族的利益,為了能夠順利和馬家聯姻,嚴父立即向病好後的嚴仁美髮難,要她答應婚事。嚴仁美知道拗不過父親,最終提出一個要求,成婚可以,但是結完婚之後,自己依然可以到學校讀書,最終兩人各退一步,達成和解。

其實對於嚴仁美與馬家的這段包辦婚姻,主要源於當時嚴仁美的六姑嚴幼韻的婚禮,當時馬家來參加嚴幼韻的婚禮,一眼就看中了貌美的嚴仁美,加上當時馬家的太太生病,急需要借一件喜事“沖喜”,就不斷派人向嚴仁美的父親提親。而嚴仁美的父親也是私心頗多,完全沒有為女兒著想,一來是考慮到馬家的家境殷實,二來想借此事斷了女兒的讀書念頭。

別以為貴族就有書讀,成績再好都沒用,考了第一照樣被拉回去結婚

到了最後,嚴仁美還是沒能去上學。成了婚後,她就已為人妻,需要賢惠本分,相夫教子,無法回到學校去學習。可以看出,當時傳統的包辦婚姻和封建思想對一個女子的迫害有多無情,扼殺了一個成績優秀,渴望追求知識的人,同等於扼殺了一個人的命運。那個時代的女子,被一個牢籠緊緊禁錮著,即使出身貴族,也難逃宿命,想要改變命運,找到人生出路,需要付出比男性更多的汗水和努力。

圖片參考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