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企業因共享工廠翻身,政府支持共享!

共享經濟方興未艾。現在一種以“分享產能”、“共享工廠”的新型生產模式在全國各地興起。

共享工廠的本質就是定製和外包!如今是個性化需求的時代,消費者開始引導供應鏈。未來的消費關係是:消費者需要什麼,生產者就得生產什麼,這是一個逆向生產的過程。消費者的主動權變大了!

這其中也將誕生無數大機會,但是要想發現這些機會,就必須搞懂其中的變化邏輯。


傳統工廠都死在哪裡?

比如對於一個傳統制衣廠來說,一天滿負荷生產量是2000件衣服,如果一天生產量低於500件就會虧損,但是生產總是分淡季和旺季,比如夏裝款式已完工,秋裝訂單還沒開始,這其中的間隙就是工廠最難熬的日子,一個月算上支付工人工錢要虧損20多萬元,而且這種空檔期加起來佔全年的近半時間。

服裝企業因共享工廠翻身,政府支持共享!

而“分享產能”、“共享工廠”的新型生產模式下,比如一家位於浙江桐鄉的羊絨製品工廠,是當地第一家接入互聯網的工廠,再加入好訂單網,主要為小型網店加工毛衣,版型都是設計圖拍照過來,雖然剛開始接入商家的訂單都是小單,一批只有20件至30件。

但是開機率從以前的60%能達到現在的90%以上!並且一條生產線可以加工好多個品牌!淡季也能做到扭虧為盈!


誰的機器在空閒、誰有檔期、誰去做’模式,還可以避免延期交貨的問題。”當地很多工廠也紛紛聯動了起來,這種做法讓那些淡季生產停滯的工廠根據情況調節生產能力。簡而言之,互聯網讓它們的需求多元化了,也就不存在淡季和旺季。


“共享”省情

紡織服裝是我省傳統支柱產業,而印染是這一產業鏈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不過,因傳統印染技術耗能高、耗水多、汙染重,我省印染行業多年來“量”的擴大和“質”的提升進展緩慢。

截至2017年,在紡織服裝產業主營業務收入中佔比僅2.7%。受此影響,我省每年54.4%的紗線、54.7%的坯布因無法在省內印染只能作為低附加值的基礎原材料輸出省外。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每年我省還要從省外採購大量面輔料來滿足服裝、家紡等終端產業需求。

“1+7”區域性共享工廠體系,以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者——我省康平納集團的“筒子紗數字化自動染色成套技術與裝備”為依託,在全省建設1個智能綠色印染雲平臺,佈局7個分佈式智能綠色印染共享工廠。

服裝企業因共享工廠翻身,政府支持共享!

其中,1個雲平臺即依託康平納建設集智能綠色印染技術協同創新、創意設計、訂製交易、遠程運維、標準化制定、人力資源培訓等功能為一體的智能雲平臺,未來將實現全省印染生產能力與需求在線調配。

7個分佈式智能綠色印染共享工廠分別建在泰安、淄博、棗莊、濰坊、濱州、聊城、新泰等服裝紡織行業集中地區,面向輻射區內的紡織服裝企業提供智能化、綠色化印染加工服務,逐步置換傳統印染工廠。

服裝企業因共享工廠翻身,政府支持共享!

山東省經信委規劃和技術改造處處長王茂慶透露,去年12月,山東省經信委、山東省財政廳等部門聯合支持的泰安康平納年產能2萬噸的智能綠色印染示範工廠已投產。

實際運行顯示,相較傳統印染,智能綠色印染工廠印染每噸紗線可節約用工80%、用水70%、用電45%、蒸汽58%,減少汙水排放68%,經濟、社會效益十分顯著,產業化應用被證明可行。

初步計劃,淄博、棗莊、濰坊、濱州、聊城等5個地區,分別建設年印染能力10萬噸的共享工廠;新泰建設年印染能力20萬噸的共享工廠。屆時,會有更多的服裝企業受益。


未來如何做大企業

1、生產

比如很多工廠都是先拿訂單再生產,各種預售、眾籌等模式都是這種邏輯,這樣做有兩個好處:

即使是一件單品,傳統企業一開工仍然是10萬條!但是很在如今這種共享工廠的模式下,卻可以將一件單品從100件起做。如果這件單品不適合消費者口味,損失最多是100件,而傳統品牌的損失就是10萬條!

共享工廠的本質就是定製和外包!”消費者開始引導供應鏈,這條鏈條的起點是消費者發起需求,由此形成定製,然後經歷層層外包,分解性生產,再有物流快遞送到相應的地方。

服裝企業因共享工廠翻身,政府支持共享!

2、市場環節

由於新供應鏈的形成,產品試銷將是很好的手段,你可以選擇在電商平臺進行試銷,如果試銷得到的反饋是非常成功的,OK,立刻開始做大批量生產。通過消費反饋,我們可以精準地推算出市場需求量有多大,然後再給下游供應鏈下定單。而這個時候你基本上沒做什麼投入,這就是所謂的“輕資產”模式。

誰都不必先把錢壓在某個環節,當產品進入到週期性運作之後,再去做運營規劃,進入常態化,於是一個新品牌就誕生了!

從大訂單模式走向小訂單生產,才是傳統企業出奇制勝的關鍵,柔性化、定製化、個性化是未來生產的三大關鍵詞!

未來的新零售應該是製造商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通過協調供應商把產品生產出來,統一制定好零售價格,價格必須做到全國統一、線上和線下統一,然後商品通過各種渠道賣給消費者以後,再根據供應鏈上的各個環節的關係分攤成本、分配利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