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可以不吃嗎?

東176677848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吃晚飯的人變得越來越多。上週末家庭聚會,發現家裡的姐姐居然也在此列。減肥也許是大多數人選擇不吃晚飯的初衷。先不談這種方式是否真的有利於減肥,單就不吃晚飯來談談我個人的看法。



一日三餐是我們一直傳承下來的基本飲食方式,但也並不是唯一的,如果你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健康,即便跳過一餐------不吃晚飯也是可以的;但如果只是盲目跟風,就要警惕不吃晚飯會給身體帶來的不利影響了。

第一,通常我們的飲食習慣是晚餐要更重視些,晚餐的營養要比其他兩餐更豐富,如果不吃晚餐,其他兩餐又沒有及時增加營養搭配,難免會造成營養素供應不足,時間長了容易出現掉髮、臉色晦暗等營養不良症狀。

第二,不吃晚飯到第二天早飯至少也有16個小時的間隔,飢腸轆轆的滋味是很挑戰毅力的。偶而為之尚可,時間長了本能會使人在早餐和午餐的時候多吃,如此一來不僅能量沒減少反倒容易影響血糖的穩定,於健康不利。

第三,辛苦工作了一天,下班後也許還要做家務,有家人需要照顧,甚至還要加班熬夜,不吃晚飯,不僅身體疲於應付,心理上也會有缺失感。要知道愉悅的心情也是身體健康的必要條件。

所以對於不吃晚飯的人還是要掌握一些方法才好。

① 即便不吃晚飯,也可以在下午四點至五點之間加一次進食,原則是要低能量------少碳水化合物、少脂肪、多蛋白質的特點。例如一杯牛奶或酸奶,一小把堅果,一杯燕麥片,再加少量的水果或蔬菜沙拉都是不錯的選擇。這樣可以起到營養補充的作用。

② 晚上早點睡,早上早點起,可以少忍受些飢餓的煎熬,但早餐一定要足夠豐盛。3類食物不能缺,分別是穀物或薯類,高蛋白食物(魚肉蛋奶大豆),蔬菜水果。這樣不僅能保證身體的營養供給,還會帶來很好的工作狀態。

總而言之,不論出於何種目的,不吃晚飯都不應該是一時心血來潮的決定,而應該在營養和心理方面做足功課。當然就我個人而言,我還是更喜歡一日三餐這種更利於長期堅持的模式。


營養百事通

晚飯有沒有必要吃

對,我們很多人都迷戀完美的身材,想通過不吃晚飯,亦等於節食來控制體重,相信過午不食。我不否認,這種做法可能短時間會讓你看到成效。但長時間會造成你基礎代謝率的降低,皮膚也會鬆鬆垮垮的。因為你攝入的能量和營養不夠,整天人就會感覺昏昏沉沉的,精神不好,免疫力也會下降,所以有必要吃晚飯!其次過午不食可能更適合古人的生活方式,雞鳴時期基本在4、5點左右,天黑六七點就休息,但我們現代人的作息習慣已經大大不同,很多人11點之後還不睡,如果完全遵循常時間晚餐不吃,到了晚上八九點或者更晚的時間,飢餓就會變得強烈,那時胃中的胃酸會加速分泌,胃中沒有食物,胃酸就可能會腐蝕胃粘膜,長期下來可能患上胃病。而胃本來就不好的人更是不妥。再者,吃不吃晚飯主要還要看你從事什麼樣的工作,蓋樓的搬運工這樣的重體力勞動者可不比坐辦公室的輕體力勞動者,不吃晚飯身體肯定不能承受。還會因為這時的神經會一直處於活動的狀態,這時身體得不到正常的休息,也會導致失眠,影響第二天的工作及學習的效率,還會影響自身的精神狀態!

況且,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國人健康,從習主席的“沒有全民的健康,就沒有全面的小康”,到現在《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通知的下發為了實踐《“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都說明國家已將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上日程。那作為指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就問我們提供了三餐適宜的比例3:4:3,提倡均衡營養。

晚飯要什麼時間吃

很多人都在擔心晚飯會容易導致長胖,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其實這也跟胃排空有關,我們前面問題回覆中也說過,在正常情況下,胃排空時間基本在三到四小時左右,一般水果的胃排空時間是30分鐘-1小時;蔬菜是45分鐘-2小時;穀物是1.5小時-3小時;蛋白質是1.5小時-4小時;脂肪是2小時-4小時。我們晚飯時間要選擇在睡前四小時,因此,吃晚飯的時間我們儘量控制在5-7點左右,最好在10-11點上床睡覺,要大腦放鬆,讓機體正常代謝,不要給身體負擔。《黃帝內經》裡也曾道“胃不合則臥不安”,就是說晚飯中吃了不合適的食物會導致我們的睡眠不安,從而會影響到健康的。

吃晚飯要注意些什麼

1、放棄難消化的,選擇好消化的食物。什麼食物難消化,什麼食物好消化,那這就要看你你吃進去的食物,在胃腸裡停留的時間越長就越難消化,越短就越容易消化,就是我們說的胃排空。一般我們平時說的某種食物很“頂餓”,吃了不容易餓,實際上就是這種食物難消化,胃排空時間長。所以為什麼晚上不能吃難消化的食物,就在於如果你胃裡還有食物就躺下睡覺,一是會加重胃的負擔,而是你會睡不好。這裡需要注意勿食“脹氣食物”,這些食物會在在消化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氣體,過多食用會導致脹氣,影響睡眠,如豆類、大白菜、洋蔥、玉米等。

2、放棄高熱量食物。晚上吃太多高熱量食物,你會長胖。尤其是糖類,很難在休息的狀態下分解,進而會轉換成脂肪,容易造成肥胖。長此以往也有引發心血管疾病的可能。在選擇主食的時候摻雜雜糧雜豆,像燕麥、黃豆等,也可選擇土豆、紅薯等作為主食,但胃不好者要少吃紅薯。避免零食和含糖量高的水果,像炸薯條、漢堡、西瓜等。

3、放棄刺激類的食物,能讓人興奮類的,比如含咖啡因的食物,辛辣類的,辣椒、大蒜、洋蔥等,麻辣燙、火鍋之類的,吃了後你不容易入睡。會造成胃中有灼燒感和消化不良,進而影響睡眠。

4、限制反式脂肪酸高的食物。反式脂肪是脂肪酸的一種,在肉類和奶裡都存在,但一般只少量存在,相對於其他營養素攝入適宜的是不足以影響健康的,但是氫化的植物油像起酥油、植脂末、人造奶油、植物黃油等有80-90%的反式脂肪酸,這會過度延長人體正常的代謝過程,還容易增加患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這些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因此,零食的營養標籤不能忽略。

5、過多的酒精會在夜間阻礙新陳代謝,而且現在也有研究證明,酒雖然可以讓人很快入睡,但卻會停留在淺睡期,很難進入深睡期,即使睡的時間很長,醒來後仍會有疲乏的感覺。

利好的食物:

1、土豆:土豆主要成分為澱粉,但是好消化,可以當主食,還含有豐富的礦物質鉀,可以幫助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還可幫助清除那些妨礙色氨酸發揮催眠作用的酸化合物。

2、菠蘿、木瓜等助於消化的食物

菠蘿中含有一種叫菠蘿蛋白酶的物質,木瓜中的木瓜酵素也可以促進分解肉類蛋白質,可以幫助消化蛋白類食物,縮短胃排空。

3、香蕉:

香蕉中富含礦物質鎂,可以讓肌肉放鬆,還含有豐富的複合胺和N-乙酰-5-甲氧基色胺,有鎮靜作用。

4、喝淡菊花茶:

菊花茶具有良好的鎮靜作用,經常食用能使人肢體輕鬆,醒腦提神。

5、喝溫牛奶:

牛奶中含有一種色氨酸,有鎮靜的功效。其中含有的鈣也可促進大腦充分利用這種色氨酸發揮其功效。但上述有乳糖不耐受及肝火旺盛者不宜。

像獼猴桃、橘子、山楂、桂圓、菠菜等水果蔬菜都是晚飯適宜的選擇。

注意合理晚餐時間,安心睡覺,擁有健康。


營養師張淋琳

當然可以,一天三頓飯是習慣,不是必須!

在中國很多農村地區到了農閒的時候就是一天兩頓飯的,到現在還有很多地區保留這樣的習慣,所以,一天三頓飯還是兩頓飯取決於習慣,而不是必須!

但是,還是要先明確你不吃晚飯的目的。如果你是習慣不吃晚飯,生活中就是兩頓飯,而且兩頓飯也並不覺得餓,這一點問題沒有;如果你是為了減肥,想通過不吃晚飯的目的來達到,我勸你儘早打消這個念頭!


人的習慣是非常難改的,習慣兩頓飯的人根本不需要可以做什麼,對他們來說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比如前面說的農村地區農閒的時候,因為農閒的時間活動量減少,相應的能量攝入也要減少,所以通過2頓飯調整能量與消耗之間的平衡,可以說是非常聰明的做法,而且,一天2頓飯他們並沒有瘦下來,這說明全天的能量攝入實際上是足夠的。

如果你的目的是為了減肥,實際上你每餐要跟平時吃的一樣多,只吃兩餐確實會有一定的能量虧損,攝入不足問題,當然是會瘦的。但是,這種習慣普通人是堅持不了多久的,因為對你來說一日三餐已經是一種習慣了,為了減肥改變這種習慣是很難的,一旦你堅持不住開始吃晚飯,你反彈的速度會是體重下降速度的幾倍,瘦下來可能用了半年,但胖回來可能都用不上一個月。

減肥實際上是一種飲食習慣的改變,為此你做好準備了嗎?

作者:劉松麗,首創《習慣減肥法》,致力於幫助人們改變飲食習慣,養成健康減肥好習慣。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大連市營養學會理事。大連職業技術學院營養專業特聘講師,營養培訓講師,健康管理師培訓講師,主講《公共營養師培訓教材》、《健康管理師培訓教材》;自主開發《實用快速配餐技術》、《食品標籤的秘密》、《習慣減肥集中營》等課程。

營養師劉松麗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吃飯是對自己最基本的負責也是上進的一種表現,一個人連飯都不想吃我認為是對自己健康不負責的一種表現!

在我沒結婚嫁到我老公家之前,我的飲食習慣都是很規律,早餐,早飯,午飯,晚飯。但我老公家習慣一天兩頓飯,吃早飯和要麼吃午飯要麼吃晚飯。在這方面我還是比較堅持一日三餐和少吃多餐。

你說晚飯不吃,一天兩天的也不會對你的健康造成太大的影響和傷害,但時間長了對胃,並且對你的身體會有一定的影響的,特別是在成長期的兒童和青少年更加得注意營養均衡的搭配,少吃多餐。


貝店金牌李太太

吃了睌飯就一定對身體有好處嗎?我們一定要聽“營養師"的“忠告”嗎?營養師永遠也不會讓人什麼也不吃,他的職業就是離不開吃的“宣傳“。餓了吃,渴了喝。這是人的本能,天性。不吃睌飯,說者並不害怕不說就會有人來吃自己的睌飯一一聽者吃不吃睌飯與說者不發生利害關係。為什麼還是要說?因為人善的本性,促使自己體驗到不吃睌飯的益處自然而然地想告訴他人,以便共亨利益一一出於善心、愛心,人之初,性本善!!!現在的人們愁吃愁喝嘛?不但不愁,相反地,由於營養過剩,製造了越來越多的急難病患。到底因為什麼?還不是可吃的東西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讓人眼花瞭亂,去看看飯店扔掉的食物桶,那用來餵豬,豬都象“天天過年"!!!不給豬減肥,無法養出瘦肉豬。在這種特殊環境條件下,勸人少吃一頓晚飯還有惡意嗎?還過份嗎?要知道:不吃睌飯,甚至“過午不食",那不是現代產生的“觀點",是物質還遠不豐富的古代。在那種年代本“撐"不著人,為什麼還提倡“過午不食",而且是有醫學修養的人提出來的。因為睌間少吃或不吃食物,必定是人己經經歷過的“體驗”而得出的精妙“感受"一一無病、長壽。其道理非常簡單一一適當飢餓才能激發人體內的免疫細胞一一巨噬細胞如餓狼一般地吞食異已的廢物一一病菌、病毒、血液裡的粘稠物等等。


傻瓜尋真

人生不過一日三餐,人是鋼飯是鐵,早晨吃飽,中午吃好,晚上少吃,我不建議不吃晚飯,但晚飯還是少吃,因為晚上活動量小,胃消化的慢,如多吃反而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此乃本人的養生之道。


炸到外婆橋Lu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 首先,如果可以禁得住飢餓,那可以不吃。其次,咱們來說說長期不吃晚飯的後果,長期不吃晚飯會加重胃酸對胃粘膜的腐蝕,易致潰瘍和膽結石。所以要健康還是要疾病,自己選擇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