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別哭!這就是國外真實退休年齡和壽命

自2015年人社部表示將在2017年推出延遲退休方案,關注從未停止,但方案遲遲未出。

搜狐號數字之道對全球190個國家或地區的退休年齡和預期壽命進行梳理,根據區域及經濟狀況選取其中的30個國家/地區,從“退休年齡”和“預期壽命”這兩個維度,為大家瞭解“延遲退休”提供一點信息。

從數據看 很多“非洲兄弟”可能工作到死都領不到養老金!

看完別哭!這就是國外真實退休年齡和壽命

數據顯示現在大多數國家/地區預期壽命在65-80歲,退休年齡在60-67歲。退休最晚的國家是萊索托,退休年齡70歲,人均預期壽命55歲,幾乎是“幹到死”的節奏;退休年齡最早的國家尼日利亞,退休年齡50歲,人均預期壽命54歲,享受天倫的時日幾乎不足5年。活的最長的國家日本,退休年齡(65歲)低於預期壽命(85歲)20歲,退休後可自由支配的時間相當充裕。

從數據來看,“退休年齡”和“預期壽命”之間並非存在明顯的“正相關”,即並非壽命長就工作的時間長,壽命短就工作的時間短。一些預期壽命短的國家/地區反而比壽命長的國家/地區工作的久;而且男性預期壽命普遍低於女性,但退休年齡卻普遍高於女性。

我國現行的退休年齡是在20世紀50年代規定的(男性60歲,女性工人/幹部分別為50/55歲)。國務院新聞辦發表的《中國健康事業的發展與人權進步》白皮書指出,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從1949年的35歲提高到2016年的76.1歲,增加了41.1歲。現行女性退休年齡與預期壽命差距達27.6年。人社部前部長尹蔚民提出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人口數量、結構和預期壽命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有必要對退休年齡作出調整。”也是基於此。

“預期壽命高”並不是“退休年齡晚”的有效保證,首先預期壽命並不等於健康壽命。

《2017世界衛生統計報告》顯示,我國居民平均健康期望壽命(一個人在完全健康狀態下生存的平均年數)62.3歲,世界排名第81,美國居民的平均健康壽命為69.1歲,德國居民的平均健康壽命71.6歲。

以各國當前的健康壽命來看,如果同樣67歲退休,我國居民在退休前可能就要面臨健康程度下降等問題。而其他兩國這種問題則出現在退休後,並且在67歲前,如果真的覺得無力工作,美國和德國都採取的彈性退休制,可以申請提前退休,退休金將按照一定比例進行發放,直到達到退休年齡為止。這兩國居民在退休前身體狀況基本是良好的,如果真的覺得力不從心,也可以選擇提前退休。而如果未來我國健康預期壽命沒有提高的話,我國居民恐怕要帶病工作到退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