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三):保理業務中盡職調查

上一章講到企業評級的作用,當企業評級在B級以上時,就證明可以和融資企業開展業務往來。但是在開展業務之前,保理公司內部會對核心企業(買方)和融資企業(賣方)進行授信審批,以此來確定融資企業到底能融資多少金額,而盡職調查就是授信環節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供应链金融(三):保理业务中尽职调查

一、盡職調查是什麼?

盡職調查是指對核心企業(買方)和融資企業(賣方)進行詳細調查以及對有關資料進行核實。

一個完整的盡職調查應該包括企業概況、行業分析、生產經營分析、財務分析、資信分析。由於在實際項目的操作過程中,涉及到的行業範圍廣、跨度大,同行業內的企業也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

為了提高在盡職調查中的工作效率,需對企業的共性問題進行把握,提煉出影響企業履約能力的主要信用特徵,抓住重點、針對性地展開核實調查。

這樣一來,對買賣雙方企業的實地考察成為了盡職調查流程中尤為重要的一個環節。通過實地走訪,一方面是可以考察企業當地的生產經營環境狀況,另一方面可以核實企業生產經營業績及相關財務狀況的真實性。

首先,在對目標企業的實地調查中,項目負責人須遵循以下的原則:

1. 客觀性原則。對於客戶提供的信息,或項目負責人的個人判斷,都必須提供合法、合規、合理的書面依據,並且詳細記錄調查的方式和過程,對於一些確實無法取得直接書面證據的重要信息,則需通過與項目無利害關係的第三方給予證明和確認。

2. 謹慎性原則。不能片面聽取客戶的口頭介紹或承諾,應留心調查現場中的細節問題,對異常情況要反覆甄別,對沒有確切依據的數據要保守估算。

3. 重要性原則。受到時間的限制,同時為了提高工作效率,項目負責人須根據調查提綱進行現場調查,對於一般性的問題可以採取個別抽查推斷的方式,對於異常及重點問題需全面核實,取得充分的依據。

二、盡職調查的目的

供应链金融(三):保理业务中尽职调查

1. 價值評估

通過收集企業情況,以此來判斷企業未來交易量,確定企業對保理公司的價值

2. 風險評估

通常盡職調查會有至少2名人員(業務經理和風險經理)來做風險評估,風險評估是為了評估風險大小並根據風險調查結果來制定風險防範措施

3. 授信評估

通過盡職調查,來作為授信的可行性依據

三、盡職調查的內容

作為一個產品經理,不用實地去收集材料,但是一定要理解盡職調查的目的,才能更好的設計出產品,那麼盡職調查到底包含哪些內容呢?

供应链金融(三):保理业务中尽职调查

常用的調查報告模板和調查審查操作指引,各個金融機構的區別並不大,都是這一套評價體系的實際應用。

經過多年的經濟工作實踐,人類形成了對現代企業的一整套全面評價體系,包括定量指標、定性指標、絕對值指標、結構指標、對比指標、趨勢指標等。

1. 公司概況

  • 工商登記情況
  • 歷史沿革
  • 主要股東
  • 管理層介紹
  • 關聯企業情況介紹

2. 行業分析

  • 行業市場容量
  • 行業競爭情況
  • 行業監管政策

3. 生產經營分析

  • 公司產品介紹
  • 產品產銷量分析
  • 生產經營上下游分析
  • 資產狀況

4. 公司財務分析

  • 財務報表分析
  • 報表科目餘額分析
  • 財務指標分析

5. 公司資信分析

  • 企業徵信情況
  • 訴訟及被執行信息
  • 獲得榮譽或行政處罰
  • 企業輿情信息

結論:

總體概況企業的整體實力,經營管理水平,生產經營狀況,財務表現等,並給出建議的授信額度。

從盡職調查模板來看,部分內容盡調人員必須在實地考察後才能得出結論,而不是聽企業人員說,並且還要學會看財報數據,明白什麼數據好,什麼數據不好。

三、盡職調查模板設計須知

從產品的角度上來看:

  1. 在實際業務中,一個融資企業可以和多個核心企業(買方)發生貿易往來,所以存在多個盡職調查內容,在設計產品的過程中要考慮進去。
  2. 設計模板的時候要考慮客戶經理填寫時的便捷性與操作性, 所以每項內容要清晰,必要的時候給出提示與指引。而查看的時候,為了便於閱讀,生成PDF閱讀查看效果最佳。
  3. 盡職調查作為企業授信的必要條件,在企業申請授信的情況下,必須可以關聯上對應的企業盡調報告。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