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51信用卡」赴港上市 能否「刷出」未來?

51信用卡在香港地區於6月29日上午9點正至7月6日上午12點正公開發售股份。預計在7月13日在香港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對此,國內知名電商智庫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00EC.EN)發佈電商快評予以評論解讀。

51信用卡本次發行的募資資金40%用於發展和獲得用戶,30%用於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科技實力,20%用於選擇性的投資和公司業務互補的機會,10%用於營運資金和一般的企業用途。

51信用卡CEO孫海濤在新聞發佈會表示,去年底51信用卡管家APP註冊的用戶超過了6200萬,活躍用戶是700萬。孫海濤說,51信用卡的用戶基礎有易工具轉化、量大且質高、信用數據價值高的三個特點。

法治風險:法規出臺法律規制遠未成

招股書顯示,51信用卡目前擁有的三大主營業務,分別為個人信用卡管理服務、信用卡科技服務、線上信貸撮合及投資服務。去年51信用卡收益總額為22.69億元,信貸撮合及服務收益為其營收重點,佔16.27億元

此外,根據Oliver Wyman報告,按2017年的貸款撮合金額來算,51信用卡是中國最大的針對信用卡人群的P2P借貸平臺。

對此,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上海市億達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毅智表示,51信用卡實際上尚未在法律層面形成一個體繫上的規制,對其後續發展具有極大不確定性風險。

「快評」“51信用卡”赴港上市 能否“刷出”未來?

2013年下半年以來,互聯網金融行業在兩年內膨脹發展,缺乏指導使之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新興產業,可謂遍地黃金。從2015年7月18日開始,央行頒發了第一份互聯網金融監管文件《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至此終結了P2P無獨立賬戶、私設資金池、存管不明確、產品不透明等肆意妄為的時代,拉開了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序幕。從去年開始,一行三會”圍繞互聯網金融各個細分領域的監管條例已經在制定中,但由於廣度、深度,以及大環境的牽制,加上互聯網備案已被叫停。

監管風險:備案延期監管力度有增無減

6月14日,在第十屆陸家嘴論壇舉辦期間,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鋒表示,原本定於6月底的網貸備案,將進一步延期。

6月28日,在由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中國互聯網金融三十人論壇(CIF30)主辦的第二屆金融科技與金融安全峰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參事室副巡視員、國務院參事室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張韶華表示,“一定要讓法律法規發揮重要作用,對於一些創新之矛,我們可以暫時放寬法律之盾,但是一定要穿上監管的鎧甲。”

對此,董毅智表示,原定的6月網貸備案延期的時間預計在一年以上甚至長達18個月,延期並未減損監管機構對P2P行業監管的決心,相反合規戰役的延長更是反應出了監管力度有增無減。對於51信用卡而言,這並不能說是一個好消息。

行業風險:逾期率居高不下接連暴雷易有波及

51信用卡相關數據顯示,持卡人借款中,不良率(逾期90天以上)約在6%-10%之間,超出了不少人的預期。P2P逾期率往往都不低,高收益對應高風險。對於用戶而言的保本保收益產品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安全,而是將風險轉嫁至其他用戶,結果往往形成危機。

此外,今年上半年多家平臺被曝出跑路、清盤,僅6月24日以來,5天的時間裡就已經有28家平臺爆雷。

對此,董毅智認為,行業內部亂象整治是必然,將不合規企業、平臺進行清盤對金融行業有利無害。然而基於金融體系本身固有的脆弱性、聯動性,大規模的爆雷事件不能保證其他合規平臺不受影響。僅就用戶而言,再投資時就會心存疑慮。

內部風險:重點信貸+中度營銷

據招股書顯示,51信用卡業務中,信貸撮合業務佔領的營收在不斷上升,而信用卡科技服務費、信貸介紹服務費的收益比例從2015年至2017年卻逐步走低,分別從50.16%、30%落至了6.19%、8.35%。這樣急速的營收比例下降,在暗示51信用卡開始漸漸改變重心。曾是51信用卡“打手”的信用卡技術服務從營收上看並沒有能夠發揮它的最大優勢。

對此,董毅智表示,信貸業務比例的上升反映出企業其實是搭上了P2P的順風車。

「快評」“51信用卡”赴港上市 能否“刷出”未來?

此外,數據顯示,51信用卡在營銷及廣告費中的支出,從2015的1.30億元,到2016年的1.70億元,猛增到2017年的5.98億元。

對此,董毅智認為,行業發展愈發艱難,在這個沒有用戶粘度的時代,想要獲取更多流量、更多人群,少不了營銷費用的支出,然而究竟能不能獲得對價,就不好說了。

創新風險:虛脫入實需進一步創新

51信用卡作為從事信用卡管理的移動互聯網平臺,上榜2017年全球Fintech250強榜單,其正逐步過渡到以金融服務為核心,囊括個人信貸、互聯網理財等產品的互金業務生態。

對此,董毅智認為,51信用卡有一手好牌,但是不難看出,近來它的運營方向有了些許變化,這樣的變化很值得注意。在現在金融變革、經濟轉型的大環境下,創新得是真正的創新,而不是披著另一層外衣的P2P。

董毅智進一步補充道,“近來我國經濟發展正向高質量轉化,脫虛入實是必然要求。對於企業的需求也逐步提高,越來越鼓勵企業創新,發展優質經濟。上市對51信用卡而言是又一次機會,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可以將企業發展得更好。(文/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上海億達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毅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